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陸錫熊[清](公元一七三四年至一七九二年)字健男,號耳山,上海人。生於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卒於高宗乾隆五十七年,年五十九歲。乾隆二十六年(公元一七六一年)進士。獻賦行在,賜內閣中書。以文學受知高宗,初奉命編《通鑑輯覽》,繼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又編《契丹國志》、《勝朝殉節諸臣錄》、《河源紀略》等書,每書成,奏進表文,多出其手。累遷副都御史,奏請前往盛京詳校文溯閣書籍,卒於奉天。錫熊博聞強記,資稟絕人。
著作
自著有《篁村詩鈔》
《陵陽獻徵錄》等,並傳於世。
陸錫熊(1734—1792)字健男,號耳山,江蘇上海人,清朝官吏。錫熊獻賦行在,賜內閣中書。以文學受知高宗,初奉命編《通鑑輯覽》,繼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又編《契丹國志》、《勝朝殉節諸臣錄》、《河源紀略》等書,每書成,奏進表文,多出其手。累遷副都御史,奏請前往盛京詳校文溯閣書籍,卒於奉天。錫熊博聞強記,資稟絕人。自著有《篁村詩鈔》、《寶奎堂文集》、《補陳壽禮志》、《炳燭偶鈔》、《陵陽獻徵錄》等,並傳於世。
陸錫熊[清](公元一七三四年至一七九二年)字健男,號耳山,上海人。生於清世宗雍正十二年,卒於高宗乾隆五十七年,年五十九歲。乾隆二十六年(公元一七六一年)進士。獻賦行在,賜內閣中書。以文學受知高宗,初奉命編《通鑑輯覽》,繼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又編《契丹國志》、《勝朝殉節諸臣錄》、《河源紀略》等書,每書成,奏進表文,多出其手。累遷副都御史,奏請前往盛京詳校文溯閣書籍,卒於奉天。錫熊博聞強記,資稟絕人。
自著有《篁村詩鈔》
《陵陽獻徵錄》等,並傳於世。
熊氏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時期,熊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個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熊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
簡介 姓氏來源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熊氏名人熊姓發源於古時的楚國,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自然這一地區也成了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區。熊姓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如江西省南昌市就是熊姓人口眾多的地...
基本內容 姓氏來源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熊氏名人陸氏是由戰國時期齊宣王少子田通,受封於平原陸鄉(今山東平原縣境內)因以得姓。陸姓當今分布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姓在宋版《百家姓...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人口分布 姓氏名望熊麗,羋姓,居住在荊山與睢山之間(湖北南漳西北李廟鎮),南漳位於“南條荊山”山麓,被史學家定為“楚文化發祥地”。《墨子·非攻下》說:“昔者楚熊麗始封此睢...
簡介 世系 楚國君主熊麗(xiong li):楚人首領鬻熊(即楚熊蚤)的長子,陸終第六子季連的第29世孫,火神祝融的第31世孫。羋姓熊氏,母親為妣厲。 據《楚居》中一段對楚...
簡介 世系 楚國君主陸氏是由戰國時期齊宣王少子田通受封於平原陸鄉(今山東平原縣境內)因以得姓。陸姓當今分布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姓在宋版《百家姓》...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人口分布 姓氏名望中國著名大學雲南大學的正宗無爭議的前身,為當時的雲南省都督唐繼堯所創辦,始建於1922年12月。1923年4月開始招生,中國西南的第一所大學,並以自稱“...
簡介 唐繼堯 遠見卓識 雲南大學任熊(1823年7月19日-1857年11月23日)清代晚期著名畫家,“海派”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謂長,一字湘浦,號不捨,浙江蕭山人。幼時家貧,跟塾師...
簡介 畫風 年表 作品 其他作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