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巴爾虎人即巴爾虎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倫貝爾市的巴爾虎三旗,即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陳巴爾虎旗。歷史上,巴爾虎作為一個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曾用來泛指兩個地區:一是指貝加爾湖以東的“巴兒古真河”一帶;二是指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地區。巴爾虎的主體在呼倫貝爾,另外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及赤峰市等地均有分布。在俄羅斯及蒙古國境內,也有部分巴爾虎人聚居。
歷史沿革
早期
巴爾虎的歷史,可以從公元前3世紀古巴爾虎人參加了一個被稱為丁零的部落聯合體(比部落聯盟更低的一種聯合)算起。千百年來,巴爾虎人作為原蒙古人的一支,始終以原住居民的身份生活在貝加爾湖一帶及呼倫貝爾地區,其間經歷了無數次國家的興亡、民族的消失,巴爾虎人失散了再聚集在一起,這一點在中外歷史上也是少見和難得的。元朝
到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巴爾虎在今貝加爾湖東部的“巴兒忽真河”一帶過著半狩獵半畜牧的生活。元代將這裡稱為“八里灰地面”,即馬可波羅所記的“巴爾忽之原”。當時這裡盛產一種叫“海東青”的獵鷹,回回商人常來這裡販鷹獲利。由於巴爾虎等生活在蒙古草原北部的森林中,草原上的牧民稱他們為“槐因亦爾堅”,意為“林木中百姓”。在元朝時,巴爾虎人便被稱為“蒙古八喇忽角”了,這是巴爾虎人正式以蒙古人的身份參與元代社會活動的例證之一。明朝
從北元至清初,當時的蒙古族被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蒙古兩大集團內均有巴爾虎人。在各封建主內部相互混戰和實施封建割據的局面下,巴爾虎面臨著自蒙古各部統一(即被編入各千戶)以來的第二次大離散的考驗。北元前期,巴爾虎除在傳統牧地貝加爾湖至呼倫貝爾一帶遊牧外,有時還隨從屬的封建領主參與更遠的大遊牧。如從呼倫貝爾至呼和浩特一帶往返遊牧,從內蒙古西部至青海一帶往返遊牧等。這樣的大遊牧最短的一個周期是一年,時間長的往往是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
最後,在各種勢力的交叉影響中,右翼蒙古的勢力迅速衰落,巴爾虎人在青海的活動便終止了。關於他們的流向,除少數一部分融入留在青海的蒙古人中外,大部分成為漠北喀爾喀及漠西衛拉特的屬部。少數返回內蒙古的,大多數融入察哈爾蒙古族中。
清朝
清初,清在統一黑龍江流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還降服了西至貝加爾湖的蒙古各部。17世紀上半葉,沙俄開始侵入巴爾虎人的故鄉貝加爾湖一帶。這時,巴爾虎的主體已成為喀爾喀蒙古的屬部。正當喀爾喀蒙古的抗俄鬥爭進入關鍵時刻,噶爾丹突然抄襲了喀爾喀蒙古,使喀爾喀蒙古不得不南下內蒙古。巴爾虎人隨喀爾喀蒙古內遷內蒙古後,一直處於一種顛沛流離,頻繁遷徙,人口失散的狀態之中。當噶爾丹之亂平息後,除大部分巴爾虎人隨喀爾喀封建主重返漠北外,還有一部分志願入旗的巴爾虎人,被清廷分散編佐駐防各地。被編入八旗的巴爾虎人,除主要駐防東三省外,另外還有一部分巴爾虎人被編入察哈爾八旗、京師八旗中。據有關史料記載,僅駐防盛京(今瀋陽)一帶的巴爾虎旗人便有5,000人。這些巴爾虎旗人的後裔,後來大多融入到滿族中,成為與呼倫貝爾的巴爾虎人同一祖先的兩個兄弟民族。1734年新巴爾虎大規模移入呼倫貝爾後,巴爾虎已成為呼倫貝爾的主要居民。巴爾虎定居呼倫貝爾的歷史,無疑是整個呼倫貝爾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