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師祠

崔太師祠

崔太師祠位於增城市中新鎮坑貝崔屋村,建於清朝末年。是一座很普通的祠堂,通寬12.2米,深30米,建築面積366平方米,中間為主體建築,兩旁為偏間,頭門寬4.2米,深9.5米,懸山頂,陰陽合瓦頂,龍船形正脊,門額刻:“崔太師祠”。前牆為青磚砌築,山牆是青磚裙,上為泥磚。二進廳堂寬4.2米,深6.1米,後堂深9米,建築形式與頭門略同。

基本信息

簡介

崔太師祠崔太師祠
崔太師祠離廣州市中心40公里,離增城市荔城街20公里,坐落廣汕公路旁,交通十分便利。崔太師祠是為紀念增城籍南宋愛國名臣崔與之而建的祠堂,是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崔太師祠崔太師祠
崔與之(1158~1239),字正子,號菊坡,增城市中新鎮坑貝崔屋村人。少年時期即“卓有奇節”,不畏路途遙遠,到京師(今杭州)太學就讀。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中進士,成為廣東由太學取士的第一人。授任潯州司法參軍。與之為官清正廉明,體察民情,嚴懲貪吏,辦事果斷。任廣西提點刑獄時,剛上任就走遍了所屬二十五州,並渡海巡察朱崖(今海南省)。朱崖地產苦凳,百姓有人取葉以代茗,州郡徵稅,每年五百緡。瓊人把吉貝織為衣衾,多由婦女操作,男者終年服役,棄幼遺老,痛苦不堪。與之出榜免稅免役,其他弊病也被革除。瓊人作《海上澄清錄》記其事。嶺海離朝廷萬里,用刑慘酷,貪吏害民,與之上疏《十事申論》並撰《嶺海便民榜》,嚴懲貪吏。當時金人人侵,與之堅持抗金,並親自部署指揮。宰相史彌遠曾連送三封書信給與之,命議和。與之據理反駁,堅持抗金,並立即修守戰備,派遣精銳守要寨,金人無法入侵。嘉定十三年(1220),成都帥董居誼因貪污受賄被造反的士兵驅趕,四川大亂,金人乘機人鳳州。時與之被任命為煥章閣待制,出知成都府本路安撫使,迅速平息事態,守蜀四年,金兵不敢侵入。與之曾以疾病請求辭官,朝廷派鄭損代理。鄭損貪黷無能,金人大舉入侵。與之再度臨邊,金人才退。與之當官只為百姓辦事,不求高官厚祿。嘉定十七年(1224),朝廷曾召與之為禮部尚書,與之不拜受,從便道回廣東。寶慶三年(1227),與之以古稀之年請準歸廣州,理宗授與之為顯謨閣直學士,知潭州,並任湖南安撫使,辭謝;後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又提為煥章閣學士知隆興府,並任江西安撫吏,均推辭不受;端平初,理宗親政,召為吏部尚書,與之皆力辭。端平二年(1235),廣州摧鋒軍因遠戌建康(今南京)4年,至撤戌回歸時未過嶺南即留戌江西。又過四年,轉戰所向皆捷而幕府不予報功,要求撤戌又不報,於是叛亂,縱火燒惠陽郡,長驅包圍廣州。廣州官吏無法對付,請與之處理,時與之家居以78歲高齡坐轎登城,詢問變敵,叛兵望而俯首聽命,與之曉以逆順禍福的道理,士卒放下武器,為首數人逃入古端州(今高要縣),與之派兵追捕,首犯被擒,叛亂平息。所得錢一萬一千餘緡,米二千八百餘石,全部歸官。兵叛平息後,理宗授與之為參知政事,推辭不受,第二年又拜為右丞相,派遺中使促召,命守帥彭鉉勸請,又命郎官李昴英銜命而至。與之遜辭共上十三疏,理宗知與之志不可回,才下詔準其在家。與之上書論時政,手書數萬言,理宗欣納。嘉熙三年(1239)與之以觀文殿大學士致仕(退休)。同年病逝,享年82歲。累封至南海郡公,諡號清獻。遺著有《崔清獻公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