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蘇巴什佛寺遺址IV-45
簡介

古建築
儘管已經廢棄了近千年,陽光下蘇巴什佛寺殘存的建築依然令人震驚。那矗立在廣袤的戈壁灘上,反射著金色光芒的高高的佛塔,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蘇巴什佛寺又名“昭怙厘佛寺”,位於新疆庫車縣城北23公里處的庫車河兩岸,雀爾塔格山的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巴什佛寺始建於魏晉時期,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曾在此開壇講經。此寺至隋唐達到繁盛,僧侶曾多達萬人,香火甚盛,唐玄奘西去天竺取經路經此地,亦駐留兩個多月。7世紀中葉(公元658年),唐朝“安西都護府”移設龜茲後,內地高僧雲集,該寺佛事興隆,晨鐘暮鼓,幡火不絕,直至9世紀被戰火摧毀。14世紀,伊斯蘭教進入塔里木盆地後,此寺徹底廢棄。
蘇巴什佛寺遺址分東、西二寺,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是新疆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佛寺遺址。東寺有佛殿、佛塔、佛像;西寺的佛殿規模宏大,方形土塔保存完好;北部有17個禪窟,造型奇特,禪窟內殘存部分壁畫和石刻古龜茲文字題記。遺址還先後發現了唐代錢幣、波斯銀幣及繪有樂舞形象的舍利盒等珍貴文物。1978年,在西寺中塔基地發掘出一座墓葬,有女屍及隨葬品出土,現藏於庫車博物館,究竟女屍為何葬在佛寺塔底,迄今仍是不解之謎。
如今,夯土築就的、歷經千餘年的蘇巴什佛寺的殘垣斷牆依舊屹立在荒涼的戈壁灘上,無聲地見證著西域的滄桑變遷、輝煌興衰以及人類文明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