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縣續志

1957年,川沙縣工農業總產值達3.21億元,比1952年增長52.31%。 1976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6.58億元,比1965年增長81.39%。 1979年,中共川沙縣委、縣人民政府扶持剛剛萌芽的隊辦工業,著手興辦鄉、村、隊三級工業。

]凡例b]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力求全面準確記述川沙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狀況,重點是這一時期改革開放的措施和成果。
二、本志是1990年出版的《川沙縣誌》(下稱《前志》的續志。上限始於1986年,為反映事物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在總述、概述等有關章節作適當上溯;下限為1992年底。
三、本志采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志首設圖照、序、凡例、總述、大事記,志末設附錄和後記。分志為主體,設35卷,各卷首冠概述,設章、節、目,必要時增設子目。彩色圖、照集中卷首,其他圖照、表格隨文穿插。
四、為突出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將“參與浦東開發開放紀實”置於卷前,“川沙國民經濟發展總覽”獨立成卷。
五、採用記述文體,語言力求準確、簡潔、樸實、流暢。
六、立傳人物均為故人,以卒年為序排列;名錄先以類分,再以獲得榮譽時間為序。在世人物有顯著業績的,以事系人,記入有關卷章。
七、記述機構或事物名稱,首次出現時用全稱,再次出現用簡稱。
八、對時段內變化不大的事物或從簡記述,或適當歸併處理。對前志缺漏和失誤,補正於各卷章之內,凡卷章內記述不到的則補正於附錄之中。
九、歷史紀年,辛亥革命之前用朝代年號,之後用民國年號,夾注公元(每一目中同一年號一般只注首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簡稱“建國”後),用公元紀年。1949年5月15日川沙城解放,之間稱解放前,之後稱解放後。
十、數字用法以1995年12月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表述。量和單位按照1993年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際單位制及其套用》執行。行文規範以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市專志、區志行文細則》為準。
十一、本志資料來源,主要出自區檔案館、史志典籍以及正式出版的報刊書籍。統計數據以統計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為準。未進入縣統計序列的數字,採用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

總述

川沙縣位於上海市東郊,長江入海口南側。地處北緯3l°08′20″~3l°23′22″,東經121°27′18″~121°48′43″之間,背靠黃浦江,面臨東海。南與南匯、上海兩縣接壤,西與南市、黃浦、楊浦三區毗鄰,西北與寶山區隔江相望。地域呈三角形由吳淞口向東南蜿蜒展開,總面積446.1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7.4l平方公里。
唐天寶十年(751年),川沙境地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析崑山縣東境5鄉置嘉定縣,分屬華亭、嘉定兩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劃華亭縣東北5鄉置上海縣,境地歸屬上海、嘉定兩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縣東境置寶山縣,分隸上海、南匯、寶山縣。嘉慶十五年(1810年),析南匯縣長人鄉北部、上海縣高昌鄉東部暨下沙鹽場八、九兩團地,置川沙撫民廳,隸松江府,為川沙設治之始。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川沙改廳為縣,隸屬江蘇省。民國時隸屬關係屢有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從南匯縣劃入29個鄉。1958年7月橫沙島劃歸寶山縣;同年11月,川沙從江蘇省劃歸上海市管轄。1961年1月,浦東縣撤銷建制,所轄10個人民公社併入川沙縣內。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川沙縣,設立浦東新區。
1992年底,全縣轄城廂、高橋(2個縣屬鎮)、北蔡鎮(1個鄉級鎮)3鎮,26個鄉,321個村民委員會,56個居民委員會,2572個村民小組。總戶籍19.63萬戶,總人口62.13萬人,其中男性29.85萬人、女性32.28萬人;農業人口45.66萬人、非農業人口16.47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93人。境內漢族人口占99.95%,其餘為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傈僳、畲、水、納西、仫佬族等22個少數民族。縣城所在城廂鎮。
川沙屬江海沖積平原,為老海濱平原、早海濱平原、中海濱平原和新海濱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在3.5~4.5米,少數地區達5米以上,平均海拔3.87米(吳淞零點)。境內隱伏的基岩地質斷裂構造,呈北東向、北西向和近東西向分布。自上而下工程地質層有表土層、軟土層、第二軟土層、第二砂層廣泛分布,第一砂層分布於東部海岸帶。
川沙地處北亞熱帶南緣東亞季風盛行的濱海地帶,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較足,溫度適中。年平均氣溫15.5℃,降水量1169毫米,無霜期235天。溫濕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為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提供良好的客觀條件。縣境東瀕海,夏秋之際,易受颱風暴雨和海潮侵襲。
川沙可開發資源較為豐富。東臨長江主航道(南支)出海段,從弓長港至潘家泓有46.43公里海岸線。北段的外高橋臨海(江)深泓逼岸,是天然深水良港,已開發利用;中段灘涂圍圩造地;南段江鎮、施灣沿海續趨淤漲,圍墾闢建機場。境內平疇沃野,阡陌縱橫。川楊河、白蓮涇、張家浜、趙家溝等橫亘東西,隨塘河、浦東運河、曹家溝、馬家浜、三八河等縱貫南北。東部夾塘地區,地勢偏高,土壤含砂鹼較重,土質疏鬆,適宜種植棉花及植樹造林,沿海多水草,有利飼養奶牛。老護塘以西黃泥土土壤肥沃,宜植棉稻。近黃浦江地區,土壤高度熟化,是上海郊縣蔬菜基地之一。特色蔬菜有凌橋茭白、嚴橋花椰菜、六里萵白芹、張江雪里蕻。所栽培的花卉苗木遠銷全國,為上海重要的花卉生產地。
(一)
川沙濱海之地,五代後為浙西的下沙、南蹌鹽場,先民們聚灶煮鹽,兼事農耕漁牧。明代中後期,因淡水南移,鹽業衰落,灶民歸農,先以植棉為主,近、現代逐步以棉糧油料為主要作物。民國時期,蔬菜在花木、北蔡、張江、金橋等地區已有相當的面積種植。花木鄉因久種花木而得名。除種植外,還從事飼養、捕撈等家庭副業。川沙沿海很早就飼養塘腳牛,平時充作勞役,產犢後擠奶食用。清光緒初,引進荷蘭種公牛,經雜交繁殖,育成川沙獨特的黑白花奶牛。水產以捕撈內河野生魚類為主,有少量船隻從事近海捕撈。
在經營農、牧、副、漁業的同時,紡紗、織布、刺繡等家庭手工業和榨油、釀酒等農產品加工業得到發展,工業也逐步萌芽。清末民初,在上海大城市的影響下,近代棉紡織業在川沙率先興起。首創的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城廂經記毛巾廠、光緒二十七年的楊思橋恆記軋花廠、民國2年(1913年)的高東樓下裕民織布廠,民國9年的楊思橋恆大紗廠等,特別是毛巾、花邊業曾興盛一時。服裝縫紉、刺繡享有盛譽,其中民國3年穿網花邊產品參加菲律賓嘉年華會比賽,獲最優等獎。
隨著生產的發展,商業也逐步繁榮,明代中後期八團鹽業鼎盛,市面興旺;清浦鎮商賈雲集,冠蓋喧闐。至清代嘉慶年間建立撫民廳時,大小集市已發展到近40處。民國初期,城廂一帶各商鹹集,百貨輻輳,鄉村集市所有雜糧、南貨及人民所需物品大致略備。抗日戰爭時期川沙淪陷至解放前夕,由於社會動亂,物價飛漲,商業蕭條。
川沙的能工巧匠遍布城鄉,向有一把泥刀走天下,曾被譽為“建築之鄉”。光緒六年,蔡路人楊斯盛在上海創設楊瑞泰營造廠。光緒十六年,縣建立八業公所,後陸續在上海開設有王仁泰、周瑞記、顧蘭記、趙新記、姚新記、朱森記、陸福順、梁記等數十家營造廠。在近百年間,上海由川沙人承建的大工程有:江海北關榷署楊樹浦發電廠、中國銀行大樓、先施公司大樓、新世界大樓、上海特別市政府大廈等大型建築物。這些建築迄今仍為上海建築之傑作。川沙的交通,以水路為主,各大集鎮俱臨水設集市,集鎮之間及到臨近碼頭,設有客航班船。自民國15年8月上川鐵路(起自慶寧寺輪渡站,經川沙縣城至南匯縣祝橋止,單軌行駛小火車)修建至川沙縣城通車後,方便陸路交通。到1949年解放,境內有大同路、浦東大道、顧高路(顧路―東溝)、滬南公路(周浦―塘橋段)等18條公路。
川沙在設治前後,境內僅有零星的私塾和義學,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始有同知何士祁捐資創建觀瀾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即有艾承禧、吳大本等在今孫小橋鄉首創私立養正國小堂。光緒三十二年春,成立學務公會,翌年改為勸學所,縣始有教育行政機關,學校也相繼興辦。光緒三十三年,楊斯盛在六里首創私立浦東中學,黃炎培任校長,陳獨秀、沈雁冰、惲代英、郭沫若等都曾來校講學,一時為世人矚目。民國9年,宋�渠在大灣捐資辦起第一所職業學校――培德商業學校,之後又創辦川沙師範講習所、新陸師範學校等。抗日戰爭初期,學校普遍停辦,嗣後逐漸復校,並陸續辦起10所私立中學。至民國36年,境內已有公私國小190多所,中學15所,職業學校2所。
清代高行鎮有墨華樓,藏書逾萬卷,為浦江兩岸文人會集場所之一。民國18年建有龔路農民教育館,民國20年建城區民眾教育館(後改為縣館),次年又建小灣、橫沙兩所農民教育館,設有圖書閱覽室、組織通俗講演團和出版牆報等。民國初年,始有灘簧(本灘)。受文明戲的影響,灘簧又從表演唱演變為舞台劇,以後改名為申曲、滬劇。起源於民間的浦東說書(鈸子書)與滬劇一樣,至今還流行於縣內集鎮、農村,深受民眾喜愛。
川沙歷來英才輩出,有元代初期開闢南北海運的高橋人張�,有明嘉靖年間震懾入侵倭寇的喬鏜、喬木父子,有萬曆年間歷任陝西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通政使,政績卓著的孫小橋人艾可久,有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登進士第而力薦學生徐光啟入翰林院的黃體仁,有明末一身赤膽在山海關滴水崖力拒清兵、孤軍奮戰、殉職疆場的喬一崎,有祖籍顧路的清代大文學家、乾隆朝進士陸錫熊。清末至民國期間,更湧現不少有影響的知名人士。中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清光緒四年生於城廂鎮,後歷任國家要職,是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共早期的重要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光緒二十六年出生於今施灣鄧三村,一生對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宣傳,以及外交工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幼年時期在川沙城內生活成長。還有在辛亥革命時期和上海城市建設中作出重要貢獻的上海民政總長李平書。川沙人民富有愛國抗暴的光榮傳統和革命鬥爭精神。明嘉靖年間,倭寇屯川沙窪,焚掠民間。六團國子監太學生喬鏜,募集壯丁,痛擊賊寇,屢立戰功,又領築川沙堡城,地方遂得安定。清順治二年(1645年),周浦人孔思舉旗抗清,六團民眾奮起回響者千人,並與清軍激戰於張江地區。鹹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在上海起義,洋涇地區人民削竹為槍,雲集回響,很快攻占川沙城,同知竇塾聞風逃竄。鹹豐十一年,太平軍進軍浦東,抗租抗糧者四起,並力助太平軍在高橋地區與英、法聯軍及華爾“洋槍隊”輪番苦戰,失利後集烈士屍骨於屯糧巷建墓地。清末,川沙人民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鬥爭。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境內就有張聞天、林鈞、王劍三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6年2月,中共上海區委在川沙成立“獨立支部”,並配合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奪取軍閥政權,成立了臨時國民縣政府。“四一二”蔣介石叛變革命,王劍三被捕就義,組織遭破壞,革命一時處於低潮。民國17年1月,建立以林鈞為書記的中共浦東縣委。同年12月,中共淞浦特委派汪裕先第一個來川沙任中共川沙縣委書記,負責領導全縣的革命工作。抗日戰爭時期,在共產黨領導下,邊區民眾抗日自衛總團第四大隊和淞滬游擊隊第五支隊等敵後武裝,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進行大小戰鬥20多次,沉重打擊敵人,堅定人民的抗日意志和必勝信心。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全面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川沙人民被迫繼續拿起武器,進行反專制獨裁,爭取民主解放的鬥爭。民國36年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浦東人民護丁總隊(後改名浦東人民解放總隊)。在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下,這支部隊靈活機動地開展游擊戰爭,打擊反動勢力,支援正面戰場。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上海,在解放浦東的激烈戰鬥中,川沙境內共犧牲指戰員1668名,分別安葬在高橋和川沙烈士陵園。
(二)
1949年5月15日川沙縣城解放。中共川沙縣委、縣人民政府帶領人民民眾搶修海塘,生產救災,使生產很快得以恢復。在控制物價、穩定市場的同時,組建川沙棉織廠、縣烈軍屬福利碾米廠、縣國營農場、中國百貨公司蘇南區公司南匯商店川沙營業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川沙縣支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川沙縣支公司等國有經濟單位。調整和支持私營工商業,幫助和扶持毛巾、棉紡、碾米、釀酒、食品等業,組成聯營廠或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由個體戶組成的生產小組。在農村全面進行土地改革,農民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得以實現。
與此同時,中共川沙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全縣人民剿匪肅特,投身抗美援朝運動,開展鎮壓反革命、“三反”(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五反”(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竊經濟情報)運動。農村普遍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工廠開展以愛國主義增產節約為中心的勞動競賽蓬勃發展,極大地調動廣大工農民眾的生產積極性。1952年,川沙縣工農業總產值2.11億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1.27億元增長65.57%。從1953年起,川沙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進行大規模、有計畫的經濟建設,並逐步實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村在互助組的基礎上,在顧路試辦宋幼春初級農業社。到1956年春,川沙縣基本實現農業合作化,入社農戶占總農戶的96.51%。縣委還引導手工業者組織起來,於1956年8月組建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同年秋,川沙縣12807名個體手工業者組成140個生產合作社(組),118家私營工廠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1187戶私營商業實行公私合營和組成合作商店。1957年,川沙縣工農業總產值達3.21億元,比1952年增長52.31%。
與工農業經濟發展相適應,城鄉建設和社會事業隨之發展。闢建楊高路、川北公路等,修築人民塘,開挖隨塘河,疏浚華漕澾、洋涇港、曹家溝、馬家浜、西運鹽河。調整學校布局,建造縣文化館和洋涇、高橋、楊思分館及區文化站,建立縣越劇團、縣有線廣播站。顧路區顧東鄉創作演出的民間舞蹈《穿燈舞》,被選派參加北京全國民間業餘歌舞大會演出。開展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衛生水平不斷提高。
在1958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計畫和國民經濟調整期間,川沙的經濟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中共川沙縣委傳達貫徹中共八屆二次會議精神,在全縣範圍內宣傳貫徹“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各條戰線迅速掀起“大躍進”高潮。在“以鋼為綱,全面躍進”的方針下,全民“大煉鋼鐵”。在農村實現“人民公社化”,普遍辦起公共食堂。此間,新建川沙漂印廠、川沙磚瓦廠,擴建鐵工廠,並籌建地方國營浦東化肥廠和川沙化肥廠。然而由於瞎指揮和“共產風”盛行,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受到嚴重損失。同年底開始逐步糾正工作中的失誤,1959年9月學習貫徹中共八屆八中全會決議後,又繼續“反右傾、鼓幹勁”,糾正錯誤的進程被打斷,並錯誤地批判了一批同志。1960年全縣城鄉各條戰線回響黨中央“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精減機構,下放幹部。同年冬,中共川沙縣委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簡稱《十二條》),人民公社實行三級所有,以隊為基礎;認真處理並糾正“共產風”中的“一平二調”問題;允許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開展整黨整社。1961年起,縣委、縣人民政府執行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川沙化肥廠、浦東化肥廠等骨幹企業以及一批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企業保留下來,成為川沙的支柱工業。全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安裝的化學纖維工廠――安達紡織一廠化纖分廠在川沙建成投產。農村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農業六十條》),落實各項農村政策,減輕農民負擔,並恢復集巾貿易,農業生產得到較快恢復。196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3.63億元,比1962年的2.80億元增長29.66%。
這一階段,城鄉建設和社會事業在曲折中發展。改建浦東南路(北護塘路至上南路),修築川黃公路(川沙―黃樓),改建全縣公路橋樑;開挖三八河,建成五好溝水閘;縣簡易水廠建成供水;張金圩圍墾工程竣工。在教育方面,1958~1965年,全縣國小從164所增至395所,中學從15所增至29所,農業中學從13所增至26所,開辦職業學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l所。由於學校數量增加過快、過猛,導致新增學校先後停辦。在文化藝術方面,陸續興建劇場、工人俱樂部、書場,成立專業劇團和業餘劇團.每年舉行民眾文藝會(調)演。在體育運動中,1958年曾提出“放勞衛制和等級運動員雙衛星”的口號,出現夜以繼日突擊達標的錯誤做法,不久,即行糾正。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體育積極分子,有的成為國家和省市級體育運動骨幹,其中包括運動健將和國家級教練。民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持續開展,講究衛生,成為時尚。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川沙的經濟建設遭受嚴重挫折。1966年9月至1967年,縣企業停產、半停產或時開時停的占80%。農村雖注重興修水利,圍墾灘涂,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但由於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忽視多種經營,造成農村經濟結構單一。1968年,全縣農業產值比1966年下降12.35%。1970年起,開始發展社、鎮辦工業,工業比重回升。1976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6.58億元,比1965年增長81.39%。其中,農業產值3.81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7.9%;工業產值2.77億元,占42.l%。“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學校“停課鬧革命”,“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城鄉傳統文化設施以及文物嚴重被毀,大量散失。大批中學師生外出“串聯”。1967年1月,駐川沙部隊和縣武裝部介入地方“支左”。3月縣革命委員會建立,取代中共川沙縣委和川沙縣人民委員會。此後,進行所渭“清理階級隊伍”、“斗、批、改”、“一打三反”、反擊“右傾翻案風”等一系列錯誤運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受到嚴重干擾。學校片而強調“學工、學農”,忽視文化基礎課教育,並推行工人、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成人教育被農村政治夜校所替代,教育質量嚴重下降。在文化領域中,大量文學作品、戲曲、曲藝、書畫、電影和圖書等被當作“封資修”的“毒草”受到批判,民眾文化活動單調、枯燥。醫療衛生方面,建立大隊衛生室,率先在江鎮培養“赤腳醫生”,受到民眾歡迎。但“赤腳醫生”在成長過程中,被“江青反革命集團”推向政治漩渦,走了一段彎路。
1975年,鄧小平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日常工作,各條戰線進行整頓,國民經濟有所好轉。次年3月,全國開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川沙廣大幹部民眾對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持肯定態度,對“批鄧”不能接受,縣內基層單位的“批鄧”運動搞不起來。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喜訊傳來,全縣人民奔走相告,群情振奮,掀起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熱潮。
(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縣系統地進行撥亂反正,糾正一系列“左”的錯誤,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中共川沙縣委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一一複查、糾正、平反,各項事業開始復甦。次年5月,縣委決定在三年內改變農村中單一的農業經濟、走農副工全面發展道路,破除“生產隊不能辦工場”的禁令,加快發展生產隊工副業生產。全縣上下堅持一個方針(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加強兩個基礎(農業和生產隊),實現三上一下(農、副、工業生產上,人口出生率下),使人民公社三級經濟協調發展。1980年初,縣委作出“集中精力抓好經濟工作,加快發展農副工生產,儘快使川沙農村富裕起來”的部署,提出落實農村經濟政策和有關生產隊自主權、勞動計酬等10條具體措施。農業從恢復定額管理,逐步發展到聯產承包責任制,社隊企業、畜牧副業實行“九定一獎”生產責任制。至1984年,人民公社廢止,政社分開,全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隊有2631個,占生產隊總數99.96%,邁出農村改革的第一步。1984年,縣委明確提出在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前提下,把發展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抓好第三產業,加快發展經濟。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擴大企業自主權。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放寬農村經濟政策的八條意見》,扶持發展專業戶、專業隊、專業組和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部分務農勞力轉移到第二、第三產業中去。1985年,農村改革進入第二步。縣委針對川沙人多地少的實際,提出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濟作物,制定強化農業服務體系,充實農業科技隊伍,完善生產責任制等6項措施。同時,抓好第三產業,開放縣屬3大鎮和鄉村集鎮,鼓勵集體企業和農民進城辦商,新設集市貿易所,積極扶持個體經濟辦第三產業。縣委、縣人民政府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下發《關於擴大鄉辦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企業經濟責任制。在1985年城鎮鄉的川沙印染機械廠進行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的試點基礎上,1987年全面推行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並不斷改進和完善鄉鎮機關於部目標考核,同時在鄉鎮企業中進行股份合作制的試點和推廣工作,使經濟發展與幹部、經營者和民眾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1988年3月,當浦東開發還處於萌芽狀態時,縣委召開縣五屆四次全會,提出做好“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參與浦東開發”兩篇大文章,制定《川沙縣1986~2000年外貿發展規劃》,建立川沙海外聯誼會和振興川沙家鄉經濟聯誼會,加快城鄉聯合和出口產品生產的發展。同年4月,為搞活川沙經濟,縣委、縣人民政府作出“簡政放權,放寬政策”10項規定。川沙經濟呈現出城郊型、外向型的特色。次年,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全縣12個富裕村和12個貧困村進行調查,重新認識村級經濟的結構、地位、職能,形成村級經濟發展戰略,在全國農村第一次提出“鄉為龍頭、村為基礎、隊為輔助”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路。1990年,把村級經濟作為和農業、教育並列的要求“打實”的三個基礎之一。縣委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集體經濟,儘快改變貧困村面貌的意見》,提出村級經濟發展速度要高於全縣經濟發展速度的總目標,並把扶持村級經濟列入縣對鄉和部門的考核。1991年,縣委召開六屆六次擴大會議,作出《川沙縣90年代科技興縣發展戰略》的決策,把重心由主要靠資金和勞力投入轉移到主要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逐步形成與發展外向型經濟相適應的人才群體,使一批鄉村農民企業家脫穎而出。1992年,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開展“創百萬、上台階、爭一流、比貢獻”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抓一鄉一點工業小區建設、集鎮建設和2個重點農村改水、合作醫療、農民退休養老補貼3件大事;轉化企業主管局體制、擴大股份合作制試點、改革農村分配製度和人事制度4項工作;實現工農業總產值ll0億元、新增工業投入20億元、新辦“三資”企業150家、新辦內聯企業150家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5個突破。全縣形成以農業為基礎、鄉鎮工業為主體、外貿出口為導向、城市大工業為依託、農副工商各業齊頭並進的格局。
川沙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1978~1992年的15年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經濟發展形成5次大的跨越:1978~1981年,抓住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機遇,工農業總產值從8.11億元增加到11.72億元,平均每年遞增6.4%到18.4%,接近翻一番。1984~1987年,抓住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和政策放寬的機遇,工農業總產值從21.20億元增加到35.37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8%左右,實現第二次接近翻一番。1988~1989年,抓住簡政放權財政包乾的機遇,工農業總產值從48.25億元增加到54.60億元,保持經濟中速增長的勢頭。1990~1991年,抓住浦東開發的機遇,工農業總產值從62.30億元增加到82.94億元,淨增20多億元,增幅33.1%,實現第三次接近翻一番,並進入高速增長時期。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15.02億元,比1991年增長38.68%,其中工業、農業總產值分別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4.71%和5.29%。1992年縣級財政收入41115萬元,比1978年的11191萬元增加2.67倍。其中1988年縣級財政總收入35537.51萬元,躍居上海郊縣第一,全國各縣(市)第二。1986~1992年,7年上繳國家財政17.3億元。年均上繳2.47億元,居全國縣級財政上繳額之首。
農村改革不斷深入。農村經濟從傳統農業向社會化、商品化的現代農業轉變,向集體、聯合體、家庭多種形式和經濟方式轉變。1992年,種植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為41.11%,牧業、副業和漁業產值比重為58.78%。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4979.7公頃,比1986年的15968.6公頃減少6.19%,糧食總產達17.12萬噸,比1986年的4.3l萬噸增加2.97倍。
鄉鎮工業成為川沙縣工業的主體。1979年,中共川沙縣委、縣人民政府扶持剛剛萌芽的隊辦工業,著手興辦鄉、村、隊三級工業。鄉鎮工業發展迅速,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村勞力就業的重要場所、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川沙縣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新的路子:“四制”(廠長負責制、任期目標制、經營承包責任制、審計制)配套改革,制定近期計畫和中長期技術改造和進步的目標,充分利用浦東開發的各項優惠條件,引進和消化有效適用的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採用高技術,更新老設備,改造小企業。在產業的結構上,抓住城市工業改造向浦東輻射的機遇,發展聯營企業,組建10個大企業聯合體(集團)。根據浦東新區總體規劃要求,對原有工業布局採取邊規劃、邊調整、邊實施的辦法,逐步形成鄉鎮企業由零星分散變成相對集中的上規模、上等級、上水平的10個工業小區。通過優勢組合,使企業向技術密集、附加值高、出口比重大、規模效益好的集約化方向發展。1992年,縣辦工業總產值10822l萬元,鄉鎮辦工業總產值488199萬元,村辦和居委辦工業總產值448304萬元,隊辦工業總產值41470萬元。其中鄉鎮辦工業占41%、村辦和居委辦工業占41%。全縣工業企業有4261家,企業利潤在100萬元以上的有141家。
對外經濟貿易得到很快發展。1985年,川沙已成為上海出口創匯產品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出口產品以製成品為主,仍有傳統手工藝品和輕紡產品出口。時裝繡衣、工藝拖鞋、兔羊毛衫、毛巾被單等產品的交貨值,占全縣工業品出口交貨總額60%以上。1991年全縣出口產品交貨值達到16.79億元,比1978年增長44倍。1978年外貿出口額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比重8.6%,1991年達到18%。至1992年,全縣批准興辦的“三資”企業達377家,協定利用外資共1.67億美元;出口產品輻射面已由港澳地區為主擴展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出口交貨值連續9年在上海郊區保持第一。1989年、1990年兩次評為全國出口創匯先進縣(第二名)。
商業、物資、供銷等流通體制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1978年後,縣商業局撤銷,各國營商業公司改歸供銷社管理,同時積極扶持集體和個體商業的發展。改變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在商業批發體制改革中,實行門市部、公司、批發部、商店合一,批零分開,專業劃細,適當交叉,促進競爭的辦法,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產銷見面的體制。在商業零售方面,多數零售企業試行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搞活商品流通,促進生產和消費,方便民眾生活。物資系統改變過去少渠道、多環節、封閉式的計畫供應體制,成立物資總公司,增加一批供應網點。供銷社系統也逐步擺脫國營模式,成為新型的民眾性集體商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和城鄉物資交流。1992年,全縣商業網點7115個,比1978年的979個增加7.27倍;從業人員由1978年6624人增加到1992年2.91萬人。1992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11711萬元,比1978年增長8.97倍。
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改善。縣級財政逐年增加市政維護經費的投資,重點放在職工住宅、文化教育設施、城鎮基礎設施配套方面。改建塘川公路和川南公路等段,在全縣鄉鄉通公路;整治曹家溝、白蓮涇、浦東運河等航道;船舶設備不斷更新增加,擴大運輸能力,形成以縣、鄉專業和企業單位、個體等多層次、多種經營的內河運輸結構。郵電通信日益發展,全縣範圍內電話實現自動化,納入上海市七位號碼制。農村地區電話普及率達4.32部/百人,並開通數字微波通訊,成為上海郊縣中最先實現縣鄉間傳輸光纖數字通訊。創辦石油液化氣和煤氣事業,開闢公交線路。治理川楊河、浦東運河水質,加強對環境污染的防治,種植行道樹,闢建綠地,擴大綠化覆蓋率,改造老城區。1992年,全縣用電總量69041.4萬千瓦時,其中農村用電55049.7萬千瓦時,占79.73%;全縣自來水最高日供水量7.87萬噸。
教育改革加快發展。從1978年起調整中國小校布局和領導體制,恢復升學考試制度,教育制度日趨正常。1983年,全縣農村基本普及國小,城鎮普及國中,並初步實現了中等教育結構改革。1986年川沙縣成為全國100個基礎教育先進縣之一。1986年起,實行“三級辦學,兩級管理,社會參與”的新體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中國小校舍設備基本得到更新改造。實施“燎原”計畫,發展職業教育、藝術教育和特色教育。成人教育穩步發展,1991年入學總數達20.6萬人次,其中崗位培訓12.7萬人次。1992年,全縣有各類全日制學校(含幼稚園)250所,在校學生11.2萬人,教職員工9679人。
實施“科技興縣”發展戰略。農業生產上,聯合收割機、複式播種機、菜田自動化噴灌、管棚栽培等已普遍套用,機械作業量達總體作業量的80%以上;工業生產上運用電腦繡花機、電腦織機、五色膠印機、刻鑽機、磨鑽機等設備,為全縣的經濟發展增添後勁。1992年,全縣共有科技機構33個、科研團體34個、科技經濟實體210家,有職稱技術人員18626人。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城鄉文化繁榮,先後舉辦三屆文化藝術節。民眾性的文學、美術、攝影、戲劇、曲藝等創作或演出日益活躍,一批文藝創作、演出作品受到市級以上的表彰或獎勵。1992年,全縣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81個,其中電影院、影劇院22座,席位2.34萬座,電影公司1個,文化館站22個,圖書館30個,名人故居2個。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第七人民醫院擴建門診樓、外科病房,改建製劑室;遷建縣中心醫院,添置醫療設備。1991年制定《川沙縣“八五”期間實施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到1992年,全縣各鄉鎮制定鞏固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細則,採取“鄉辦鄉管、鄉村聯辦或村辦鄉管”等多種形式,鞏固全縣302個村的衛生室,參加合作醫療的人數由20萬人增加到45萬人。1992年川沙縣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達標先進縣”稱號。1992年,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483個,床位2885張,衛生技術人員5619人,平均每千人中有醫生2.96人。農村居民飲用自來水達99.6%。全縣平均期望壽命75.36歲。
體育事業迅速發展。隨著民眾體育的普及和專業隊伍訓練培養,各種體育項目的競技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先後舉辦五屆縣農民運動會、首屆縣婦女運動會,參加人數達24萬人。1992年,全縣獲得國家等級運動員稱號396人,獲得國家等級裁判員稱號358人。1990年9月川沙縣被國家體委授予為“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985~1992年,全縣職工從55946人增加到70015人,職工年工資由7958萬元增加到25864萬元。1992年,城鎮抽樣調查戶人均收人2905元,人均支出260l元;農村抽樣調查戶人均收人3986元,平均支出2233元。縣屬鎮13397戶居民住房抽樣調查,人均住房面積9.3平方米。全縣城鄉居民年末存款餘額從1986年的34214萬元增加到1991年179878萬元,增長42.57%。城鎮以社區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福利服務網路和農村以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服務為中心的社會保障系統逐步形成。
(四)
1986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提出開發和建設浦東。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海內外宣布關於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30日,上海市浦東開發領導小組成立,下設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同年9月,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公司和外高橋保稅區開發公司相繼成立,各開發區建設全面鋪開啟動。
同年5月30日,川沙縣浦東開發辦公室成立,並建立城廂開發總公司,各鄉鎮建立相應的機構,形成工作網路。根據上海市開發浦東總體規劃,川沙縣提出參與浦東開發開放的“服從、服務、參與”六字方針,宣傳各項優惠政策、條例和法規,引進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先進經驗,合理規劃全縣各鄉工業小區,調整擴大城廂鎮區域規劃。城廂鎮總體規劃,由原來的5.4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1992年5月,由縣人民政府、城鎮鄉人民政府、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房地產公司、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上海市房地產公司、浦東市政工程指揮部5方聯合投資組成王橋聯合開發公司。同年12月,王橋聯合開發投資開發公司與澳門南廣(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王橋聯合發展有限公司。王橋出口工業開發區總開發面積4平方公里,首期開發2.4平方公里,投資3500萬元。第一期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形成,2萬平方米的通用汽車公司廠房和5萬平方米的動遷房、商品房相繼破土動工,吸引內外資達18億元。同年5月,華夏實業總公司成立。主營房地產、汽車出租業、娛樂業,兼營商業、餐飲、倉儲、物資供銷等第三產業。總開發範圍為5平方公里。簽訂千萬元以上投資契約20多個,吸引資金40多億元。
為配合浦東開發,川沙縣做好編制規劃、徵用土地、動拆遷、安置勞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證南浦大橋、楊高路拓寬一期工程、浦東煤氣廠二期工程、外高橋電廠、外高橋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及合流污水工程東區污水管道等上海市十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隨著浦東十大基礎設施建設相繼竣工,大批中外投資者蜂擁而至,金融、商貿、房地產業迅速崛起。川沙也相應建造賓館、商場、公園、遊樂中心等。
1992年,為適應撤縣建區的需要,縣工業局、物資局、鄉鎮工業局、交通運輸局、畜牧水產局、房管局、糧食局和農業局共8個局實現體制轉換相繼改制為實體性總公司,並按照浦東新區產業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利用現有基礎,採取轉、擴、帶、建的辦法,重點發展“三資”企業和聯營企業,增強出口創匯能力;以重點行業和骨幹企業為龍頭,組建由鬆散型逐步向緊密型發展的行業集團和企業集團,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利用地段優勢,發展商業、服務業,加快倉儲業和房地產步伐,創造條件,開發旅遊資源。
川沙從解放至1992年的40多年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幹部和民眾在各條戰線上,創造了許多奇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為浦東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