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達寺

嘎達寺

現在甘肅境內的連城卻嘎林(意為殊樂寺)俗稱嘎達寺,其地山勢峻峭,形似文殊聖地五台山,故稱小五台。每當夏天的時候,這裡蔭天蔽日,山、花爛漫,再加上莊嚴肅穆的古剎點綴其間,更是別有一番風光,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區之一。

簡介

位於連城土魯坪尾部之石屏山上,此地山高坡陡,古樹參天,唯有小徑盤山而上。每當夏天的時候,這裡蔭天蔽日,山、花爛漫,再加上莊嚴肅穆的古剎點綴其間,更是別有一番風光,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區之一。

歷史

藏語稱字“珠亥貢”(意石山寺)。

44

現在甘肅境內的連城卻嘎林(意為殊樂寺)俗稱嘎達寺,其地山勢峻峭,形似文殊聖地五台山,故稱小五台。

11

史傳大唐年間,天子為宏揚佛法,從天竺國請五百羅漢來山西五台山傳教說法。眾羅漢在赴五台山途中路經此地,正值盛夏,見此山風光秀麗,氣候爽適,便停留在此,持戒避暑。從此以後此地便因成為羅漢避暑的聖地而遠近聞名。
元朝初年,西藏法王薩迦公嘎尖參及其侄八思巴(元朝國師)應闊端王的邀請赴涼州時到此山觀光,當時見到山巔瑞氣繚繞,眾多佛菩薩顯身,法王便在此山建寺,命名為卻嘎林,譽此山為“文殊菩薩聖地,第二五台”。
明永樂年間,薩迦派大師曲吉尖參和格魯派大師魯本桑木丹先後來到此山修行傳教,以魯土司為首的藏、漢、蒙各族信徒雲集此山,虔誠供養二師,在二位大師的主持下,在各山峰建造了佛殿。
中為彌勒殿,塑有彌勒玉佛像,內藏佛菩薩舍利子等珍貴佛寶。
南峰三寶殿,塑有釋迦牟尼及二羅漢弟子像,內藏迦葉佛及釋迦牟尼的舍利子。壁畫十八羅漢。
西峰普賢殿,塑有普賢菩薩主從三像。
北峰觀音殿,塑有南海觀世音主從五佛像。塑此像時許多人親眼看到從南邊天空飛來一隻潔白的鸚鵡鑽進觀音佛身。此觀音像栩栩如生,神態極像南海普陀山潮音洞觀音真身。

33

東峰文殊殿,塑有文殊語獅佛主從五像,內藏眾多佛舍利子,壁畫畫有五台山全景。
魯本桑木丹大師曾在此山勝樂金剛洞修煉多年。大師根據空行母顯靈指點,將原先薩迦法王建造的卻嘎林遷到山前,進行了擴建,改名扎公日綽(禪院),當時有常住僧30多名。
大殿主佛塑有宗喀巴大師及二大弟子像,上層塑有大怖畏金剛及文殊師利菩薩,右邊塑有六臂觀音威懾像,左邊塑有閻羅法王像。諸佛像中裝有佛菩薩舍利子和許多高僧法師收藏的珍貴佛寶。
寺中還藏有金汁書寫的《大藏經》、《法華經》、《觀音口傳經》等珍貴經典。

22

在大殿落成舉行開光典禮時天空布滿彩虹,花雨紛紛降落,至今傳為佳話。
在魯本大師七十壽辰時,眾佛弟子捐款為四方百姓消災祈福,在禪院西部山峰建造了養心觀音殿和送子觀音殿,以眾多珍寶、法物配成的膠泥塑造了護佑天母主從五佛像及救難養心觀音、送子觀音等像,壁畫有大般若母、殊勝母、二十一尊救度母及白傘蓋佛母等。大師享年75歲,圓寂後僧俗信徒為其建造骨灰塔。魯本大師有轉世靈童丹增建措,他繼承了大師的業績,主持該寺,弘揚顯密二法,功績卓著,圓寂後建有骨灰塔。魯本大師三世丹增扎巴主持該寺時,五世達賴喇嘛進京朝見順治皇帝路經連城,由魯土司請達賴喇嘛在該寺舉行安神祝福。當時達賴喇嘛說:“此山是勝樂金剛之聖地,是文殊、觀音、手金剛三佛加持之地所,將來在此山中石壁上會出現彌勒自顯像。”佛爺還在寺旁栽了兩棵茶樹,至今尚存。五世班禪大師和夏爾格丹尖措大師也先後來此山修行,說“此山為觀音聖地”,在山中找到了煥公威懾觀音修行洞。著名黃教大師嘉賽端耀曲尖措、扎公曲吉多吉、普公尼麻讓夏爾、珠千朗格爾互、松巴洛渾聖公巴、珠旺丹瑪等諸大德聖僧曾先後到此山修行弘法。

55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化名阿旺曲扎尖措,由魯土司請做連城大寺退散木達吉林的法台時,駕臨此山。每年入冬後六世達賴喇嘛就在此山普賢殿旁紮起帳篷,靜坐修煉,到第二年四月份才離去。六世達賴喇嘛曾說:“將來時輪之法盛興於香巴拉時,山後面勝樂金剛洞中心將出現勝樂金剛與明妃自顯像,眾多有緣弟子云集此山,而勝樂之法盛興於此。”又說:“彌勒殿山崖將會出現彌勒自顯像。此山是三本尊加持之地,我願每年到此山靜坐一次。此寺中的公布、曲加古爾公等護法像都是歷代大德法師所精心加持,需虔誠供養。”遵照達賴喇嘛的吩咐,規定每月月中和月底向護法供膳。
東科爾多吉尖參大師也曾到此山修行,並舉行了安神祝福儀式。二世嘉木樣久美昂吾大師曾在文殊殿旁紮起帳篷修煉語獅文殊時間很久。大師曾說:“此山的文殊與五台的文殊靈驗無異。南海觀音與此山上的養性觀音凡有緣得見一眼者,無不獲解脫。”並將勝樂金剛洞、煥公洞、彌勒崖等都作了與諸先驅相同的評贊。

66

在扎公活佛丹增仁謙和閻家呼圖克圖阿旺丹增的主持下,眾信徒請達德活佛(六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圖多建措來此寺傳授顯密大法。還有扎帝堪布、達隆重堪布、阿瓊洛桑卻珠尼瑪、瓦咋珠千、霍珠千、賽爾多諾門汗、參卓仁波切等佛教名師也曾先後來此寺朝拜修行。特別是被稱為宗喀巴再世的黃教大師賽爾康仁波切一度光臨此寺修持弘法,散花祝福,為此寺增添了光彩。
此山勝景天成,幽雅脫俗,佛殿塑像和珍貴法器文物甚多,為歷代眾多佛教大師修行養性、傳教布法之所,四方佛子云集,觀光朝拜者經常不斷,香火興盛而名傳遐邇。

現狀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斷了數十年的朝山節又恢復了。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人日,四面八方的各族信徒、遊客,絡繹不絕地來連城,自妙因寺開始朝拜,依山而上,先後經過宣化寺、塔兒寺等寺,最後登上石屏山頂上的嘎達寺。朝山節期間,盛況空前,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色和富有神秘色彩的古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信徒和旅遊旭光的人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