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須芒草屬) Andropogon muricatus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植物種類:草
萃取部位:根
萃取方法:蒸餾
特質:泥土氣,沉重的煙味以及溫暖的胡椒味,深棕色
揮發性:慢
屬性:陰性
主產地:印度,印尼
【氣 味】深沉的煙味,泥土的氣息。
【外 觀】你可以在熱帶地區發現這種野草,像是印度、大溪地、爪哇、海地等。美洲所栽種的少量岩蘭草,主要是製成香袋出售。因為它的精油很難與水分離,所以這種植物的精油產量很少。岩蘭草的根愈老,萃取出的油愈好,其氣味也是愈陳愈香
【化學結構】
酸類--安息香酸
醇類--岩蘭草醇
醛類--糖醛
酮類--岩蘭草酮
倍半萜類--岩蘭草煙
【套用歷史與相關神話】
以『鎮靜精油』的稱號為人所知,顯然它的安撫作用的確出眾。在加爾各答,人們用岩蘭草編成遮雨篷和遮陽篷,他們稱為『庫斯-庫斯』(Kus-Kus)。在炎熱的天氣里,『庫斯-庫斯』被灑過水後,會散發出一股細緻的幽香。印度的回教徒把岩蘭草根磨成粉後,放在香包中以防蟲防蛾。爪哇的人們用岩蘭草根編蓆子、做茅草屋頂,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大溪地原住民則偏好用岩蘭草的草葉部分,來搭蓋屋頂。
有一種遠近馳名的歐洲香水名為『印度回教徒』,其中的成份便含有岩蘭草、檀香、安息香、百里香和玫瑰。實際上,岩蘭草常被用為香水中的定香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爪哇出口大量的乾岩蘭草根到歐洲,以供蒸餾精油,但由於航線擁擠,爪哇開始在當地自行蒸餾岩蘭草根,當地人叫它『阿卡.汪奇』(Akar wangi)。
【功 效】
抗菌、催情、利神經、鎮靜、補身。
【心靈療效】
這是一種鎮靜的精油,也是對抗壓力和緊張極為著名的特效藥。可以在演講前或看牙醫前使用,因為它能夠穩定神經。也可幫助那些自覺失去平衡,心裡不踏實的人們。一些比較深層的心理問題,可藉岩蘭草油獲得改善,特別是極度敏感和茫然無措的情況。
【身體療效】
它對中樞神經的平衡作用,可為使用者注入一種安定的感覺。也許能幫助人們擺脫對鎮靜劑的依賴,據說還可以清氣。氣是一種環繞全身的能量場域,岩蘭草強化一個人的『氣』,有助於抵禦疾病的侵擾。
除了鎮靜的作用之外,也有益於心力交瘁的狀態。它借著強化紅血球喚醒身體的機能,因為紅血球是傳輸氧氣至全身各個系統的重要媒介。活血行血的功能,可以解除肌肉酸痛,也有益於風濕病及關節炎的疼痛。
滋補生育系統的聲譽卓著,它放鬆的特性,也有助於許多妨礙性行為的緊張狀態。一般而言,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健康,主要是由於它能改善失眠,促進酣睡。
【皮膚療效】可治療粉刺。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
安息香、乳香、白松香、天竺葵、葡萄柚、茉莉、薰衣草、廣藿香、玫瑰、花梨木、檀香、紫羅蘭、依蘭。
【使用方法】:蒸汽、按摩、沐浴
【其它功用】
用法一:驅蚊趕蠅
把精油加於身體潤膚露中,塗抹全身,在夏天可驅蚊趕蠅,防止疾病傳染。或把精油加於薰衣草香花水中,搖勻噴灑在全身,同時也可噴灑在床上和衣服上。
用法二:針對暗瘡皮膚
把2滴精油加於1毫升葡萄籽油中(或把1滴精油加於少量水分保濕嘖哩中)直接塗抹在暗瘡患部。
用法三:治療腳氣(香港腳)
把精油5-10滴,滴於一盆溫水中,浸泡雙腳,若水中加入適當的香薰沐足浴鹽效果更好。
用法四:針對油性毛孔粗大皮膚
把1滴精油加於早晚洗臉的水中,洗臉、按敷面部,可淨化皮膚,收斂毛孔,令皮膚白淨。
用法五:驅除室內的煙味和其它異味
把 5-10 滴精油加於水中,用一個可噴灑的瓶子盛載,噴灑在房間內的空氣中、家具和花草、沙發上,可去除異味,保持空氣清新,夏天還可驅蚊趕蠅。
用法六: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自我肯定
滴精油加於香薰爐的水中,點燃香薰爐,散發在空氣中的精油和淡淡的香草味能增加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用法七:舒緩疲勞香薰泡浴
把精油5-10滴,滴於一浴缸溫水中,浸浴15分鐘,具有舒緩神經,消除疲勞,提振情緒,增加自信心的作用。
相關詞條
-
蘭草鎮
平昌縣蘭草鎮地處大巴山腹地,位於四川省平昌縣城西北,與巴州區羊鳳、獨柏和本縣駟馬、坦溪、青雲等鄉鎮接壤。全鎮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56個農業社...
一、基本情況 二、歷史沿革 三、風景名勝 四、產業招商 五、當今名人 -
蘭草花
蘭草花,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品種分類 分布範圍 -
岩蘭草精油
淨化皮膚,收斂,抗感染;調理油膩不潔的肌膚;消炎殺菌,治療粉刺暗瘡;治療腳氣和多種皮膚炎症;喚醒細胞,改善受損的肌膚;驅蚊趕蠅,止癢抗菌。
【皮膚療效】 【生理療效】 【魔法配方】 -
香蘭草
香蘭草隸屬於蘭科、香莢蘭屬。多年生攀緣藤木,其果實富含香蘭素,香味充足,是世界上第二昂貴的調味“香料之王”。
-
蘭草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蘭花(學名: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品種分類 分布範圍 -
落花岩
位於 白馬江畔的扶蘇山上,相傳古代有3000名百濟宮女因遭羅唐聯軍追逐而投江而死,相傳她們投江時的身影如杜鵑花凋零謝落, 因此這裡得名落花岩。附近還有皋...
地址 概況介紹 -
華岩
華岩(1682~1756),一作華嵒,字德嵩,更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白沙道人、離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上杭蛟洋華佳(家)人(...
姓名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畫作成就 人物作品 -
棺木岩
棺木岩,位於黃柏河西支的新坪河谷。這是2000多年前古巴人的岩葬遺址。
棺木岩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相臨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