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西周初年,有姜姓呂尚,字子牙,為官太師,也稱師尚父,又俗稱姜太公,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為諸侯國,建都營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伋,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康王時為顧命大臣,死後諡號為齊丁公。齊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君位,卻讓位於弟叔乙,自己食采於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的崔氏城),遂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為崔季子。

基本信息

崔姓簡介 cuī

1、組成合成詞崔崔、崔巍崔嵬等,一般含高大之意義。

(圖)崔姓氏崔姓氏

2、古地名,春秋時為齊地。在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境內(城西北)。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載:“成請老於崔。”即此地。
3、姓。
崔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不定) 。

崔姓來源

1,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後裔。

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述為:“姜姓本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從羊從人,表示族名;姜字從羊從女,表示族姓,他們都生活在我國西部地區。《說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從羊”;《風俗通》謂:“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來也居住在今陝西省扶風縣一帶。《水經注·渭水》說:“岐水又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這裡所記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動的地區。由於姜、羌同源,故《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於西羌”,追其祖先都應是以牧羊為主或以羊為圖騰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從羌人中分離出來,他們的居住地在羌人的東部,其經濟生活也由遊牧轉變為以農業為主。據傳姜姓部族的始祖為神農氏,或稱炎帝。《說文》釋“姜”字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姓。”《帝王世紀》述:“炎帝神農氏,姜姓也……長於姜水,因以氏焉。”關於神農氏開始從事農業的故事在古代流傳極廣,可知以炎帝神農氏為始祖的姜姓部族,實為羌人中最先進入農業經濟階段的一支。
在中國古史傳說中,最早、最顯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與姬姓黃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黃帝族的姬姓部落原來十分接近,兩族還有親屬關係。《國語·晉語》曰:“昔少典氏娶於有(足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姜、姬兩姓有密切的血緣關係,他們不但世為婚姻之族,而且不斷爭鬥,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與黃帝之戰,或曰炎黃之戰,戰爭的結局以炎帝族失敗與黃帝族勝利而告終。在史前時代,姜姓部族輾轉四遷之地甚多。在歷史的進程中,炎帝的許多子孫分為很多支系,變易為其他姓氏。
姜姓較主要的一支即呂氏,據《呂氏世系表》載:“共工氏從孫伯夷,佐堯掌四岳,佐禹治水,封為呂侯,為呂姓之始。”《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通遍)掌四岳,為諸侯伯(通霸),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可見,呂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國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後裔,共工氏從(堂)孫伯夷,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並告誡他說:“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記帝舜教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呂之臣”(呂,據許慎《說文解字》:“呂,脊骨也,象形。”《新唐書·宰相世系》:“呂者,膂也,謂能為股肱心膂也。”心呂之臣意即心腹之臣)。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也是當時強大的部落之一。呂與申,皆為四岳部落之後,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詩經·大雅·崧高》稱:“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這裡的甫就是呂,《尚書·呂刑》在《禮記·表記》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證。)
原始社會末期,呂部族由人分出,與親族申部族由甘肅東部東遷。在申人遷至今陝西甘泉縣之北的上申川時,呂人同時遷至上申川之北的呂川,即今志丹縣東北的杏子河。杏子河發源於靖邊縣的白雲山,東流注於延河,後流入黃河。呂人正是順著延河河谷,東渡黃河,與申同時遷至今山西中部的呂梁山。今山西鄉寧縣東南4公里地有呂鄉廢城,是呂進入山西的落腳點。有人考證:“呂氏舊地,疑當在是”。這裡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賜封,建立侯爵國呂國,世稱呂侯。呂人在夏、商時世有其國,後又東遷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呂城遺址。《元和郡縣誌》記載:“霍邑西南十里有呂鄉。”霍邑在今山西霍縣西南。商朝末年,呂國成為周人的同盟。西周中期,呂國南遷至宛,即今河南南陽。
商周之際,呂侯支孫呂尚(據《竹書紀年·帝系名號歸一圖》,又稱臧丈人、呂牙、呂望、呂消,後來人們又從其祖姓稱他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滅商建周的過程中建立了蓋世功勳,成為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史記·齊太公世家》說他是“東海上人”,《呂氏春秋》說他“東夷之士”,《戰國策》又說他是“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而《竹書紀年》 (戰國時魏國史臣纂錄古書及其國典籍而成的史書)則說:呂尚為“魏之汲邑(今河南衛輝)人”,西晉《太公呂望表》、東魏《太公碑記》、宋《太公舟人》諸文,均稱呂望為汲入。近年來,陝西省寶雞市太公釣魚台管理處曾為研究呂尚的籍貫,從豫南呂姓封地《西周時呂國南遷至宛即今河南南陽),到古稱東海郡的山東郯城,最後來到河南衛輝。他們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說明呂尚籍貫的史實資料,更末發現任何歷史遺蹟,而關於呂尚為汲人,確有多方面的論證依據。
呂尚青年時期,家境窮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縣)屠牛賣肉,後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廚賣飯,他還在商朝做過官,因感商紂王昏殘無道,辭官而去。他曾遊說諸侯,卻無人欣賞,失望之餘,遂隱居下來,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紂(亂),居於東海之濱”。後來,呂尚聽說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賢尚老,就千里跋涉,遷徙至今陝西。這時的呂尚已屆古稀之年,但他諳識典籍,見聞廣博,胸懷治國之道,心藏用兵之術,興世強國之心不衰。相傳,呂尚到陝西後,垂釣於渭濱,與姬昌出遊狩獵相遇,兩人一見如故,非常投機。姬昌聽了呂尚侃侃而談的治國安邦之策,讚賞不已,遂同載而歸,並高興地對呂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預言:‘當有聖人到周,周因而能興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呂尚為“太公望”,並立為掌管軍事的“太師”。
呂尚輔佐西伯操練兵馬,勵精圖治,西伯攻滅密須(今甘肅靈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陝西西安灃水西),建豐邑(今陝西長安縣灃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謀略。西伯死後,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遷都於鎬(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姬發繼位後的第九年,在呂尚和周公的協助下,率軍東征,進攻商朝,會盟孟津,當時有800多個大小不等諸侯背殷投周。呂尚認為雖然滅亡殷商的條件基本成熟,但殷紂的實力還不可輕視,建議暫緩出兵伐紂。又過了兩年,殷紂王殺比干、囚箕子之後,招致天怒人怨、眾叛親離。於是周武王以呂尚為國師,率部伐紂,由孟津渡河,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周軍在呂尚指揮下,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紂王之軍如堤潰岸崩,紛紛倒戈。紂王見大勢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根據呂尚的建議,周武王懸紂王首級示眾,到社廟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紂戰爭的最後勝利。武王滅商之後,在各國擁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朝歌,散發鹿台所藏錢財和巨橋國庫所積粟米賑濟貧民,又派人視察傳國之寶——九鼎。接著,呂尚又帶兵東征商的親族同盟軍——淮夷、徐夷、萊夷以及奄、齊、郯、薄姑等17國。
周武王稱王天下後,大封同姓宗族和異姓功臣謀士。呂尚受封東夷族齊國故地,仍稱齊國,他即是齊太公。齊國為侯爵,都營丘(今山東臨淄北)。齊國地處泰山以北,多處近海,地處僻遠,發展農業的條件較差,受中原影響較小,東夷人的風俗習慣更為濃厚。齊太公在打敗了東夷人萊侯的進攻,安定了封國後,對於東夷人的風俗採取了保留與因襲的態度。齊太公沒有強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禮儀文化,對於東夷人的傳統習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襲,只是對其君臣之禮略加簡化。在經濟政策和經濟思想方面,重視發展經濟,利用靠近大海的條件,因地制宜,在注意發展農業均同時,還注意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齊民爭為漁鹽之利,齊文化更多地表現出許多工商社會文化的特點。齊國很快成為經濟、軍事強國。
周武王滅商後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誦繼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輔政,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蔡叔等懷疑周公有奪取王位的意圖,對周公極為不滿。商王紂子武庚乘機拉攏管叔、蔡叔,又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領大軍東征,齊太公參與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齊太公對五侯九伯有征討其罪的權利:“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關,北到無棣,在此範圍之內的五等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討他們。”齊國從此代替天子征討不服從者,成為東方大國。
姜太公有個兒子叫伋,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周康王時為顧命大臣,死後諡號為齊丁公。齊丁公有個嫡子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君位,或許出自寬厚與世無爭的秉性,或許厭倦了紛爭的人世,看破了紅塵;或許懼怕相互傾軋,爭權奪利,擔當兄弟反目為仇相互殘殺,骨肉相殘,殺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親傳給他的齊國國君的位子拱手讓給了弟弟姜乙,自己甘願要了一個名叫崔的地方為食邑,過一種田園生活,崔邑即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的崔氏城。其後,姜季子就在這裡定居並繁衍生息,他的子孫逐漸以邑為姓,改姜姓為崔姓。
2,少數民族崔姓

據有關資料,現在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時新羅國有人姓崔,今朝鮮半島崔姓是該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麗人崔姓共分四個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剛城府、得州等地,今為朝鮮族第一大姓。清代滿洲人有姓崔的,世居遼陽。清代滿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後改為崔,如今滿族仍有崔姓。

崔姓遷徙史

崔氏發源於山東省境內。其後在漢晉南北朝、隋唐這段漫長的時期里,一直稱盛於清和、博陵兩部之間的武城安平兩地。其間,崔氏還繁衍到了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
東漢末年的時候,軍閥混戰,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餘避亂入朝鮮,後發展成為朝鮮族大姓;西晉至唐代,崔氏還分布於今山西、浙江、江蘇、廣西、安徽、陝西、甘肅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晉時被列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後崔姓大批南遷,主要分布於今天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時,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後,崔氏分布地更廣,有的於清代以後移居東南亞一些國家。

遷台及移居海外,崔姓移居台灣,多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時占據台灣的鄭氏集團歸順後,清在台灣設府置縣,招徠東南沿海居民到台灣墾殖,以開發、建設台灣的這一階段。現居台灣的崔姓居民大多是從廣東、福建兩省遷居而去的,現分布在台灣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陸解放,崔氏一些成員隨國民黨遷移至台灣,其中較有名氣的有崔書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還有一些崔氏成員在中國近代時期移居香港和澳門,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澳門基本法協會會長崔德祺。
自明末以來,東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為謀生的需要,漂洋過海,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崔氏與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鮮崔姓也修有家譜。如朝鮮朔寧《崔氏世譜》,三編,總目一卷,崔鶴九編,1913年朝鮮銅活字本,4冊。該譜以崔天老為始祖,崔善甫為一世祖。分甲乙丙三編,各編又分上下,皆世傳。末冊版心刻“朔寧崔氏譜總目”,內載行狀、墓誌等。

崔姓家譜介紹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牒、家乘、世譜,是一個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即用以記載宗族世系事跡的歷史典籍,舉凡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人口興衰、人物掌故、風物人情都可以入譜,可以說是宗族的發展史。家譜大致包括13項內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誥敕、象贊;別傳、墓誌;祠堂記、祠規;家規、宗約;家訓、家范;義田記、義莊記;墓記、墓圖;藝術、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續修一次。一位對譜牒研究有素的學者認為:“如果說,國家編正史、州縣纂方誌、家族修譜牒,構成中國宗法社會歷史大廈三大支柱的話,那么就數量之多,影響之廣來說,當首推譜牒。”前代學者,如顧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國維、陳寅恪在治學中,也都重視使用家譜資料,以補正史之不足。在歷史上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族人流亡或遷徙,首先要攜帶的就是家譜。
《盱南崔氏族譜》(建昌崔氏)為清雍正年間崔仁懋等編。該支崔氏奉崔倫為始祖,崔倫自唐代乾符年間由撫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豐、新城、廣昌、瀘溪各族支派皆其後裔。此家譜共16卷,卷一為譜序,卷二至十六為世傳。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譜》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崔森編,該譜記唐代崔群之後世居宣州,至元代壽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橋遷太平東鄉黟山之陽,為始遷一世祖。傳至第四世,分為東分、西分兩派。傳至第八世,東分有(火+漢-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為五房,此譜載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稱“五房支譜”。卷首外紀統譜世系(自漢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內紀統譜世系(崔群到壽一之父省五)、人物類志,卷一敦五堂世系總圖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圖考,卷十藝文,卷終墓圖。
民國十三年(1924年)崔鑄編的《仟源崔氏悼敘堂支譜》(共10卷,首一卷,終一卷)為《仟源崔敦五堂支譜》中第九世崔滾一支,這支譜,屬東分。“悼敘堂”即滾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舊序、簪纓考,卷二至九世系圖及世傳,卷九至十墓圖、契據、藝文,卷終為本支祠產及歷置公產及創修支譜跋。 安徽無為《濡須崔氏宗譜》(八卷),為崔筱雲等編,民國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該譜記載:南宋紹興年間有舜民自銅陵遷無為,是為始遷祖。但該支自舜民以後世系不詳。此譜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為大房之祖,崔志清為二房之祖。
湖南寧鄉《崔氏七修族譜》共25卷,末一卷,崔黼編,為民國二年(1913年)默蔭堂活字本。該譜以南宋時崔比為始遷祖,崔比自江西遷來寧鄉。所存各卷為樂吾房、舉臣房、贊明房、讓吾房、愛台房、斗宇房、養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圖,以及世傳、墓圖,卷末為存族編(輯名存而傳闕者)、收族編(輯遠徙各處者)。寧鄉《崔氏八修族譜》系民國二年譜之重修本。寧鄉崔氏支系又有崔蔭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雲岫支譜》(10卷),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該譜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孫崔守曾為宗祖。崔守曾於明萬曆四十七年築別墅於寧鄉板石衡,題曰“雲岫”。卷一譜序,卷二系圖,卷三至九行傳,卷十墓圖、字據等。
家譜可為研究社會變革和歷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證。如明朝初年的洪洞遷民,正史中雖然也有記載,但不甚詳細,而家族譜 (尤其今河南、山東等地家譜)中記載得較為詳備。
另據河南省孟津縣大崔溝《崔氏家譜》記載:崔氏本居山西洪洞,遷於河南,相傳;五門河北橫嶺,一居鞏縣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陽太古莊,一居大崔溝,崔溝祖塋在村後北嶺……今河南省鞏義市《白沙崔氏源流》記載:白沙崔氏始祖崔思義,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長子縣:興寧村。元末戰亂迭起,人民離散。明太祖定鼎後,河南一帶,地廣人稀,官府組織移民。其長兄思仁守祖業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禮、思智分別遷居河南溫縣南部駝塢村、遂平縣沙河店。二弟思義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遷居鞏縣白沙村,成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門,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統計,白沙計有崔氏後代 6000餘人。今河南省洛寧縣、沈丘縣、鄲城縣、宜陽縣、洛陽市郊、偃師市、永城市、濮陽市區和山東省鄄城縣等地的崔姓家譜,都記有明初洪洞遷民事,均將其支系自山西東遷之人奉為其始祖。

崔姓在歷史上源於姜姓,相傳是炎帝的後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孫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於齊,建齊國,為公爵。數傳至齊丁公時,有長子姜季子應襲公爵,但辭而不受,讓位於胞弟叔乙。叔乙繼位後,把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一帶的地方賞賜給他作為食邑。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後來又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從而成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孫崔杼是齊國權臣,獨攬朝政大權多年。後來由於他在政爭中失敗,崔姓才在齊國失去權勢,南遷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入漢以後,崔意如長子崔業襲封這一爵位,並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崔業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於兩支崔姓人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又進一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公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山東省境內現今仍然存在崔氏的分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一部分崔氏北上關外,東北三省均有分支。

崔姓歷史名人

崔豳: 唐代武城人,兄弟六人皆官至三品。四世同灶,和睦相處。唐玄宗謂“一門孝友,可為士族法。”
崔靈恩: 南朝梁東武城人,遍讀五經,尤精三《禮》、三《傳》,初為北魏太常博士,後歸梁,累任步兵校尉,兼國子博士,官至貴州刺史。常聚徒講學,著有《毛詩注》、《周禮集注》、《三禮義宗》。
崔廣: 漢初人,字少通,號夏黃公。與東園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同隱居商山(今陝西省山縣東),四人鬚眉皆白,故稱四皓。
崔琳: 唐代武城人。政事開明,開元(公元713-729年)間為中書舍人,累官太子少保。為唐玄宗器重,曾書其名,以金甌覆蓋之。
崔挺: 北魏京師人,字雙根,少好學,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時任光州刺史,大行開化之風,累官本州島大中正、北海王司馬。為官清廉,有人曾贈以玉璧,被挺推卻,曰“昔無楊震之金,今豈有崔挺之璧?”
崔玄暐: 唐代博陵人。長安初(公元701年)為天官侍郎,歷任鳳閣侍郎、中書令,封博陵郡王。其弟崔升,官至尚書左丞;其子崔琚,頗以文學知名,歷官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其孫崔渙,官至御史大夫;曾孫崔郢,自商州防禦史兼殿中侍御史,升監察於史。後人稱五龍。

崔姓當代名人

崔思領:知名策劃人
崔永元: 央視主持人
崔 健: 娛樂明星
崔智友: 娛樂明星
崔志剛: 央視主持人
崔秀英: 女子跳傘運動員。

崔姓起名規則

崔-Cui-最好不用聲母是z.s.ch字為名,最好首字不用零聲母或y.w開頭的字,雙字名應避免用c聲母.ui韻母或陰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崔"字的同音字"催促"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含義。雙字名首字最好筆劃少而末字筆劃多,單字名最好用筆劃多的字。據1998年最新統計,崔的姓氏是第74大姓。姓氏筆畫為11畫。

拼音是cui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