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比賽簡介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自1954年舉辦第一屆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從2002年第49屆以後,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地點在帕格尼尼的故鄉,義大利的熱那亞市,時間是舉辦年份的9-10月,頒獎日選在10月12日,即熱那亞的哥倫布日。自20世紀70年代,它已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小提琴比賽之一。由於帕格尼尼在小提琴演奏技法的拓展上有著特殊的貢獻,在世界琴壇的影響極為深遠。因此每界比賽中,他的協奏曲和技巧性樂曲都被指定為必拉曲目。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自1954年舉辦後,多年來第一名均是空缺。直到1958年才由17歲的阿卡多以輝煌的演奏技藝一舉奪魁,成為第一位在此賽事中摘冠的青年演奏家。由於他對帕格尼尼作品的忠實精神和完善的詮釋,樂壇朋友們將他尊稱為20世紀再現的帕格尼尼。我國青年演奏家呂思清,在第34界比賽中奮力拚搏,勇闖三關,最終獲得了第一名,這一出人意料的成績,使歐洲人對中國小提琴演奏技藝的飛快提高與發展刮目相看。之後幾屆,我國青年演奏家黃濱,黃蒙拉和寧峰又先後奪魁,我國小提琴藝術家在該項賽事上的成績僅次於俄羅斯(蘇聯)選手。
1 獎項設定
1.1 常規獎項一等獎:25000歐元
二等獎:10000歐元
三等獎:5000歐元
其他入圍決賽選手每人將得到1500歐元。一等獎獲得者有機會用 “Guarneri del Gesù”(1743)(帕格尼尼留給他的家鄉--熱那亞的世界名琴)進行演奏表演。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一等獎不設並列名次(1956年除外),為保持比賽的高水準,低於一等獎的規定分數時,一等獎將空缺。
除熱那亞市政廳外,一些個人及組織也為比賽選手提供一些特別獎金。
★恩里克·科斯塔紀念獎(Premio alla memoria del Dott. Enrico Costa):3000歐元,由科斯塔家族提供,頒發給最年輕的決賽選手;
★雷納多·德·巴比艾利紀念獎(Premio alla memoria del M.o Renato De Barbieri):3000歐元,由熱那亞省政府提供,頒發給決賽中帕格尼尼隨想曲的最佳演繹者;
★帕格尼尼好友協會獎:2000歐元,由該協會頒發給帕格尼尼協奏曲的最佳演繹者
★馬里奧·盧米內里紀念獎(Premio alla memoria del M.o Mario Ruminelli):1600歐元,由盧米內里家族頒發給一等獎獲得者。
★新卡爾洛·費利切好友協會獎(Premio Associazione Amici Nuovo Carlo Felice):1000歐元,由該協會頒發給規定曲目的最佳演繹者。
2 決賽評分規則
評審會由至少七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音樂屆人士組成,他們中大部分都不是義大利人。在比賽截止日期後會公布評審名單。
參賽者的親屬不能作為評審會成員。任何在過去兩年中給一名或多名選手做過私人教師的人也不能成為評審。任何在過去兩年中給參賽選手上過公開課或教過選手的評審必須公開聲明此事實,並且不得對選手的演奏投票。 當評審宣誓時,每一個評審都要聲明與參賽者的關係。
半決賽最多12名選手的入圍,決賽最多6名選手的入圍及最後的名次排定以評審會的多數公開投票為準,評審會的決定為最終結果。
在初選和半決賽階段,評審通常會與被淘汰者見面,並對他們的演奏進行點評。
在出現及半決賽結束後,評審會將對每個參賽選手進行點評。名次根據評審對每個選手所投的票數高低決定。為能對選手的水平與表現有個全面的評定,半決賽的名次同時要參考初選的成績。決賽的名次也要參考初選跟半決賽的成績。 入圍決賽的選手以比賽分數(70-100)決定名次高低。選手得到的分數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剩餘的平均分為最終分數。在分數並列的情況下,評審會主席的投票起決定性作用。
帕格尼尼獎的一等獎不設並列。為保持比賽的高水準,低於一等獎的規定分數時,一等獎將空缺。
評審會也將通過公開投票的方式頒發特別獎。
3 歷屆一等獎獲得者
從1954年到2002年,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每年舉辦一屆。
年份 | 冠軍 | 國籍 |
1954 | 空缺 | |
1955 | 空缺 | |
1956 | Gyorgy Pauk 和Gerard Poulet | 匈牙利 & 法國 |
1957 | 空缺 | |
1958 | Salvatore Accardo | 義大利 |
1959 | Stuart Canin | 美國 |
1960 | 空缺 | |
1961 | Emil Kamilarov | 保加利亞 |
1962 | Maryvonne The Dizes | 法國 |
1963 | Oleh Krysa | 蘇聯 |
1964 | Jean-Jacques Kantorow | 法國 |
1965 | Viktor Pikaizen | 蘇聯 |
1966 | 空缺 | |
1967 | Grigori Zhislin | 蘇聯 |
1968 | Miriam Fried | 以色列 |
1969 | Gidon Kremer | 蘇聯 |
1970 | 空缺 | |
1971 | Mose Sekler | 蘇聯 |
1972 | Eugene Fodor | 美國 |
1973 | Alexander Kramarov | 蘇聯 |
1974 | 空缺 | |
1975 | Yuri Korchinski | 蘇聯 |
1976 | Lenu?a Ciulei | 羅馬尼亞 |
1977 | Ilya Grubert | 蘇聯 |
1978 | Eugen Sârbu | 羅馬尼亞 |
1979 | Florin Paul | 羅馬尼亞 |
1980 | 空缺 | |
1981 | Ilya Kaler | 蘇聯 |
1982 | 空缺 | |
1983 | 空缺 | |
1984 | 空缺 | |
1985 | Dmitri Berlinsky | 蘇聯 |
1986 | 空缺 | |
1987 | 呂思清 | 中國 |
1988 | Leonidas Kavakos | 希臘 |
1989 | 空缺 | |
1990 | Natalia Prischepenko | 蘇聯 |
1991 | Massimo Quarta | 義大利 |
1992 | Julia Krasko | 俄羅斯 |
1993 | Isabelle Faust | 德國 |
1994 | 黃濱 | 中國 |
1995 | 空缺 | |
1996 | Soovin Kim | 美國 |
1997 | Giovanni Angeleri | 義大利 |
1998 | Ilya Gringolts | 俄羅斯 |
1999 | 庄司紗矢香 | 日本 |
2000 | Natalia Lomeiko | 紐西蘭/俄羅斯 |
2001 | Mariusz Patyra | 波蘭 |
2002 | 黃蒙拉 | 中國 |
年份 | 冠軍 | 國籍 |
2004 | 空缺 | |
2006 | 寧峰 | 中國 |
2008 | 空缺 | |
2010 | 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