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建該寺的喇嘛來自其它地方,不是本地人,當時喇嘛嘎瑪西熱維色從家鄉來的目的是朝拜神山崗仁布欽,轉完神山在回家鄉的途中,經過夏東時見有一座山,名叫“良布洞”譯成漢語是“象面”其發現山上有許多修行洞,而且此地是修行成佛的良好之地就此決心修行,經過多年在此修行,教派也跟本地教派一致,當時周圍的民眾和崩巴部落的總領頭人嘎白特別信仰這位德高望重的喇嘛,之後崩巴部落的總領頭人嘎白對喇嘛嘎瑪西熱維色多次提出要求喇嘛在此地建一所寺廟,弘揚佛法,喇嘛當時沒答應,後來崩巴總領頭人到拉薩楚布寺關於新建寺廟的請示,批准之後,購買新建寺廟的所需材料,喇嘛也答應了崩巴總領頭人嘎白提出的要求,喇嘛就選定地質,選定地質時見“布嘎山象盤腿而坐誦經的喇嘛”,“布”意為山頂特高“嘎”意為白色,布嘎寺以此山為名,決定該寺廟修建在布嘎山的腹地。1920年喇嘛嘎瑪西熱維色同崩巴9部落總領頭人嘎白組織的崩巴部落的人力、財力、修建布嘎寺,後嘎瑪西珠永堆巴桑布為第一布嘎活佛。但在文革時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之後在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扶持下,於1986年得以重建,並於1997年通過布嘎寺活佛(現已圓寂)依靠個人影響在境外籌集資金300多萬經過五年時間對布嘎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續建了布嘎寺2層(鋼筋水泥結構)其宏偉壯觀、氣勢輝煌。布嘎寺共有:聚合院嘎瑪西熱拉康。度母殿、活佛殿、瑪尼拉康、活佛寢室、護法神殿等,該寺圍牆的上層為瑪尼石。
2002年整個擴建工程正式完工。依靠布嘎寺從事宗教活動的民眾遍布三個縣(措勤、改則、仲巴)的四鄉十五個村,民眾大約5000人。布嘎寺總面積為約一萬平方米,有文物23件,其中有1件國家級重要文物。在寺僧尼均為嘎瑪噶舉派。
相關詞條
-
嘎爾寺
嘎爾寺全稱“嘎爾菩提洲”,位於距囊謙縣香達鎮70公里的白扎多境內,海拔3700米。寺內有勝樂佛殿、金剛心佛殿、空行佛殿以及一千多座久丁桑貢的小型塑像。後...
簡介 建築設施 特色景觀 景區特產 購物娛樂 -
拉布寺
拉布寺,藏語稱“嘎登郭囊謝舟派吉楞”,是玉樹地區的格魯派大寺之一。
簡介 歷史 活佛 -
嘎拖寺
嘎拖寺位於縣境內河坡區白龍溝的多尼山山腰,是我國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六大寺院之一。它由藏曆第三勝生寧瑪派高僧嘎.當巴德西於1159年創建,全稱“嘎拖多...
簡介 歷史 -
阿嘎寺
阿嘎寺位於四川省新龍縣甲拉西鄉,距新龍縣城8公里。始建於宋朝末年,距今已將近有80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後,阿嘎寺由絨塔·多嘉活佛之子扎馬活佛(醫師)的轉...
-
嘎達寺
現在甘肅境內的連城卻嘎林(意為殊樂寺)俗稱嘎達寺,其地山勢峻峭,形似文殊聖地五台山,故稱小五台。每當夏天的時候,這裡蔭天蔽日,山、花爛漫,再加上莊嚴肅穆...
簡介 歷史 現狀 -
嘎拉寺
嘎拉寺,亦稱“尕拉寺”、“嘎寺”等,藏語稱“嘎拉德欽楞”,意為“大樂洲”。位於今仲達鄉西30公里處,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鄉境內,由直貢噶舉派創始人...
簡介 現任僧侶介紹 -
龍嘎寺
龍嘎寺位於吉多鄉政府所在地,下轄有本縣雜龍尼姑寺。
概述 相關條目 -
扎仁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原名“崗堅曲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嘏傑維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彌諸方洲”,通稱“扎什倫布寺...
簡介 修建時間 主要建築 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