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1920年9月郭秉文聯合張謇、蔡元培、王正廷、沈恩孚、蔣夢麟、穆湘玥、黃炎培、袁希濤、江謙共十人,聯名向教育部提出"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造就"。 12月7日國務會議全體通過,同意改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大學,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3年南高師學生全體畢業後,南高師名稱即取消。國立東南大學是一所根據現代科學體系和歐美大學模式構建的多學科綜合大學,煥然更新的辦學理念,既繼承了三江、兩江辦學中救亡圖存、振興民族的理想,又摒棄了原來強調“中體西用”、一味模仿日本的方針,在經受五四洗禮和師法歐美高等教育過程中,形成了一種以科學精神與民族精神相結合的新的辦學理念,即通才與專才的平衡、人文與科學的平衡、師資與設備的平衡、國內與國際的平衡的"四個平衡"辦學理念。
歷史沿革
三江師範學堂——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教育學等院系,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南京工學院、南京農學院等。(根據《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兩校合併調整工作進行辦法》,中央大學及其前身學校的歷史檔案劃歸南京大學。)辦學歷史
籌建
五四運動以後,教育界呈現出一片活躍的新氣象。全國教育聯合會屢次在會議上呼籲“改高師為大學”。此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高)校長郭秉文認為大學科系遠比單一性質的師範學校來得多元完備,有利於學科互補與師資培育。民國初年,教育部劃分大學區,南京為其一。從南京的歷史、地理以及東南學子需求諸方面看,改高師為大學尤為當務之急。加之可將南洋勸業會舊址擴充為校址,將南高改為大學更具條件。1920年4月7日校務會議中,郭秉文首次提出“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隨即擬具計畫,於同年9月與江謙、蔡元培、袁希濤等九位名士 ,聯名致書教育部,並且二次親赴北京,取得教育總長范源濂(字靜生)的贊同,並且大致解決學制、校址、經費等三大問題 。
1920年12月6日,教育部長范源濂委任郭秉文為東南大學籌備員。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國務會議同意南高師籌建大學的提案,並正式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0年12月16日東大籌備處正式成立。1921年6月6日東大在上海召開董事會 ,通過《東南大學組織大綱》,編制預算,推薦郭秉文為首任校長。
建立
1921年7月教育部核准《東南大學組織大綱》。東大遂於8月招考預科學生。1921年9月國立東南大學正式開學。教育部代部長馬鄰翼委任郭秉文為東南大學校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
南高歸併
在東大籌設之初,郭秉文一度受阻於學制、校地與經費等問題。為此,他提出“將南高師改辦為大學,而原南高師的學生仍歸屬南高師,等到條件成熟時再取消南高師,進行整合;而尚未取得南洋勸業會舊址土地之前,先借用南高師校地創辦;至於一時間無法通過的東大預算,可以先從南高師的經費中撥取一部分以供籌備”的解決辦法。因此,東大成立初期,南高師依然存在,郭秉文被委任為兩校校長,教職員、經費和校產皆為兩校共有,校地緊鄰,中間只隔一道籬笆。1921年7月教育部核准“東南大學組織大綱”,同年8月24日至26日,東大預科和南高師本科同時招生。11月,北京政府突然宣布,依舊製成立的高等師範學校應改稱師範大學,南高師名列其中。如此一來,原屬一體的南高師和東大被迫分為二校,郭秉文為此上書要求南高師併入東大。 1922年12月6日南高師校評議會和東大教授聯席會共同通過 《南京高等師範歸併東南大學辦法》 。
1923年7月3日,南高師行政會議議決“南高師正式併入東南大學”,撤除南高師校名、校牌,所屬中國小改稱東大附屬中國小,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正式走入歷史。
東南大學合併南高師後共有5科27系,為當時長江以南唯一的國立大學,與北大南北對峙,為當時我國高等教育的兩大支柱。美國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會亞洲部主任孟錄博士(Paul Monroe)在考察中國主要大學後,曾稱讚東大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個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
停辦工科
1924年4月27日,校董會召開會議,“萬不得已,唯有暫行收縮停辦,所有學生,由校設法轉學他校,或並酌予補助,以完成其學業。十三(1924)年度預算案應根據此種方針,將工科經費裁去,重新編制,由常務校董與省政府接洽,說明編制情形,請予批准。”(《校董會關於工科之決議案》,《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1982年,第134~135頁。)1924年8月4日,校董會臨時會議進行,複議暫行停辦工科案。經過討論,最後議決:“此項辦法既與停辦之原案不相牴觸,又於學生轉學上不發生困難,本會認為可行。”(《校董會關於工科之決議案》,《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1982年,第135頁。)於是東南大學的工科於1924年秋從東南大學劃出,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組建成了國立河海工程大學。東大原工科主任茅以升擔任校長。此後,東大便只有文理科(1926年分設為文科和理科)、教育科、農科和商科大學,而沒有工科。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1927年第四中山大學成立之時。(圖冊圖片來源)
易名“中山”
1927年3月中旬,由於戰事爆發、政局動盪,東南大學被迫停課 。1927年6月國立東南大學與其他院校在“大學區制”下合併成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管理體制
國立東南大學採用校長領導下的“三會制”,即設立評議會、教授會和行政委員會,分別負責議事、教學和行政事宜,各會均由校長兼任主席。其性質、職能和運作方式如下(圖冊圖片來源):評議會
評議會系議事機構,類似校務委員會,具有一定的立法性質。其決議經校長批准後,行政部門即當執行。其主要職能是:議決學校教育方針;關於經濟之建議事項;重要之建築及設備;系與科之增設廢止或變更;關於校內其他重要事項。
評議會由下列人員組成:校長,任主席;各科代表,以科主任充之;各系代表,凡教授不足5人者由系主任充之,5~9人者除主任外再由教授互選1人,10~14人者由教授互選2人,余者類推;行政各部代表,除1人由主任充任外,其餘由職務較重要者互選若干人充之,其人數與各系之比例相同;附中、附小代表,各2人,1人由主任充之,另1人由教職員互選。評議會為商討校務便利起見,設有各種委員會,各委員會設主任1人,委員若干人,由評議會主席即校長在教授中指定。委員會有“常設”和“臨時”兩種,常設委員會有推廣教育、遊藝、招生、校舍建築、出版、圖書、運動、學生自治等8個委員會;臨時委員會則是根據學校的工作重點和實際需要臨時成立。
教授會
教授會指導全校教學工作,議處全校教務上的公共事項,向評議會建議系科的增設、廢止或變更,贈予名譽學位的議決,規定學生成績的標準。教授會由校長、各科主任、各系主任及教授組成,校長為當然主席。教授會可以設立各種臨時委員會,如暑期學校研究委員會、教學法研究委員會等,由教授會主席在教授中指定主任1人、委員若干人。各科設科教授會。行政委員會
行政委員會是全校行政的中樞,協助校長執行校務。主任由郭秉文擔任,另設副主任一人,由劉伯明擔任。主任離校期間,由副主任代行主任職權。該委員會的職權是:規劃全校公共行政事宜;督促審查行政各部事務;執行臨時發生的各種行政事務。下設教務部、事務部、會計部、文牘部、圖書部、出版部、體育部、建築部、介紹部、女生指導部、醫藥衛生部和群育部,分頭辦理各項行政工作。1925年初,東南大學的事業發展達到了頂峰。然而,隨後所發生的“易長風潮”卻使得如日中天的東南大學元氣大傷。1925年1月6日北洋政府國務會議通過了免去郭秉文東大校長職務、任命胡敦復為東大校長的決議。這一決定引發了校內“擁郭派”與“擁胡派”、東大校董會(校董多為江蘇各界實力派人物)與教育部的激烈爭鬥。由於“擁郭派”的抵制,胡敦復在長達四個月的時段里一直未能履職。其間,郭秉文被校董會派往國外考察;教育部決定取消校董會,而東大教授會則“退回教育部訓令”,並成立校務委員會(推選陳逸凡為主席)主持校政;4月18日國務會議再度決定胡敦復為東大簡任校長,教育總長章士釗堅持聘胡;東大47位教授宣布停教(當時南高教授共64位)。5月3日,胡擬“武力”赴任,請求省長“派衛隊保護前往”,省長未予應允。是年7月,新任省長鄭謙聘請原江蘇教育廳長蔣維喬為東大代校長,“易長風潮”才逐漸平息。
辦學理念
從三江、兩江,到南高、東大,從旨在培養中國小教員的師範學堂,發展為一所根據現代科學體系和歐美大學模式構建的多學科綜合大學,辦學思想也煥然更新,既繼承了三江、兩江辦學中救亡圖存、振興民族的理想,又摒棄了原來強調“中體西用”、一味模仿日本的方針,在經受五四洗禮和師法歐美高等教育過程中,形成了一種以科學精神與民族精神相結合的新的辦學理念。郭秉文在南高師的辦學主張為學者治校、學術自由、學生自治。東大成立後,他提出四個平衡的辦學方針:通才與專才的平衡
一所綜合大學,應注重通才與專才教育的相輔相成、相互調劑,使通才不致流於空疏,專才不致流於狹隘。人文與科學的平衡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均衡發展,平等對待各種學術思想,提倡學術自由。師資與設備的平衡
既注重延聘國內外著名學者,又注重學校的基本建設。國內與國際的平衡
藉由邀請國內外學者講學或演講的學術交流,擴大學生視野,同時也將中國文化介紹給國際人士。系科設定
至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時,東大文科設有國文、外文(包括英、德、法、日文)、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系等;理科設有數學、物理、化學、地學(包括地質、地理、氣象)等系;教育科設有教育、心理、鄉村教育、體育等系;農科設有植物、動物、農藝、園藝、畜牧、蠶桑、病蟲害等系;商科設有普通商業、會計、工商管理、銀行理財、國際貿易、保險、交通運輸等系;工科設有機械工程、土木工程、電機工程系等。這為學校實施涵蓋了人文和科學的通識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文理科
文理科是全校規模最大、師資最強、培養人才最多的一個科,理科教員中有86%的人具有留學經歷;文科教員中多為國學名家,如柳詒徵長於史學,姚孟塤長於經學,陳鍾凡(後更名陳中凡)長於子學,顧實長於國小,蔣維喬長於佛學,李審言長於駢文,吳梅長於詞曲,梁實秋長於散文與文學評論。國文部、國文史地部一直由劉伯明任主任;理化部、數學理化部則長期由張子高任主任。兩部合組成文理科後,主任由劉伯明擔任。1923年,劉伯明英年早逝,文理科主任由孫洪芬繼任。曾經擔任過系主任的有:國文系主任陳鍾凡,歷史系主任徐養秋,哲學系主任劉伯明、湯用彤,英文系主任張士一、樓光來,西洋文學系主任梅光迪,政法經濟系主任王伯秋;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物理系主任胡剛復,化學系主任王璡、孫洪芬,地學系主任竺可楨等。該科在這一時期培養出許多傑出人才,後來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就有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惲子強、柳大綱、吳學周、施汝為、王葆仁、陸學善、袁見齊以及呂叔湘、向達(系50年代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人。文理科課程設定如下:
1. 必修課:國文6學分,英文12學分。以上共18學分。此外,要在下列各組中至少選4學分,至多選8學分(該組中如有主系者,所選的這類4學分或8學分,必須選其他一系。例如以哲學為主系,就必須選丙組的數學或心理學)。甲組:國文、英文、西洋文學(無論選4學分或8學分,必須有一學程屬於文學方面);乙組:歷史、政法經濟;丙組:哲學、數學、心理學;丁組:生物學、地學;戊組:化學、物理學。在以上五組中至少要選修30學分,總計必修學分不少於56個。
2. 主輔系:由學生在該科各系中任選一係為主系。然後由主系教師指定數系,再由學生任選一係為輔系。主系學程至少40學分。輔系學程至少15學分,至多30學分。
3. 隨意選課:除1、2所規定者外,全部由學生自選,但須取得指導員的同意。1926年3月22日,東大文理科實行文、理分科。理科有:物理、化學、地學、數學4系。文科有:國文、歷史、外國語文、政治經濟、哲學5系。
教育科
教育科包括教育、心理、體育、鄉村教育4系。體育系起源於1915年12月開設的體育專修科,以培養中等以上各學校體育教育、地方公共體育場體育主任及管理員為宗旨。當時因為社會急需體育人才,於是體育專修科初創時的學制只有2年。1921年度增至4年。教育、心理二系亦均由1918年5月開設的教育專修科脫胎而來。第一屆專科原定修業期限為3年,於1919年9月改為4年。鑒於教育專修科與附屬國小校、中學校關係密切,因此,於1919年和1920年先後規定初等教育學程與附屬國小主任職務,中學教育學程與附屬中學主任職務,分別由同一人擔任,以便使學理與經驗相結合。1920年9月,採用“選科制”,學程分教育學、心理學二系,併兼收女生。1921年夏,第一屆學生37人畢業。東南大學成立後,教育系、心理系即與體育系合組為大學的教育科,以培養教育人員、研究教育學、推廣教育事業;同時還成立了鄉村教育系,以培養鄉村師資。東大這種寓師範於大學的模式,為國內首創,十分有利於優秀師資的培養。教育科主任先由陶行知擔任,陶行知離開東大以後即由徐養秋繼任。凡教育科學生須依下列學規選擇學程。
1. 共同必修之普通學程:(1)英文,12學分;(2)國文,6學分;(3)社會學大意,1學分;(4)生物學,6學分;(5)世界大勢,3學分;(6)哲學入門,2學分;(7)科學發達史,3學分;(8)體育,6學分;(9)擇業指導,無學分,總計39學分。
以心理學為主系的學生,除共同必修的普通學程外,須習:(1)數學,4至8學分;以體育為主系的學生,除共同必修的普遍學程外,須習:(1)物理,3學分;(2)無機化學,3學分;(3)有機及生理化學,3學分;(4)細菌學,2學分;(5)社會學,4學分。
2. 共同必修的專修學程:(1)教育通論,6學分;(2)教育心理學大綱,3學分;(3)教育統計,3學分,總計12學分。
3. 選修的主系學程:教育科學生選教育或心理為主系,至少須於主系學程中選習32學分;選體育為主系者,須於體育系所開學程中學習67學分(凡以教育、心理二系之一為主系者,其共同必修的專科學程可以算入)。
4. 選修的輔系學程:凡教育科學生至少須於輔系學程中選習20學分。
5. 任選學程:除上列規定外,凡教育科學生依本科之指導,任選其他學程。
東大教育科的師資陣容十分整齊,許多研究工作,如俞子夷主持的近代國小教學方法之改進,陳鶴琴從事的近代兒童心理研究,廖世承首倡的20年代的測驗運動與他所進行的有關“道爾頓制”的實驗等,都曾在全國產生過重要影響。
農科
農科源於南高的農業專修科。該科自1917年9月成立以後,即以造就專門人才、發展改良農業為宗旨。初訂修業年限為3年,因此,第一屆24名學生畢業於1920年6月。後因農科教育重要,農業人才及博物教師缺乏,遂於1920年將修業年限改為4年。添聘專家,增加儀器設備,並增加農業及博物中的精深科目,採用選科制度。大學成立後,該科為東大四科之一,下設植物、動物、農藝、園藝、畜牧、蠶桑、病蟲害7系。1926年,合併植物、動物兩係為生物系;同時添設農產製造系。共有實驗農場13處,計3900餘畝。該科教授在研究美國、英國的農業大學之後認為,大學的農科除了從事農業專門人才的培養外,還應注重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東大成立時,由於經費不充裕,所以在參考世界各國最好的農業大學的教法外,只能兼重研究;至於推廣事業,則取決於東南各省行政機關的意旨及其所給予的經濟資助。這在幾個時期不盡相同。
從南高到東大,農業專修科即農科的主任一直由鄒秉文擔任。先後擔任系主任的有汪德章(畜牧系)、張歸農(病蟲害系)、費鹹爾(法國籍,蠶桑系名譽主任)、過探先(農藝系)、葛敬中(園藝系)、胡先驌(生物系)等。東大農科的創辦,為我國農業發展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比如後來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的金善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楊惟義、馮澤芳、王家楫、伍獻文、張肇騫、戴松恩等人,都是該科這一時期的畢業生。同時,東大農科對我國糧棉的生產發展,特別是蘇北棉花的生產、推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凡農科學生須依下列學規選擇學程。
1. 農科學生選擇學程的規定如下:(1)必修科(連預科計算):國文,6學分;英文,12學分;化學,10學分;物理,4學分;地質學,3學分;植物學,4學分;動物學,3學分;農業問題,2學分;以上總計44學分。此外,於下列各組至少選3學分,甲組:植物學門、植物病理門;乙組:動物學門、昆蟲學門;丙組:士壤學門、作物學門、農具學門、園藝系;丁組:畜牧系、蠶桑系、農產製造系。(2)必選科:在本科第一學年期末,各學生應自認一系或一門為專習主科,商請該系或該門的教授一人為指導員,指定必選各學程。(3)隨意選科:除(1)、(2)所規定者外,學生在指導員同意下,可以自由選習農科各系學程;如果選習他科學程時,除需取得指導員同意外,學分也不得超過16學分。
2. 在修業年內,須到指定地點實習,至少兩暑假。每暑假實習時間定為8星期,每星期工作時間48小時。
3. 凡本科生自第二學期起,要選何種學科,須於第一學年終了時,與指導員商定,再由科教授會議決實行。凡是已經決定的選習科目,非經指導員同意、教授會議通過,不得變更。
工科
1920年冬東大成立時,以南高的工藝專修科為大學工科的基礎,開始只設機械工程系。留學美國、造詣頗深的茅以升博士回到南京,被校長聘茅以升博士為工科教授。1923年3月,茅以升同工科其他教授李世瓊、曾膺聯、楊杏佛、涂羽卿、楊肇濂、劉潤生聯名致函校長郭秉文以及教授會和評議會,提議添增土木工程及電機工程兩系。提案寫道:“我國實業不振,多有人才缺乏。近來專門教育提倡雖力,而顧此失彼,組織多未完善。本大學學制以農、工、商與文、理、教育並重,寓意甚遠。此種組合為國內所僅見。亦即本大學精神所在也。唯農、商兩科均已樹立基礎,效用顯著,獨工科抱殘守缺,迄無發展,長此以往,將為大學之玷。同人等遠模歐美之成規,近察國內之需要,覺工科現狀非擴充無以自存。謹將添增土木、電機兩系之理由,臚陳如下,以供討論,倘蒙大會通過,工科幸甚,大學幸甚。”(《茅以升等提議添設土木工程及電機工程案》,《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1982年,第159頁。)他們的提議為學校所接受,當年東大即增添土木、電機兩系,工科由此而頗具規模,一舉成為我國大學中設系最多的工科。但是,由於辦學經費拮据,1924年工科即告停辦,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另外組成河海工程大學。1. 研究:包括工程學理論、改良工業原料方法器械、解決工程及工業問題、國內公用事業的建設等。
2. 教學:分機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電機工程系開展教學。
3. 調查及推廣:編輯工程書報;調查交通事業、製造事業、工業經濟、工程教育的現狀,並設法予以改進。
商科
1920年冬議設東大時,決定將南高商業專修科擴充改組為商科大學,設於上海。1921年夏與暨南學校商定合辦商科大學,藉以集中人才,節省經費,定名為“東南大學暨南學校合立上海商科大學”;設上海商科大學委員會;郭秉文為校長等。籌建工作隨即展開,暫借尚賢堂一房為校舍,報部備案,於1921年8月16日舉行第一次入學考試。9月28日開學。國內大學辦商科大學,即始於此。郭秉文兼任校長,馬寅初為教務主任,主持校務。1922年3月,商科大學由東大獨立承辦,定名為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研究院(構想)
當時《大學規程》規定,大學可設立研究院。北大、北師大等先後設立了研究院。東南大學學科齊全,成績一向突出,可是,在研究院的創建上卻落後於其他大學。為此,東大教師和校長很不滿意。1926年秋,東大各科知名教授20餘人聯名提出《創辦大學研究院案》。但後因戰事不斷,社會動盪,經費無著,東大研究院終究未能招生開辦。“東南大學當時為長江以南唯一的國立大學,與北大南北並峙,同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兩大支柱。”(楊素芬:《中大校史》(上),見《中大八十年》,中大八十年校慶特刊編輯委員會,1995年,第14頁。)東南大學的許多學科,如由我國近代動物學的奠基人秉志創建的生物系,由我國地學界一代宗師竺可楨創辦的地學系(包括地理、地質、氣象),由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的熊慶來創辦的數學系等,在我國大學中都是最早設立的。東大學科之全,居全國之首。當時擔任東大工科主任的茅以升教授就曾這樣評說:“本大學學制以農、工、商與文、理、教育並重,寓意甚遠。此種組合為國內所僅見。”(《茅以升等提議添設土木工程及電機工程案》)其時全校共有教師員工200多人,學生1600人,名師雲集,人才輩出,被譽為中國東南地區的最高學府。美國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會亞洲部主任孟祿博士在考察了中國各主要大學之後,稱讚東南大學“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
設備設施
東大建築物中,以圖書館與科學館最為雄偉。圖書館於1923年落成,由江蘇督軍齊燮元獨資捐建,館藏中文書籍五萬冊,西文書籍一萬冊,圖書資源燦然大備。科學館由美國洛克斐納基金會(Rockefellow Foundation)資助 ,為當時全國第一流的雄偉科學館,開我國國立大學接受國外基金會支援之先河。師資情況
師資“皆一時英秀”
南高、東大最成功之處,當是在國內外延攬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使每個科系均具有國內一流的學術領導人才,各門學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郭秉文延師有道,至今仍被傳為美談的就是他促成了中國留美學生創建的“中國科學社”遷址南高校園,使之成為南高、東大師資來源的“綠色通道”。後來,學校聲譽鵲起,更是出現了“孔雀東南飛”、學人以受聘東大為榮的局面,南高、東大,名師薈萃,盛極一時。燕京大學校長、後任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其所著的《在華五十年》中,對郭秉文和東大教師讚譽有加:“他延攬了五十位留學生,每一位都精通他自己所教的學科。”近代史專家梁敬鐓(和鈞)曾在《記北大(東大附)》一文中稱讚:“東大所延教授,皆一時英秀”,“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轉引自王成聖撰《郭校長秉文傳》,見《中央大學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頁。)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時期各科著名教授名單(根據1918年編印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一覽》第63~72頁內容和1923年編印的《國立東南大學一覽》第1~21頁內容匯集而成。當時文理為一科,稱文理科;1926年分為文科和理科。)(圖冊圖片來源)
文科:劉伯明、柳詒徵、王伯沆、顧實、張士一、徐養秋、王伯秋、吳宓、湯用彤、梁實秋、陳逸凡、陳衡哲、宗白華、黃侃、梅光迪、樓光來、蕭純錦、方東美、郭斌和、李瑪利、羅家倫、陳鍾凡、吳梅、胡小石、蔣維喬、林天蘭、錢基博、龔質彬、夏雨行等。
理科:張子高、王璡、竺可楨、任鴻雋、胡剛復、胡明復、熊慶來、葉企孫、趙承嘏、吳有訓、秦汾、何魯、段調元、熊正理、孫洪芬等
教育科:郭秉文、陶行知、俞子夷、鄭曉滄、姜琦、朱君毅、孟憲承、廖世承、陸志韋、陳劍袺、程其保、陳鶴琴、凌冰、艾偉、程湘帆、汪懋祖、趙叔愚、盧頌恩、張信孚等。
工科:周仁、茅以升、涂羽卿、劉潤生、沈祖瑋等。
農科(含生物學):鄒秉文、秉志、胡先驌、張天才、常宗會、鄒樹文、陳楨、陳煥鏞、張景、張歸農、金善寶、胡經甫、錢崇澍、羅清生、過探先、葛敬中、戴芳瀾、謝家聲等。
商科:楊杏佛、馬寅初、朱惠霖、李道南、陳長桐、潘序倫等。
外籍教師中,有來自美國的麥克樂(體育系主任)、麥荷爾、馬惟德、白德萊(曾任麻省農業大學校長)和賽珍珠(金陵大學教授兼東南大學教授,後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等10人,來自法國的費鹹爾(蠶桑系名譽主任)、季亞德夫人等4人,來自日本的佐賴昶等2人。鄒秉文在任期間,國際學者來華演講,例如美國實驗論理學倡始人杜威(John Dewey)、英國邏輯實證派大師羅素(Bertrand Russell)、德國名哲學家杜里舒(Hans Adolf Eduard Driesch)、印度文豪泰戈爾(Tagore Rabindranath)等人,幾乎必到南高師與東大,其中杜里舒和菲律賓工科大學主任都曾在東大短期授課,使東大成為當時東西學術交流的重鎮。
大師雲集
竺可楨創建新型地學系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紹興人。1910年赴美留學,初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後,又進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學習氣象學,1918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執教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0年夏,應郭秉文校長之邀,受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921~1925年和1927~1928年先後擔任東南大學和中央大學地學系主任。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和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被譽為我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而奠定其宗師地位的,正是20年代“他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東南大學所從事的教學工作和科研活動”。(施雅風:《南高東大時期的竺可楨教授》,《高教研究與探索》1987年第2期。)
1921年秋,東南大學正式開學。竺可楨所倡建的新型地學系也於是年招生授課。竺可楨之所以創建新型地學系,是因為他認為原來的地學系還是傳統意義上的“輿地”學科,專業狹窄,有礙發展。他的目的就是要拓寬地學研究領域,增設地質、氣象等新式課程,加強自然科學教學,培養眾多“以調查全國之地形、氣候、人種(類)及動植物、礦產為己任”的地學家。(竺可楨:《我國地學家之責任》,《史地學報》1921年第1期。)所以,該系包括地理、氣象、地質、礦物幾門學科,開設的課程有:地學通論、氣象學、地質學、古生物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世界氣候、礦物學、地形測量、地圖學、歷史地質學、地質考察等。規定地學系學生均須修讀上述課程。其中,“地學通論”是竺可楨講授的一門主課,它涵蓋了近代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是一門博大精深而又有機地糅合在一起的地學“綜合課”。竺可楨獨創性地將地理學分成天文地理、地文地理、生物地理、人類地理、政治及軍事地理、商業地理6類。在東南大學時期以及他重回中央大學兩次擔任地學系主任期間,除教授“氣象學”、“世界地理”和“世界氣候”以外,他一直親自講授“地學通論”這門課程,旨在為初學者闡述地學的基本觀念和精要之處,由此亦可看出他對這門基礎課程是何等之重視。竺可楨學識淵博(同期他還為理化部的學生講授“微積分”,為農科的學生講授“地質學”),講課時旁徵博引,深入淺出,深受學生歡迎。竺可楨先後聘任了曾膺聯、徐韋曼、諶湛溪、徐淵摩等專家為學生講授各種新式課程;並說服政府將中央觀象台劃撥給東南大學,以供學生實習之用。當時東大氣象觀測記錄之完整,研究成績之突出,在國內各大學中是絕無僅有的。在竺可楨擔任系主任期間,地學系培養了許多地理、氣象、地質方面的專家,如胡煥庸、張其昀、王庸、向達、袁見齊、呂炯、朱炳海等。
熊慶來創建東大數學系
熊慶來(1893~1969),字迪之,雲南彌勒人。1911年考入雲南英法文專修科,學習法語。1913年初參加雲南省留學生考試,以第3名的成績被錄取。1915年至1920年,先後就讀于格勒諾布洛大學、巴黎大學、蒙柏里耶大學、馬賽大學,取得高等普通數學、高等數學分析、力學、天文學、普通物理學證書,並獲蒙柏里耶理科碩士學位。1921年初,離歐歸國。同年秋天,被郭秉文聘為剛剛成立的東南大學數學系教授、系主任。在此後的6年時間裡,熊慶來開設了許多新式課程並自編講義,計有《平面三角》、《球面三角》、《方程式論》、《微積分》、《解析函式》、《微分幾何》、《力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高等算學分析》等10餘種。其中《高等算學分析》被列為大學叢書,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熊慶來在把這些近代數學引進國內、培養了我國最早的一批數理人才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中國近代數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的崇高聲譽。
秉志創建我國第一個生物學系
秉志(1886~1965),字農山,河南開封人,滿族。1902年以生員(秀才)的身份考入河南大學堂(後改稱河南高等學堂)。次年又考中舉人。1904年由河南選送入京師大學堂。1909年考取第一屆官費留學生,赴美國留學。他進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在著名昆蟲學家J.G.倪達姆指導下學習和研究昆蟲學,191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韋斯特解剖學和生物學研究所從事脊椎動物神經學研究兩年半。留美期間,秉志參與發起組織中國科學社,被選為五董事之一,並集資刊行我國最早的學術刊物《科學》雜誌。1920年秉志回國後即執教於南高農業專修科。次年,東南大學成立,農業專修科改建為農科,下設6系,其中的生物學系便是由秉志提議設立並由他擔任主任的,這也是我國大學設立的第一個生物學系。當時開展生物學研究,幾乎是白手起家。秉志除引進生物學和根據中國實際編寫教材之外,還得從生物標本的採集工作做起。著名地理學家張其昀後來曾在《近二十年來中國地理學之進步》中評述:“生物學為一地方性之科學,與前述之地質學、氣象學同為近年來中國科學研究之最有生氣者,斯學在秉志、胡先驌二君倡導之下,人才輩出,成績斐然。”並強調這是與“二君昔年同任教於東南大學,首先舉行大規模之採集工作”分不開的。1922年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成立,由秉志任所長。這是我國第一個生物學研究所,也是我國最早的科學研究機構之一。東大生物系與科學社的生物所,其實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在秉志等人的主持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工作逐步開展起來,並迅速成為我國生物學研究的中心,“為發展我國動植物分類學創造了條件”。秉志也因此成為“我國動物學的奠基人之一”。(夏征農主編:《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第2103頁。)這一時期,東大生物系和生物所為我國生物學界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為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蔡元培曾經說道:“在中國當代的著名生物學家中十有九個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這個研究所發生關係。”例如,在這裡接受了生物學的教育、訓練或從事過研究工作以後成為著名專家的就有戴松恩、王家楫、倪尚達、張春霖、伍獻文、歐陽翥、耿以禮、張藒騫、鄭集、鄭萬鈞、吳仲倫、陳義等人。1934年秉志被推選為我國動物學會首任會長(後改稱理事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茅以升擴充工科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蘇丹徒人。1905年入江南商業學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1917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學位。1919年成為卡利基理工學院首名工學博士。博士論文《橋樑桁架次應力》提出的創見被稱為“茅式定律”,茅以升也因此榮獲康奈爾大學優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質研究獎章。他1920年回國,1922年7月受聘為東南大學工科教授。此時,工科尚未聘定主任,該科全體學生遂於是年11月26日致函校長,稱茅以升“實吾國罕有之工業人才,大足改進工科,增光吾校”,懇請聘其為工科主任。(《工科全體學生致校長請茅以升早日就職函》,見《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1982年,第158~159頁。)郭秉文遂聘茅以升為工科主任。就職三個月以後,茅以升就和楊杏佛等7人一起提出了“添設土木工程及電機工程”學科的議案:“工科抱殘守缺,迄無發展,長此以往,將為大學之玷”,“遠模歐美之成規,近察國內之需要,覺工科現狀非擴充無以自存”,故建議“增添土木、電機兩系”,並陳述了開辦緣由及具體構想:“本大學各科大抵由3系以上組成,而工科僅辦機械工程一系,殊不足當科之稱”;“土木、電機及機械3系,功用雖異,性質相近,具有密切關係,所需人才、設備均可互助通用,3系並設最為經濟”;“土木係為工科之主幹,凡有工科之學校,幾無不以土木為先務”;“今日世界工業莫不仰賴電力,故發展一國實業,電機工程實不可少”;“土木系擬辦建築、營造、道路、市政各組,均為國內所急需而通國所無者”;“電機系擬辦之電機製造、荷電鐵道及無線電各組,俱為現世最新之工業,國內最急之需要”等。(《茅以升等提議添設土木工程及電機工程案》,見《南京大學校史資料選輯》,內部資料,1982年,第159~160頁。)校務會議一致通過。工科於是便擁有了3系,成為當時我國大學裡面設系最多的工科。雖然工科於1924年從東南大學剝離了出來——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國立河海工程大學(在1924-1927年這段時間內,東南大學沒有了工科),但是,它卻為後來中央大學工科的建立積聚了力量。他於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曾經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198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胡剛復引進物理學
身為我國近代物理學事業奠基人之一的胡剛復,對於南高、東大物理學科的創建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胡剛復(1892~1966),江蘇泗陽人。1909年赴哈佛大學留學,專攻物理,1918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執教於南高、東大和中大達11年之久。歷任南高和東大物理系主任、第四中山大學區高等教育處處長、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在南高時期,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物理實驗室;於1920年創建了物理學系;在他長期擔任物理系系主任期間,先後培養了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學家;他還是“電位”、“熵”等物理名詞的最早定名者。因此,他被譽為“真正把物理學引進中國的第一人”(周棉主編:《中國留學生大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頁。)和南高、東大物理學科的主要創建者。
辦學成績
國立東南大學開創出中國教育史上諸多創舉。在中國開辦最早的史學刊物《學衡》雜誌,1926年提案增設研究院(今研究所) ,創建中國第一個生物系、氣象系、心理學系、西洋文學系、建築系、航空系、體育科 、藝術科、電影播音專修科、農科、林科、現代地學系、現代數學系、國立大學醫學院等。 國立東南大學時期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其中包括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惲子強、柳大綱、吳學周、施汝為、王葆仁、陸學善、袁見齊、楊惟義、馮澤芳、王家楫、伍獻文、張肇騫、戴松恩以及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50年代)委員的呂叔湘、向達,後來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的金善寶等人。嚴濟慈
嚴濟慈(1900-1996)字慕光,號岸佛(廠佛),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浙江東陽人,1901年1月23日生。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校長、教授。他於1918—1920年先後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商業專修科和工業專修科學習,1920年轉入數理化部學習,併兼修東南大學學分,1923年6月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同時畢業於東南大學文理科物理系並獲學士學位。後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1927—1928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教授,1928—1930年在法國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大電磁鐵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1931—1949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併兼任鐳學研究所所長,1945—1946年作為訪問教授應邀赴美國講學,1948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化學部(後為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並當選為技術科學部常委、主任。吳有訓
吳有訓,字正之,1897年4月26日生於江西省高安縣黃沙鄉(今荷嶺鄉)石溪吳村。1916年中學畢業後即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學習,1922年以江西省官費生資格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1923年,吳有訓被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康普頓教授選為研究助手,他以大量有效和艱苦的實驗,證實了康普頓效應的廣泛適用性和嚴格科學性。幾年後,康氏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成果也被國內外一些物理學教科書稱為“康普頓—吳有訓效應”。1925年,吳有訓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即留校任教並在國際物理學界嶄露頭角。次年,他婉言謝絕了康普頓的挽留,放棄國外優越的研究條件毅然回到了闊別5年的祖國。學術研究
中國科學社
中國科學社是以發展科學技術為職志的學術組織。1915年10月25日創辦於美國,是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等校的中國留學生任鴻雋、胡明復、鄒秉文、趙元任、周仁、楊杏佛、過探先等創建的。科學社1918年自美遷回中國,社址就設在南高校園內,因而南高、東大不但被人們譽為“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而且在國際教育、科技界也影響日廣。美國教育家、哲學家杜威,英國邏輯實證派大師羅素,印度詩人泰戈爾,德國哲學家杜里舒博士等,先後來南高、東大講學、訪問,國際學術交流十分頻繁。國際教育會東方部主任、美國卡內基基金會代表孟祿博士多次考察東大後認為,東南大學是“中國最有發展前途的大學”,“將來之發達,可與英國牛津、劍橋兩大學相頡頏。”中國科學社在國內科學界長期獨占鰲頭,在近代中國各專業科學團體的孕育、成長過程中一直都充當著“母體”的作用。此後陸續成立的各種專門學會,如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等,無論在思潮流向、組織形態,還是學會人員的交叉組成方面,都與中國科學社有著密不可分的“親緣”關係。五四以後,東南大學成為歸國留學生的主要去處之一。據20年代《國立東南大學教員履歷》統計,在222名教員中,留學出身者有143人,占64%以上,其中理工科教員幾乎全是歸國留學生。所以,當北伐勝利以後,北平的幾所著名大學便爭相來東大聘請科學教授。葉企孫、吳有訓、趙忠堯、熊慶來、張子高、陳楨等人,都是由東大轉往清華執教或由東大畢業後受聘清華的。清華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系便是由熊慶來、葉企孫、張子高等人創建的。
學衡派與《學衡》
五四運動時期,新文化運動者提倡白話文與實驗主義,主張全盤西化,摒棄傳統,開始攻擊儒家文化,其中以北大《新青年》雜誌最為激進,反傳統成為一時風潮。1922年1月,東南大學教授梅光迪、劉伯明、吳宓、胡先驌等人創辦《學衡》雜誌,主張“昌明國粹,融化新知”,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有其經典,不可全廢,強調以理性態度審慎吸收西方文化,而非盲目地全盤接收。由於《學衡》始終不認同新文化運動的主張,遂自成“學衡派”,與新文化運動者互相激辯。因為時代潮流傾向激進,《學衡》雜誌又多以文言文刊載,學衡派而因被視為守舊派、保守主義者,居於劣勢。
然而《學衡》主張“昌明國粹”,力求行文明暢簡潔,使得日後報考東大及中央大學(以下簡稱中大)的學生,皆需具備一定程度的國學基礎,在嚴格的入學標準下,即使主修工科的學生也能創作舊體詩,遂使東大學生文學素養勝過他校,文風鼎盛自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