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介紹
新巴爾虎右旗建成全國唯一巴爾虎主題博物館。巴爾虎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一,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歸屬史稱"丁零"的部落聯合體,千百年的歷史更迭中,眾多北方遊牧民族從這裡走上了世界歷史舞台。其間經歷了無數次國家的興亡,民族的消失,唯有巴爾虎人始終輾轉生活在呼倫貝爾地區。巴爾虎已成為呼倫貝爾的主要居民,可以說巴爾虎民俗文化是呼倫貝爾蒙古族文化的濃縮。建成的新巴爾虎右旗的巴爾虎博物館以其獨特性、先進性、典雅性將成為呼倫貝爾蒙古族文化基地和自治區文化著名品牌。
建築結構
博物館的外部造型以一個宏偉的基座托起莊嚴典雅的主體樓房,以方正為主,配以頂部一個圓形玻璃穹頂,符合我國的傳統建築理論--四平八穩和天圓地方之說。博物館的視覺中心是玻璃幕牆和穹頂構成的蒙古包造型,它代表的是欣欣向榮的巴爾虎蒙古族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永遠奮發、崛起、向上升騰。此館館名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親筆題寫的。博物館門前正前方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青銅雕像。他與呼倫貝爾有著解不開的緣,他的母親與妻子出生在新巴爾虎右旗,而且早在十三世紀初,他就把以呼倫湖為中心的巴爾虎草原當做自己的軍事基地,每逢軍事不利或年歲荒欠的時候,便退居在此地,養精蓄銳,以待時機。巴爾虎草原為他提供了大量的戰馬牛羊及無數赳赳騎士。壯大了他的軍事力量,為日後的攻金滅夏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主牆和下面連線牆與基座的是起到支撐和裝飾作用的14根吉祥柱。這14根吉祥柱的寓意為"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畜興旺,產業發達。"每根立柱都高大莊嚴,與樓房色調一致融為一體。在兩邊的各五根廊柱上分別鑲嵌的吉祥柱頭為"牛、馬、羊、山羊、駱駝"等五畜,也代表新巴爾虎右旗九個蘇木和一鎮。
博物館有27級台階,每一級台階代表10年,27級台階代表著繁榮的新巴爾虎自建制到今天走過了270年的風雨歷程。在台階上有兩條民俗雕刻裝飾帶,在裝飾帶上分別雕刻著代表著新巴爾虎右旗的一個鎮和九個蘇木的內容。在台階的最兩端是兩條平滑的殘疾人通道,供推兒童車的觀眾,以及乘坐輪椅的人使用。
紫銅打制的迎賓門,上面的吉祥花團、博克、頂碗舞、射箭、獻哈達等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也代表著草原人民對來賓們的深深祝福。
展館布局
展廳分為一樓的自然生態展廳,成就展廳,二樓的歷史民俗展廳。自然生態展廳利用有限的空間展示巴爾虎三旗人們賴以生存的地上物種和地下資源。其中有六塊展板描繪的是新巴爾虎右旗黨建工作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貫徹情況,還有六塊展板描繪的是上級領導對新巴爾虎右旗各項事業殷切關懷。
歷史民俗展廳通過大量的文物及史料真實地記錄了新巴爾虎蒙古族屯牧戍邊定居呼倫貝爾270周年的歷史進程,被埋藏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寶藏豐富的文化遺產在這裡得到了開發,重現在世人面前。整個展廳由日常生活習慣、民間醫學發展、民間手工業、民間藝術四個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