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03年,為了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縣人民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巍寶鄉與南詔鎮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巍寶鄉更名為巍寶山鄉。經過多方籌措資金和辛勤建設,如今,嶄新的巍寶山鄉座落於本鄉建設村委會附近,一幢幢耀眼的辦公樓鱗次櫛比,一排排秀美的綠化樹生機盎然,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巍寶山鄉黨委政府正團結帶領全鄉各族人民勤勞致富奔小康。
鄉政府北距縣城6公里、距州城59公里,南距南澗縣城34公里,巍南國家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較為便利。全鄉轄建設、龍潭、安樂、大箐、合作、中和6個村委會,38個自然村、72個村民小組,境內聚居著漢、彝、苗、白、藏、哈尼、傈僳7個民族,3441戶、13368人,其中漢族占42.39%,彝族占56.82%,其它民族占0.79%。有鄉村人口13233人,農業人口13233人,農業戶3317戶,勞動力781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6835人。2006年全鄉完成生產總值3397萬元,比上年增3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1元,比去年增81元。
農村經濟
2006年全鄉完成生產總值3397萬元,比上年增3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1元,比去年增81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33萬元,占總收入的51.82%;畜牧業收入499萬元,占總收入的14.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216頭,肉牛2384 頭,肉羊10124隻);漁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0.18 %;林業收入172萬元,占總收入的5.06%;第二、三產業收入915萬元,占總收入的29.64%;工資性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2.12%。農民人均純收入143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和建築務工、餐飲服務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7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88人(占勞動力的2。4 %),在省內務工140人,到省外務工48人。
人文地理
這裡與雄偉、蒼茫的哀牢山系相依,這裡與發源於雲南的國際性河流——紅河相伴,這裡隸屬於唐朝時期統一南詔國六詔的蒙舍詔,這裡的13368名漢族、彝族、苗族、白族等7個民族同胞共同繁衍、生息和發展,共同創造源遠流長的文明和美好的未來。
全鄉擁有民間歌舞隊16支,其中中和村委會的彝族兒童歌舞表演《山妮子》曾到首都北京演出獲過獎,安樂村村委會的舞龍隊在2006年春節全縣演出時獲第一名。每逢喜慶節日,人們歡歌載舞,民間呈現一派盛世歡騰的景象。
特色產業
從“十五”規劃期開始,巍寶山鄉黨政領導班子以“打基礎、調結構、抓機遇、保生態、興科教、促穩定、求發展”為工作思路,以培植壯大烤菸、畜牧、核桃三大產業為重點,堅持“農業穩鄉、科教興鄉”戰略。
烤菸支柱地位繼續鞏固。樹立烤菸為主要創收產業的產業培植指導思想,堅持“雙控兩提高”的種植髮展方針,2006年全鄉種植烤菸6200畝,交售菸葉15347擔,實現菸農收入930萬元,創菸葉特產稅及附加稅79.4萬元,均價11.92元/公斤。烤菸產值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4%,產業收支柱得到了鞏固。
泡核桃產業發展迅猛。我鄉把核桃生產作為山區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來培植,在龍潭、安樂、合作、安樂四個村委會連片發展,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截止2006年底,累計種植核桃20966.9畝,其中:幼苗18348畝,初果期2433.2畝,盛果期185.7畝,2006年總產達140噸,產值達200萬元,達到全鄉人均擁有1.5畝泡核桃的目標。
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以動物疫病防治為重點,以種草養畜和閹割劣雜公牛為主的畜種改良為突破口,切實抓好養殖技術培訓,不斷加快畜牧業發展。2006年,全鄉肉類總產量1255噸,禽蛋總產量3808噸,畜牧業總產值達1461.96萬元,比上年增104萬元,增7.6%。
勞務輸出工作穩步推進。2006年,全鄉共培訓農村剩餘勞動力580人(次),輸出340人,其中:縣內160人,縣外188人,創收72萬元。勞務輸出已成為我鄉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 產業。擁有企業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個;專業合作組織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 戶。
文化教育
全鄉建有中心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29203平方米,擁有教師 58人,在校學生1212人,鄉政府所在地距離南詔鎮文筆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76人,其中小學生 1212人,中學生464人。
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7個、圖書室7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6 個,極大的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2006年,巍寶山鄉黨委被省委命名為全省優秀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