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歷
崔之蘭,女,字友松。1902年12月20日生於安徽省蕪湖縣。原籍安徽省太平縣。19世紀中葉,祖父一家從太平縣遷到蕪湖,經營油糖紙張雜貨,屬於殷實之家。父親名崔恩岳(1869~1919),母崔郭氏(1872~1954)。在崔之蘭少年時代,家庭經濟狀況已經衰落,僅靠少量房地產,維持生計。家境的變遷,使其母將希望寄托在崔之蘭身上,勉勵她發憤讀書,做一個自立於社會的女性。崔之蘭到了老年談到這一點時,認為她那種自尊自信、不甘平庸的性格“都是受母親的影響”。
1915年以前,崔之蘭在家中讀私塾。1915年春上過一學期蕪湖私立模範國小,1915年秋至1919年夏在蕪湖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到南京匯文女子中學學習英文。1921年秋考入南京東南大學生物系。1926年畢業後留校,隨中國著名生物學家陳楨教授做助教,帶普通生物學的實驗課。1927年秋,崔之蘭應聘到南京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師從著名生物學家秉志,開始了她畢生從事的動物組織學和胚胎學的研究。1928年,崔之蘭和植物學家張景鉞訂婚。此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們相濡以沫,共同為祖國的教育和科學事業勤奮耕耘,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929年秋,崔之蘭得到了安徽省的半官費去德國留學,在德國柏林大學哲學科動物系攻讀博士學位。崔之蘭留學期間十分勤奮,她每天在動物系聽課,到醫學院解剖生物學系做實驗,在自己的住處讀書,寒暑假所有實驗室都不開放,她就到柏林圖書館學習。1934年完成學位論文《青蛙鼻腺的組織學觀察》(1935年該文發表於德國動物學年報),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崔之蘭留學德國期間的學習和研究工作,為她一生的科學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934年,崔之蘭學成回國來到北平,與張景鉞結婚。此時張景鉞已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當年,崔之蘭應聘任北京大學講師。1937年夏,崔之蘭和張景鉞去山東威海海濱度假。正在此時,爆發了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他們由威海到上海再到長沙,最後長途跋涉到了昆明。張景鉞在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任教,崔之蘭在雲南大學生物系任教授,後兼任系主任。那時生活十分困難,工作條件極其簡陋,崔之蘭奮發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搞好教學科研工作,在無尾兩棲類的發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在師資極其缺乏的條件下,她一人承擔了多門課程,包括動物學、比較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等,並在雲南大學生物系開創了活躍的學術討論新風。
1946年,張景鉞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做訪問學者,1947 年回國,繼續在北京大學任教。這時,崔之蘭仍留在雲南大學生物系工作。1948年,她應聘北上到清華大學生物系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院系調整,崔之蘭任北京大學教授,直至1971 年5月2日因患癌症逝世。她曾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專門委員、中國解剖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理事、形態學專業組負責人、北京動物學會理事長、《動物學報》編委等職。崔之蘭畢其一生,以高度的熱情傾注在教學、科研和培養師資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人物年表
1902年12月20日 生於安徽省蕪湖縣。
1921年3月~1926年7月 就讀於南京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並畢業。
1926年8月~1927年8月 任東南大學助教。
1927年8月~1929年7月 任南京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1929年10月~1934年2月 在德國柏林大學動物學系進修,獲博士學位。
1934年8月~1938年8月 任國立北京大學生物系兼職講師。
1938年10月~1947年12月 任昆明雲南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1月~1952年7月 任清華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1952年8月~1971 任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
1971年5月2日 在北京逝世。
學術貢獻
致力科研,終生不懈
崔之蘭是一位勤奮的科學家。在雲南大學任教期間,她以昆明當地的黑斑蛙和多疣狹口蛙為材料,對無尾兩棲類嗅器官的發育進行了精細的觀察和描述。她注意到早期發生的側囊在胚胎髮育的第三階段退化和消失。為了探索這種側囊的功能,她做了切除側囊的實驗研究,發現將側囊切除後,對胚胎髮育並沒有影響。這就提出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如果從系統發生角度認為側囊是一種退化器官,那么在魚類的胚胎髮育過程並沒有側囊,崔之蘭構想,這種結構在更為原始的兩棲類中可能有某種功能。她還從嗅器官中切除前下囊,觀察其效應,發現早期切除對側囊發育有不利影響並加速側囊的退化,晚一些切除則抑制了側囊的退化。早期切除前下囊對嗅基板有不利影響,但並不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這無疑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自然現象。1946年,崔之蘭在英國顯微科學季刊上連續發表五篇有關兩棲類胚胎髮育的論文。這些工作推動了中國動物胚胎學研究逐步走向成熟,也奠定了崔之蘭在中國動物形態學領域的地位。她是中國早期動物胚胎學、組織學研究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她根據長期的科學實踐,作出了有獨到見解的選擇,以蝌蚪尾為實驗材料,探討動物組織的發生、分化、生長、萎縮、再生和重建等形態建成的一些基本規律。蝌蚪尾具有動物機體的四種基本組織,結構清晰。北方狹口蛙(kaloula borealis)蝌蚪的發生到變態完成只有21天,尾在其間經歷了組織發生、分化和萎縮、退化的全過程。北方狹口蛙在雨季繁殖,正值學校放暑假,對教師來說是一個理想的動物模型。崔之蘭和她的助手、學生們,幾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地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除已發表的論文:《北方狹口蛙蝌蚪尾在變態期退化過程中的組織學觀察》(北京大學學報1966)和《北方狹口蛙蝌蚪尾形成與生長的組織學觀察》(動物學報1959)外,崔之蘭在1964年中國解剖學會上宣讀了有關狹口蛙蝌蚪尾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再生、萎縮和藥物(秋水仙素、甲狀腺素等)的影響等系列論文。她闡述了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再生過程的順序與相互制約關係。如抑制結締組織的再生可以促進肌肉組織的再生等等。這些論文得到與會同行的好評。醫學界的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研究揭示的一些規律可供醫學研究和實踐的參考。崔之蘭曾進一步構想,蝌蚪尾萎縮過程可能受控於某種活性物質“萎縮素”,獲得這種物質,可能對研究癌細胞的生長及抑制大有裨益。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探索的“工作假設”。與科學史上許多開創性研究工作一樣,她所提出的問題很可能是一項對以後組織學發展有深遠影響的研究課題。
1969~1970年,崔之蘭在身患重病(癌症晚期)和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將她1963年做的工作整理成《蛙類的早期胚胎髮育,特別著重於原腸背壁形成中的某些問題》一書的初稿,充分體現了她終生孜孜不倦、鞠躬盡瘁獻身祖國科學事業的精神。在她逝世後,由她的學生王平等遵照她臨危時的囑託,並按照她原稿的觀點整理髮表於《北京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崔之蘭在此文中對蛙類中胚層的形成和原腸背壁細胞的來源和轉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中胚層形成時,在胚體前端也曾先成層,隨之分散;原腸背壁細胞來源於背唇轉入層;原腸背壁細胞在神經形成過程中,形成了短暫存在的原腸背褶和底索。她在“觀察蛙類早期發育形態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做出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概括,對後人是很有啟迪。例如,她認為個體發生的研究,不應當囿於重演學說,不要總想從這個學說去尋求問題的解答,如底索只見於硬骨硬鱗魚和兩棲類是一定的卵裂類型的形態發生了變化而形成的暫時性結構。由於它不見於系統發生,長期不去探索它存在的意義,這就是一個教訓。
人物評價
崔之蘭長期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雲南大學任教,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她曾講授過動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和人體解剖學等課程。1952年院系調整後,根據當時的教學計畫,北京大學生物學系要開設人體解剖學課,給同學以人類學、人類起源和進化的理論知識。在中國,大學生物系從未開設過此課,崔之蘭毅然承擔了這項教學任務,她帶領青年教師夜以繼日的備課、編寫教材,準備實驗,及時地在1952年開出了這門課程。
她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備課精益求精,幾十年如一日,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樹立了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嚴謹學風,對每一堂課,她都反覆思考、重點難點如何講解、掛圖如何擺放、黑板如何利用才能使學生易於接受,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星期日上午,崔之蘭經常在工作室獨自默默地為下周課程作精心準備。她講形態學時,聯繫系統發生、個體發生和生理機能,有很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講解清楚,條理分明,教學效果極好。她非常重視實驗課,強調實驗與理論教學的配合,經常親自指導實驗課的備課,到實驗課堂上檢查和指導教學,並了解學生聽課的效果。
從任教雲南大學直到她的晚年,崔之蘭在培養年輕教師的健康成長上傾注了滿腔心血,她指導年輕教師做教學工作循循善誘,細緻而又嚴格,從講授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用辭、板書、乃至衣著都要過問。她不僅抓教學質量,而且抓教風與師德。她要求備課要做到“雙保險”,萬無一失;科研、實驗也要做到“雙保險”,確保無誤。1959年夏,應雲南大學校長李廣田的邀請崔之蘭赴昆明為雲南大學生物系及西南地區各高等師範院校、醫學院校有關教師講授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當時,崔之蘭已年近花甲,但仍全身心地投入備課和教學,感人至深。
崔之蘭是一位愛國的科學家。她一生剛正不阿。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她目睹國民黨的腐敗,始終和國民黨保持距離。建國後,她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熱情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文化大革命”期間,她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表示憤慨,當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受到不公正待遇時,她表示不平,並說出自己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她的這些發自肺腑的言論,表達了一位正直的老科學家的良知和對祖國命運的關切。雖說她因此而備受打擊迫害,但她沒有動搖已經建立起來的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她和張景鉞是生活上的伴侶,也是事業上的知音,他們兩人都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和高尚的品德在中國生物學界獲得崇高的榮譽。崔之蘭先後擔任中國解剖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理事兼形態學專業組負責人、北京動物學會理事長、《動物學報》編委等職。她是中國的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一位風範長存的教師楷模。
主要論著
1 Tsui, C L. Development of olqactory organ in Rana nigromaculata.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copic Science, 1946, 87: 61-90.
2 崔之蘭. Morphologieal observation on the qate of the lateral a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olqactory organ of Rana nigromaculata.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eopic Science, 1946,87: 91-101.
3 崔之蘭, Pan 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factory organ of kaloula borealis (Barlour)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Rana nigromaculata tallowell. Quartly Journal of Microseopic Science, 1946, 87: 299-316.
4 崔之蘭. The eqqect of the vemoual of the latanal q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alqactory organ of kaloula lorealis (Barbour). Quart. Journ. Micr. Sci., 1946, 87:373-344.
5 崔之蘭.The eqqect of removal of the anterior lower sac on the lateral appendix in the embryonic olofactory organ of kaloula borealis(Barbour). Quart. Journ. Micr. Sci., 1946,87:385-390.
6 崔之蘭.北方狹口蛙蝌蚪尾在變態期退化過程的組織學觀察.《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1966,12(1):78-90.
7 崔之蘭,王平等.狹口蛙蝌蚪尾在不同發育階段的再生、萎縮和藥物(秋水仙素等)的影響.中國解剖學會年會,1963.
8 崔之蘭.蛙類的早期胚胎髮育,特別著重於原腸背壁形成中的某些問題.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1981,(4):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