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鹹

巫鹹

巫鹹商代太戊帝之國師,用筮占卜的創始者,是一個著名的占星家,治王家有成,作《鹹乂》。《商書》:“太戊臣有巫鹹、巫賢。”巫鹹還發明了“牽星術”(在大海中航行無法定位,用以北極星為首選基準點,在低緯度(北緯六度以下)看不到北極星時,改用華蓋星為基準點。)《巫鹹占》一書儘管成書戰國至漢初,但承傳巫鹹之學。這本古代星占著作中首次提出“指”這個牽星觀測單位。唐代瞿曇悉達所編《開元占經》收錄了巫鹹的星占占辭及星表。常熟有巫山,因巫鹹而得名,並有巫鹹祠、巫鹹墓。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巫鹹巫鹹

巫是擔任上帝與下帝之間媒介任務的人。《呂氏 春秋•勿躬》:“巫彭作醫,巫鹹作筮。”《楚辭》記有“巫鹹將夕降兮”。王逸注為“巫鹹,古神巫也”。在古代,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相傳黃帝出戰時,要請巫鹹作筮。據說巫峽之名便來源於巫師巫鹹。
一作巫戊,傳說中之巫醫。唐堯時臣,“以鴻術為堯之醫,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樹樹枯,祝鳥鳥墜”。據《尚書》記載,巫鹹是商太戊帝身邊的一位賢臣。他的兒子巫賢,在太戊帝孫子祖乙登基後,任宰相,也有賢臣之譽。而甲骨文中有鹹戊。故有學者認為巫鹹或即商王太戊之大臣。
關於巫鹹其人,還有其它傳說。例如,傳說他是鼓的發明者;據說他是用筮(一種草)占卜的創始人;也有傳說他測定過恆星,是個占星家,被視為中國最早的天文學家。
巫賢
據《書•君奭》云:“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可知巫賢是商王祖乙時期擔任上帝與商王之間媒介任務的大巫。商王朝時,擔任上帝與下帝(商王)之間媒介任務的,除了巫,還有卜、史、祝。這些人勢力很大。國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們的同意。如果他們不同意,即使其它統治者同意了,事情還是不好辦。這是因為他們要卜問的至上神──天的權力太大,它可以支配人世間的一切。

巫鹹傳說

巫鹹巫鹹
有關巫鹹的記載和傳說,古書中提到巫鹹的地方很多,如《路史·後紀三》謂神農使巫鹹主筮,巫鹹以作筮而著稱,巫鹹為神農時人;而《歸藏》稱巫鹹為黃帝作筮(用筮草占卦),說巫鹹是用筮(一種草)占卜的創始人;則巫鹹黃帝時代人也,御覽卷七二一引《世本》宋註:(巫鹹,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醫。)東晉郭璞《巫鹹山賦》中也註:“巫鹹以鴻術為帝堯醫”,此巫鹹又成了唐堯時代人,《世本》作篇:(巫鹹作筮)。宋衷註:(巫鹹,不知何時人)。巫鹹其人,還有很多其它關於巫鹹的傳說,有說巫鹹是位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算學家、醫藥學家、天文學家、有說他是鼓的發明者等等。御覽七九引《歸藏》:昔黃帝與炎帝爭鬥於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鹹,曰《果哉而有咎》,《尚書·鹹義序》說:“伊院相大戊,毫有樣桑谷共生於朝,伊破贊於巫鹹,作《鹹義》,《太戊》等四篇。”《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上海辭書出版社)記有:“帝太戊(大戊、天戊),雍己弟。用伊陟(伊尹子)、巫鹹治國政,殷復興。”而御覽七九零引外國圖云:(昔殷
帝大戊使巫鹹禱于山河,巫鹹居於此,是為巫鹹民,去南海萬千里。)最為詳明。王逸注楚辭離騷亦云:(巫鹹,古神巫也,當殷中宗之世。)殷中宗即殷帝大戊(史記殷本紀作太戊),是此巫鹹,當即是殷時巫鹹也。《史記·封撣書》載:殷太戊時有巫鹹,除此諸如《莊子》《離騷》等書中都有巫鹹,《世本》中記載了許多音樂和樂器的發明者:伏羲造琴瑟,女媧作笙簧,隨作竿,笙,神農作琴作瑟,伶倫作律呂並首創磬,垂作鍾,巫鹹作鼓,毋句作磬,舜作蕭,夔作樂。關於鼓的發明有多種傳說:有說在舜帝時代,巫鹹和夔都是舜帝的戰將,在一次蚩尤侵略中原的戰役中,舜帝派夔為將,夔為婦人糾纏沒有聽到作戰的號令,延誤了戰機導致失敗,舜帝殺了夔,命巫鹹為將,巫鹹以夔皮扣為鼓,用夔之骨擂其鼓“其聲如雷”,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威震天下,使蚩尤聞聲喪膽而殘敗。舜帝為表夔之忠心,在夔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封為夔山,即現在三峽的夔門,後來巫鹹死後又在夔門之東的靈山封為巫山。夔門、巫山之名一直沿用到現在,像是二位親密的老戰友,巍然屹立守護著蜀國的東大門。又有說堯、舜時期巫鹹和夔均為宮中樂官,《書經·舜典》:“帝(舜)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夔剝自己的皮叫巫鹹製成鼓,而導致音樂的發明,夔為音樂之神,巫鹹則成為鼓的發明者。《姓氏考略》中又記載:巫鹹是商帝太戊之臣(公元前一五五七-----一四八三年)始制鼓。說起“鼓”這東西,對於古今中外之人類,恐怕早已不是生疏之物;尤其對我們中國人來講,無論是在歡樂、悲哀、憤怒或肅穆禮敬等那種景況下,似乎它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沒有誰會說他竟不知道“鼓”是一種什麼東西。然而,話又說回來,若說起鼓是大約3000多年前商代一位叫巫鹹的人所發明的,這可能就鮮為人知了。而事實上,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說下來的,而且大多數現代辭書之上也都仍舊衍承了此種傳說。說來也怪,山西這地方的鑼鼓就是有名,其中尤其是傳說中的堯都平陽、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那一大片地方,那鑼鼓如今確實已然是敲得威風滿天下了,常常把那些洋鬼子也敲得傾倒一大片。而更怪的事情是,確確實實至今已知最早的一批原始之鼓竟也是在我們前面講的那片土地上發現的。1980年我們的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鱷魚皮蒙制之“靈鼉之鼓”,用挖空了的樹幹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遺痕,其中建鼓1面,懸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約在4200年前的古人類墓葬。顯然,這七具木鼓所在的年代要比商代巫鹹還要早至少近千年的時間。關於鼓的發明有多種說法,有說夔是一種動物,其形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皮如鱷魚,出入水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舜帝得而殺之,令巫鹹用夔皮製成鼓。據上分析這鼓應為堯、舜時期的巫鹹所發明,而並非商時巫鹹所作?

巫氏名人

巫鹹巫鹹
[巫彭]黃帝之師,被尊為中國醫學的發明者。《說文》云:“巫彭初作醫。”《世本》云:“巫彭作醫。”
[巫鹹]商代太戊帝之國師,用筮占卜的創始者,是一個著名的占星家,治王家有成,作《鹹乂》。《商書》:“太戊臣有巫鹹、巫賢。”巫鹹還發明了“牽星術”(在大海中航行無法定位,用以北極星為首選基準點,在低緯度(北緯六度以下)看不到北極星時,改用華蓋星為基準點。)《巫鹹占》一書儘管成書戰國至漢初,但承傳巫鹹之學。這本古代星占著作中首次提出“指”這個牽星觀測單位。唐代瞿曇悉達所編《開元占經》收錄了巫鹹的星占占辭及星表。常熟有巫山,因巫鹹而得名,並有巫鹹祠、巫鹹墓。
[巫賢]巫鹹之子,佐祖乙帝,商代名相。
[巫妨]上古名醫,相傳他曾著《小兒顱囟經》,能判斷小兒的疾病生死,世相傳授,於是才有小兒的藥方,是為小兒科的鼻祖。
[巫馬施]春秋時魯人,亦作陳人。字子期,故亦作巫馬期。孔子弟子。曾宰單父(今山東省單縣,位金鄉縣西南),以星出,以星入(意即披星戴月),日夜不處,以身視之,而單父治。
[巫炎]西漢易學家,擅陰陽術數。《漢書》載:“光武時有巫炎,字子都,淄川人,有陰道之術。”桉《神仙傳》載:炎,北海人,官駙馬都尉。武帝出,見子都於渭橋,其頭上鬱郁紫氣高丈余。帝召問之,曰:“臣一百三十八歲,亦無所得。”詔東方朔使相此君,朔曰:“此君有陰道之術。”屏左右問之,曰:“臣年六十五時,苦腰痛腳冷,口乾舌苦,滲涕出,百節四肢疼痛,又痺不能久立。得此道以來七十三年,今有子二十六人。”
[巫羅俊](582-664年,即隋開皇二年生,唐麟德元年卒),字定生,號青州。隋末唐初開闢閩西黃連(今寧化、清流一帶)始祖。唐太宗南巡授職,世襲威武侯。羅俊先祖巫暹,東晉末年由山西平陽郡夏縣(今屬山西臨汾市)避亂到山東兗州。隋大業(605-617年)間,羅俊隨父再遷居黃連。貞觀3年,考慮到“黃連去長安天末,版籍疏脫”,沒有正式建置不行,因此“羅俊自詣行在上狀,言黃連土曠齒繁,宜可授田定稅”。“朝廷嘉之,團授巫羅俊一職,令歸剪荒以自效。”黃連由朝廷批准,於唐乾封二年(657年)有了鎮的建制,名為“黃連鎮”。
[巫凱]明代都督同知,句容人。曾任遼東總兵等職,他剛毅通猛,嫻於智謀,威惠並行,居鎮三十餘年,邊務修備,是當時有名的良將。
[巫子秀]明代謀士,興寧人。英勇絕人。曾設奇略,擒賊親斬之,獻馘於官,請官剿之殆盡。
[巫子肖]明代新喻知縣,字孝元,龍川人。萬曆舉人。為官孝友廉介,民號“青天”。邱鄰勸善,著有《勸懲八鑒最善錄》以警世。
[巫光清]清代汀州名醫,為客家巫氏醫派創始人,精通《周易》術數。
[巫朝順]字協興,號彪明。光清之子,清代易學大師,汀州名醫,於永安清水池一帶組織民團“五常甲”抵禦匪患,光緒御授五品頂戴奉直大夫。
[巫泰裕]朝順之子,擅長子平擇吉、中醫針灸和易理星象。
[巫盛美]泰裕之子,擅擇吉日課,通醫道。
[巫禎來]字乾貞,筆名悟生,號一頂山人,別署無為齋主、天風堂。泰裕之孫,盛美之子。巫禎來先生在深厚的家學淵源薰陶下,尤其得曾祖朝順公嫡傳,承祖父泰裕公親授,研究中國華千古謎書、群經之首《周易》數十載,把傳統精粹陰陽五行學說、先秦諸子學說、太極八卦學說、古代兵法學說、、中醫平衡學說和現代策劃理論、科技理論

巫鹹經

巫鹹巫鹹
◎易學大師巫泰裕傳
商帝有太戊,尋師拜巫鹹。
巫鹹居相位,治國百姓安。
觀天知人事,人心自順天。
《鹹乂》治國術,一經啟聖賢
此術不可求,俱在陰陽間。
日月有反覆,天地有死生。
家國有興亡,人事有變更。
一物生一物,一物降一物。
我遵此一師,我立此一志。
我取此一方,我據此一地。
我樹此一敵,我出此一力。
我建此一功,我造此一業。
由一而生二,由二而生三。
三三生萬物,無往不復還。
兩教相制衡,三力求平權。
治國兼治家,立業且立身。
悟透巫鹹經,紫氣照乾坤。
記取一字訣,便登造化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