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門村由唐代周、徐、葉3姓先後遷此開墾,漸成村落。據《葉氏宗譜》載,山門原名三門,因三姓豪族的3個台門而得名。“三”與“山”諧音,後遂稱為山門。山門村總面積是3平方公里。隸屬於平陽縣山門鎮。山門村為鎮人民政府駐地。1992年,山門村300多戶、700餘人。人文歷史
山門村是浙南革命老區。村區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井寺、葉氏宗祠。1937年,劉英和粟裕率領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和紅軍挺進師進駐山門。1937年5月7日,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代表吳毓、董啟文、陳鐵軍與國民黨閩浙皖贛四省主任公署劉建緒的代表鄧訒,在山門疇溪國小(現為山門國小)舉行第一次和平談判。8月24日,雙方代表又在溫州舉行第二次談判。9月16日,鄧訒派王裕光、詹行烈來山門會見劉英,雙方簽署了協定。1938年1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在疇溪國小內創辦抗日救亡幹部學校,校長粟裕,副校長何畏(黃先河),教務長黃耕夫,總務主任鄧掃空。學員200多人,多數來自溫州、台州和浙南各縣。課程內容主要是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統一戰線政策、哲學、政治經濟學、農村經濟和民眾工作。粟裕親自給學員上課,他講課通俗易懂,深受學員歡迎。幹校的學習,生活實行軍事化。睡的是稻草地鋪,吃的是雜糧青菜,生活艱苦。但大家都很樂觀,對革命充滿信心,白天上課,晚上下村演講宣傳。當時,山門村上空軍號聲、歌聲縈迴,紅旗與日月交輝。
距抗日救亡幹部學校不到100米的鳳嶺山山坳里,有座宋代古剎龍井寺,四周翠竹林、古樟叢遮天蔽日。龍井寺的東廂鐘樓上,是當年粟裕的辦公室。樓下有口清冽甘甜的龍井,粟裕渴時飲此井水,疲勞時舀井水洗臉提神。他在龍井寺里,為培訓抗日救亡幹部,為擴編整訓紅軍,為策劃紅軍北上抗日路線,度過了許多不平凡的日日夜夜。1949年後,原紅軍挺進師政治部副主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張文碧題寫的"閩浙邊臨時省軍區司令部舊址"豎匾,懸掛在龍井寺門口。
1938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派東南局組織部長曾山來山門,向閩浙邊臨時省委傳達了中共中央對浙江工作的指示,並給抗日救亡幹部學校全體學員作報告,宣布紅軍挺進師編入新四軍。3月15日,抗日救亡幹部學校結業,部分學員組成隨軍服務團,其餘學員分配到各地領導抗日救亡等工作。3月18日,粟裕率領紅軍400多人開赴皖南抗日前線。山門村民眾集中在街路兩旁,送雞蛋,送軍鞋,依依不捨,送了一程又一程。
將星隕落,流光山門。粟裕1984年在北京與世長辭後,遵照他生前遺願,黨組織和他的家屬將他部分骨灰敬撒在山門鳳嶺山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前的桂樹林中,並豎碑紀念。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題寫"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橫額巨匾,懸掛在樓上。中共平陽縣委在此設立了平陽縣青少年教育基地。
山門村鳳嶺山下,始建於元朝元統年間(1333~1334)的葉氏宗祠,曾是紅軍挺進師政委、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劉英經常出入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召開過許多政工會議,布置過抗日救亡運動的許多任務,劉英在壁板上書寫:"團聚與組織千萬的民眾,一致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數幅標語。山門村民,尤其是葉姓族人在血雨腥風的年代中,冒著生命危險,完整地把它保存下來,成為珍貴的文物。現在,祠堂門口掛著當年紅軍挺進師政工幹部、原鄭州大學黨委書記李資平題寫的"閩浙邊臨時省軍區政治部舊址"的豎匾。
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和紅軍挺進師離開山門後,受黨教育的山門村人,更加緊密地配合游擊隊打土豪、懲劣紳,抗苛捐、拒雜稅,為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裁縫師傅張廷銘秘密為游擊隊縫製被服;醫師林樹槐為游擊隊救護傷員,並傳送情報;鄭克旺、周揚高等民兵嚴懲地方惡霸,威懾敵人,等等。許多山門兒女,為了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在抗日救亡幹部學校舊址南側50米處的向陽坡上烈士公墓里,就長眠著林瑞清、楊青梅、潘聯英等數十名烈士。現山門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年年組織青少年祭掃烈士墓,歲歲瞻仰抗日救亡幹部學校展覽館和粟裕同志骨灰敬撒處,教育下一代為振興中華奉獻青春。
文明建設
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後,山門村人憑藉著山門集鎮的得天獨厚條件,從工、從商,從事交通運輸和服務等行業。村民們辦的飲食、運輸、修理、旅館等行業迅速興起,其人均收入從300多元增加到1500多元。原來卵石鋪成的狹窄老街道和拱斗挑檐、綺窗花籬的古色古香房屋,已不適應村民的要求。近年來,新建了兩條用水泥澆成的街道,兩旁豎立著新建的四、五層高樓房,彩色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進入村民家中。山門的工業和其他建設也迅速發展。有年產值300多萬元的僑眷包裝廠和年產值4000多萬元的溫州市電熱機械廠。還有投資50萬元的自來水廠和1500米長的農田灌溉水渠,以及影劇院、老人院等。村民生活提高了,更重視文化教育。全村輸送大中專院校學生60餘人,並有高中畢業生逾百人,青壯年80%為國中畢業生。多數村民被評為五好家庭和遵紀守法戶。共青團平陽縣委授予山門村“優秀青少年之家”匾額。1992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山門村
簡介山門古稱閆門、石門。位於化龍南面,與鎮百沙湖工業城比鄰。轄下上、下山門兩個自然村。2000年山門村人口有1255人,總戶數330戶,種植總面積1232畝,其中常年蔬菜300畝,木本水果115畝,鮮切花125畝,玉米3畝,豆類5畝,魚塘1000畝。
經濟
2000年山門村工業總產值為29841萬元,農業總產值為1302萬元,村集體純收248.9萬元,人均收入7990元;村文明戶238戶,村文明標兵戶26戶,區文明標兵戶1戶。山門村主要工業有真明麗燈飾廠、千如電子幫、波派鞋廠、五金廠、紅木家具廠等。 由於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1999年千如電子二廠、真明麗燈飾有限公司兩家台資企業先後投產,工業產值達2.5億元,增長93%,納稅95萬元,比上年增10.5%。
人文歷史
山門村,古稱閂門、石門,據傳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村。總面積2.5平方公里,分為上山門、下山門兩大部分,以農業為主,常住人口1300人,外來人口5000人。山門村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村內的李氏“大宗祠”靜靜地立在村中心已歷經五、六百年的風雨洗禮了,絕大部分至今保留完好。山門村的宗祠共有七座,坐南向北,在街道邊建築群成一橫線排列,其規模在廣州祠堂中實屬罕見。
現存於大宗祠內有一塊清朝鹹豐年的“進士”的牌匾,高中者為李光廷。據歷史記載,李光廷(1812~1880),字著道,號恢垣,番禺化龍山門村人。清鹹豐元年(1851)中舉人,次年中進士,任吏部封驗司主事,曾主講禺山書院,並立有旗桿夾保存至今。據說,太平天國之忠王李秀成亦是山門村先人之裔,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家祥也是山門村之後,真可謂人才濟濟,鼎盛一時,激勵著山門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
人文古蹟
大宗祠成群見證歷史:山門村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基本上都是李姓為主。村內的李氏“大宗祠”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歷經了五、六百年的風雨洗禮,絕大部分至今保留完好,是典型的嶺南祠堂式建築。祠共三進,正門有一對雕刻精美的石鼓,大門兩旁上有“龍門世澤,鹿洞儒宗”的對聯,頭門進去,就是中堂和後堂,建築布局主次分明,縱橫規整,嚴謹對稱,廳堂軒昂,空間寬敞,廊廡秀美。在建築構件上巧妙地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等裝飾藝術,特別是橫樑的精緻雕刻,題材廣泛、造型生動,技藝精湛,內容有神話、傳說,可謂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 山門村的宗祠共有七座,坐南向北,分別為李氏大宗祠、東城公祠、瑞琳公祠,也稱作鎮毓堂、光大堂、純嘏堂,連同子孫座白須廳、劉廳、昌熾堂,成一橫線排列。大宗祠“鎮毓堂”諱名“宗禮”,育有三子,長子“光大堂”,次子早年外出謀生,三子“純嘏堂”,即瑞琳公祠。三子之子孫也有立祠,故山門村現有祠堂達七座之多,但由於遭長久的風雨侵蝕,年久失修,已頹敗不堪。
“神轎”工藝堪稱絕: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大宗祠內的“神轎”。 神轎為清光緒六年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據說,這種神轎(學名“肩輿”)是以前崗尾十八鄉洪聖宮出會用的。神轎的雕刻鏤空工藝非常精細,玲瓏剔透,用朱漆和金泊裝飾襯托,更顯得神聖靈光。神轎是用紅木造,底盆寬一米,前後長度有1.5米,四角有四條主柱,柱身雕有盤龍花紋,兩側裝有鐵環(用來穿套抬轎的木槓)。轎的前檐頂到地面有近兩米高,迎面板是寶頂式,由蓮花瓣形曲線組成,全部都是浮雕。轎腳四周裝著鏤空連枝花和回紋圖案的花牙子。全轎最精彩的木雕部分,是左右頂柱雕刻的八仙過海等神話人物,手工精湛,形神俱備。轎身左右側和背面都裝有玻璃窗。門楣、窗框及四周隔扇,刻有牡丹、百子石榴、玉蘭等花卉圖案,浮雕、陰刻、鏤空等工藝相互交錯。轎中的圈手太師椅,有五幅鏤空纏枝花背靠,左右扶手的龍頭張口仰面,有帝王的龍椅寶座般的王者氣勢。
“群廬”建築中西合璧:山門村有座樓叫“群廬”,是抗日時期漢奸李朗雞的家鄉住所,是一間具有濃厚半封建半殖民主意色彩的建築。群廬建於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乙亥年重修。群廬建築結構分為左右前座及右后座,分二層;右后座與右前座連成一體,但建築有別。左前座與右前座中有一走廊,左前座在文革時被火燒去二層的木板,現只剩下外牆結構。右前座正門上額刻“群廬”兩個字。“群廬”由傳統的磚木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相結合,採用近代建築技術,既有中國傳統式的建築,又有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築,形成獨具特色的民國時期建築風格。
“進士”牌匾如部史書:大宗祠內有一塊清朝鹹豐年間的“進士”牌匾,高中者為“宗禮”祖之玄孫李光廷。據歷史記載,李光廷(1812~1880年),字著道,號恢垣,番禺化龍山門村人。清鹹豐元年(1851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任吏部封驗司主事,曾主講禺山書院,並立有旗桿夾保存至今。同治二年(1863年)李光廷補學海堂學長,嗣執掌端溪書院以終。擅長工詩及駢散文,尤精研史學地理,晚年以抄書自娛,凡63種,各系以跋,成《守約篇叢書》160卷。另著有《漢西域圖考》七卷、《廣元遺山年譜》、《北程考實》、《宛湄書屋文鈔》等。《漢西域圖考》,書成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該書詳考漢時西域各國的位置及其沿革。陳澧為《漢西域圖考》作序時說:“古人之書,大都有憂患而作也,今日之患為千古所無之患,李君之書,遂為今日所不可無之書,豈徒以其奇而已哉。”可見李光廷影響之大。
文明建設
山門村重視兩個文明建設,1999年投入350多萬元,建成占地22畝,以省一級學校標準設計的山門國小。投入15萬元,把原舊國小重新規劃、裝修,改建成環境較好的幼稚園。並投入80多萬元擴大入村主幹道,重建了山門牌樓,村容村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1999年度山門村被評為市發展經濟先進單位。 一個以台商為主的外商投資工業城已初具規模。山門村有外來人口近萬人,是本地人口的5倍以上。外來員工的增多,加快了本地的經濟發展。山門現有自選商場、商鋪等60多間,市場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出租房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