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漁民號子

嵐山漁民號子

嵐山漁民號子為嵐山漁民的“信天游”,是漁民在撒網捕魚的過程中統一勞作的勞動號子。既重現了嵐山漁民們的平日生活的真實景象,又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有所升華,再現了嵐山漁民在捕魚勞作時馴海馭浪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漁民們用他們那終日撒網捕魚、長滿老繭的雙手創造出了高於生活真實的藝術作品。嵐山號子有領有合,聲音高亢、鏇律優美、情感激昂,十分具有穿透力,展現了漁民馴海馭浪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碼頭上展現給人們的“嵐山號子”,比舞台上更有一番獨特的“味道”;那陣勢,以及演員們表演時那種“嵐山號子”內在的震撼力、那聲音的鏗鏘有力、漁民的激情滿懷,都給人以巨大的衝擊力。嵐山漁民號子已進入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日照記事】嵐山漁民號子介紹

嵐山漁民號子賞析


基本信息

嵐山漁民號子表演文化遺產名稱:嵐山漁民號子
嵐山漁民號子嵐山漁民號子

所屬地區: 山東 ·日照 · 嵐山區
遺產編號:Ⅱ-9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日照市嵐山區
遺產級別:省

特色

1嵐山漁民號子

嵐山漁民號子是歷代漁民在耕海牧魚過程中緣於統一勞作而產生的勞動號子。千百年來,漁民以打魚為生,在與風浪的搏擊中,需要用號子統一勞動節奏,於是就產生了各種勞動號子。嵐山漁民號子是隨著沿海捕撈業的發展而由漁民世代相傳的民間音樂。

勤勞樸實的嵐山漁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海上生產經驗,而且還創造了自己的號子。嵐山漁民號子音調高亢,鏗鏘有力,鏇律優美,有領有合,詞句簡潔,朗朗上口,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感召力,在漁民中廣為流傳。以前漁民下海時船上沒有機械助力,一切都是靠勞力,撐欖、箍樁、推關等,既是號子的名稱,也是他們下海時在船上必須的程式。乾什麼用什麼號子,有了號子大家就有了勁,勁往一處使,才能把船推出去,才能把魚拉上來。一般是六七個人一條船,所以嵐山號子一般都是六七個人一起喊。號子越高越有勁,號令號令,有號子喊著才能一起使勁。

嵐山漁民在表演“嵐山號子”“嵐山漁民號子”根據作業場景、作業時段和作業方式的不同而有幾十種不同的號子,主要有成纜號、箍樁號、拿船號、推關號、撐篷號、撐篙號、棹棹號、打戶號、懸斗號、淘魚號、溜網號、上江號、撐纜號、抬網號、點水號等。嵐山漁民號子源遠流長,在當地廣大漁民中有很強的影響力。尤其是在繁重、危險的漁業生產中,嵐山號子起到了協調勞動、增進團結的作用,長期以來深受廣大漁民的喜愛。

嵐山漁民號子有的歡快、有的高昂、有的輕緩、有的低沉、時長時短、時緊時松,從而以其優美的鏇律、高亢的音調、獨特的韻味成為漁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嵐山漁民號子在音樂形式和內容上,具有很高的文化、歷史和科學價值。

發展

20世紀50年代,參加了華東地區文藝調演;60年代初參加了臨沂地區文藝調演;60年代末,海軍北海艦隊政治部邀請嵐山漁民指導表演漁民號子;1990年,嵐山漁民號子參加日照市春節晚會表演,中央七套“華夏文明五千年”欄目播出;2005年3月9日在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演出;2005年12月參加了山東省軍區調演;2006年9月7日參加了日照市申報聯合國“新絲綢之路”明珠城市演出;2007年6月參加了市政府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第22屆年會開幕式演出;8月參加了2007中國水上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均獲得較好評價。2007年11月16日在浙江舟山群島舉行中國漁歌邀請賽上,《嵐山號子》以其鏗鏘粗獷的曲調和原汁原味的原生態風格,勇奪“最佳號子王”第一名。

現狀

嵐山漁民號子已經列入山東省日照市和嵐山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經申報第二批國家級名錄。嵐山漁民號子的保護傳承,已經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嵐山頭街道為嵐山漁民號子的保護傳承每年投入資金10餘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