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景色](/img/0/3d6/nBnauM3XyYjM5ETNxMD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zQ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千年書院,百年名校。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是首批山東省重點中學,省級規範化學校。創辦於1902年,前身是宋代的松林書院,宋朝名相王曾青少年時期曾就讀於此。1913年改編為山東省立第十五中學,此後學校先後易名為山東省立第十中學、山東省益都中學、青州中學、山東省益都第一中學,1986年益都縣改市,學校更名為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學校南臨4A級雲駝風景區,占地面積116畝,建築面積為5萬多平方米。現有55個高中教學班,學生3500餘人,教職工30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青州市級以上特級教師11名,中學高級教師88名,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1名,濰坊市以上教學能手65人。
領導班子
![領導班子](/img/8/e2d/nBnauM3X1cDO2YDNyID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yQ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校長黨委書記:夏永軍
副校長:張文軍
黨委副書記:宋執雙
副校長:趙習功
副校長:曾憲光
工會主席:袁陽
學校校訓
千年的書院文化、百年的辦學傳統,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秉承“勤樸公勇,敬業樂群”之校訓,已使學校遠近聞名,學子遍及中外,成為海內名校之一。
學校榮譽
![校園一角](/img/4/d7b/nBnauM3X2cjNycDM4MD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z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是全國電化教育科研學校、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高中示範學校、濰坊市“平安校園”示範學校、濰坊市十佳師德先進單位、濰坊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文明單位、濰坊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青州市民眾滿意的學校、青州市文明單位、青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與澳大利亞海濱中學、新加坡華僑中學、韓國藝苑藝術大學結為友好學校。是山東大學優秀人才輸送基地,雲南藝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山東理工大學教學科研實踐基地。
規範辦學
![校園一角](/img/3/49b/nBnauM3XwADO1QDO2IzMxATNwMTMwAjM2IDNwADMwAzMxAzLyM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全面規範辦學行為,建構高效課堂,實施課題帶動、科研興校,建設“名師”群體,培育“名生”,以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力打造學校品牌,百年老校將再鑄輝煌。
以質量立校,以創新立教,以素質立人
深厚的文化傳承,使學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思想、教學理念、工作理念和工作要求,這就是:以質量立校,以創新立教,以素質立人;有教無類,教學相長;責任比能力更重要;精心施教,科學管理,周到服務。
教學理念
基於“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在學生培養方面,特別重視分層次教學,力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特別是在名生培養、優生培養、大眾培養三方面踐行“以質量立校”,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得到社會及師生的高度認可,在青州、濰坊乃至山東省產生一定影響。
辦學思想
![青州一中辦學思想總覽](/img/6/325/nBnauM3X1ATO2YDN2gD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4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以創新立教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的辦學思想之一就是“以創新立教”建立了科學可行的校本教研製度,有適應教育發展趨勢和本校實際教研和教科研規劃和年度計畫;有對教研工作所需要的經費和時間的保障措施。教師普遍具有科研意識,結合我校教學實際參與各種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學校人人都有教研課題;學校承擔有省、市級以上研究課題,有已經結題的研究課題,並在教育教學中產生良好效果;近3年來有近200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公開發表;多項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在市以上範圍推廣,如研究性學習創新做法得到濰坊市教育督導評估中心的推薦,生態課堂研究獲濰坊市創新成果獎,學校承擔的國家、省市等教研課題多項多次獲獎。
以素質立人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的辦學思想之一就是“以素質立人”,就是培養高素質的,適應國家未來建設需要的人才,基於此,學校在實施課程教學,德育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等教學過程中,著眼於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著眼於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對人才的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力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得到提升和發展,其學習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審美能力、實踐能力等,力求走在我市前列。學校實施了“自我鍛造工程”重視學生的自我參與,自我管理。充分發揮學生會的作用,德育處、團委、級部、班子任在工作中重視學生幹部培養,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把德育教育與學科課程結合起來,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把德育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指標,納入學生髮展報告;學校各類活動和課堂教學,以及各類考核測評都較好的體現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基本要素的培養,張揚學生個性。
“十字”管理法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教育實踐是在一定的教育觀念指導下進行的。教育觀念能為學校各方面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精神支柱和方針指導,是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遵循的統一思想行為準則,是學校進步發展的力量源泉。
影響辦學的因素很多,管理無疑是首要的、關鍵的因素。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領導對教職工的管理,上級對下屬的管理,都對教育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基於教育觀念的內涵,突出教育實踐的策略,學校提出並堅持了“十字”管理法,即“愛、嚴、精、細、實、快、恆、先、拓、和”,注意把握並處理好這五大關係,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地進行教育管理。
1、管理態度——“愛”與“嚴”
![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比賽](/img/d/e15/nBnauM3X0YTMzgjN0Mj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zY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教育大計,“愛”字為先。從師生關係看,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源泉,愛學生是教師的本職。為此,學校要求教師要做到“五愛”:真愛、憐愛、關愛、慈愛、熱愛。
“真愛”是對學生成才的渴望,“憐愛”是對學生錯誤的指正包容,“關愛”是長者對後生進步的關切,“慈愛”是象父母對兒女般的無條件呵護,“熱愛”是教師對學生成功的褒獎,更是教師職業生涯的基礎資源。
在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中,“愛”體現了為師之道,體現了長者風範,閃耀著人性善良的光輝,彰顯著師者的涵養和素質。從而,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實際操作中,教師就進入了學生的內心世界,掌握了管理契機和管理主動權,方法多樣,有的放矢;密切關係,化解矛盾;師生合一,功到自成。教師“愛其生,導其行”,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生活學習雙豐收,師生雙贏,效果圓滿。
在現實生活中,教師面臨來自本身和學校內外的各種關係,在教育管理中難免受到影響甚至干擾。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把職業生涯放在第一位,在管理學生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做到:“靜、寬、度、德。”
首先注意一個“靜”字,隨時掌握學生動態,靜思發展趨勢,冷靜處理各種矛盾;其次強調一個“寬”字,原諒、厚愛、寬待學生,只有贏得了他們,才贏得了教育的成功;再次掌握一個“度”字,關愛不是和稀泥,不是好好先生,寬容不是縱容,防止物極必反;最後崇尚一個“德”字,“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應具有職業修養和良好品德,這樣才能對學生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學生才能學有榜樣,趕有標準,心悅誠服。
“愛字為先”是從管理思想上講的,“嚴字當頭”則是從管理實踐上講的,兩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說,真嚴大愛,“嚴”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自我約束能力差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的要求和督促不能放鬆,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把潛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使他們的高中時代不留缺憾,這就是常說的“嚴師出高徒”。我們強調“真嚴”,是指要嚴而有理,嚴而有格;嚴中有愛,嚴中有情,使學生能夠理解老師的嚴,接受老師的嚴格管理,最終指向“真愛”。
師生關係作為學校存在的最基本、最廣泛的人際關係,對辦學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愛字為先,真嚴大愛”,是教育管理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同時,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上級對下屬縱向關係也成為影響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對象構成成分與師生關係相比有重大差別,但“愛”與“嚴”的處理尺度在原則上是一致的。
2、管理行為——“精”與“細”
![2011年秋季運動會](/img/6/9d7/nBnauM3X4IjN4IDMyQj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0Y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難事做於易,大事做於細。科學的管理思想依靠科學的管理方案加以體現,而科學的管理方案則依靠精細的管理過程才能實現。精細管理有助於及時發現和修正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大程度減少失誤,有效落實管理目標。為此,我校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工作中心,進一步細化工作程式和標準,力求管理制度規範化,管理過程精細化,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精細化管理風格,做到目標到位、要求到位、實施到位、檢查到位,對突出的和帶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找出問題根源和解決辦法。
“精心”是一種工作態度,“精業”是一種工作水平,“精益求精”是一種工作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體現了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精細管理先在於“勤”。勤觀察,以掌握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對症下藥;勤教導,以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誨人不倦;勤解決,摸清了情況,發現了問題,應及時解決問題,防患於未然,解決問題於萌芽狀態,不使問題擴大和激化,不給管理工作留下隱患;勤記錄、勤總結,以發現管理的變化規律,從而少走彎路。
精細管理還在於“細”,要求觀察敏銳,作風細緻,抓細節,抓落實。教育工作是一項繁雜的工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細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疏漏,做到有的放矢,使管理延伸到每一個時段、每一個角落,確保學校工作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全面提升管理檔次。抓細節,就要把小事當成大事來乾,切實在細節上下工夫,集腋成裘,聚沙成丘,努力在工作細化中實現突破。
“精”是一種深度,“細”是一種廣度,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成為教育管理的雙翼。精細管理作為一種管理要求,強調的是管理責任;要把責任落到實處,還有賴於管理目標的確立,堅持“責權利相結合”原則,藉助於管理系統的運作,從而更大程度上激發師生員工為完成目標而努力。大到發展規劃、隊伍建設,小到學生進步、習題質量等等都精細設計,目標明確,責任落實,保障教育教學效益。
3、管理風格——“實”與“快”
![青州一中成功舉辦高中1961級校友聯誼會](/img/5/b89/nBnauM3X0gTO1gTM5Qj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0Y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實”具有做人和做事雙重意義。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實”既是個人品行誠實、樸實、務實的反映,也是工作風格實幹、實效、實績的展示。努力作為,反對作秀,實在做人,踏實做事,把心思花在幹事上,把精力用在發展上,做到想幹事、會幹事、乾成事、不出事,這就是教育成功的過程。
實幹是成事之道、發展之基。當前,教育管理特別是中學教育並沒有一成不變的靈丹妙藥可以照搬套用,只能靠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實幹的關鍵是端正認識,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端正認識,就是明確肩負的責任,充分重視履行教師職責的必要性,這是“實幹興教”的理性前提;乾成事涉及教育工作者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優良工作作風,狠抓落實,最終的標準是看實績。
“實幹”要把務實和創新相結合,解放思想,狠抓關鍵,狠抓落實,使“實幹”轉變為“實效”、量化為“實績”,較好地實現教育管理目標。因此,我們強調抹去浮華,有實事求是之心,無譁眾取寵之意,努力探求教育管理的有效切入點,獲取提高質量的持續動力。
“快”強調的是工作效率,主要表現為時間觀念和競爭意識。課堂上學生接受能力快,課後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快;工作中下屬完成上級的任務行動迅捷,抓緊落實到位;對工作規劃搶時間,搶進度,有前瞻,無不體現為一個“快”字。教育工作時效性較強,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特別是有些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作就需要克服困難,養成雷厲風行、信守時間的工作作風,樹立不進則退、創優爭先的競爭憂患意識。
4、管理趨向——“恆”與“先”
![青州一中北京校友會](/img/2/642/nBnauM3X0QTNzYDM0cj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3Y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持之以恆的耐心和毅力歷來備受世人推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朝一夕難以奏效,僅憑一時激情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教育管理就要從學生進校抓起,圍繞培養目標制定長遠規劃和分階段、分層次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恆心”根源於“愛心”,服從於“責任心”,表現為“耐心”。有對學生和職業的熱愛,有對己負責對人負責對工作負責的責任意識,教育管理就容易具備“耐心”和“恆心”,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教而不厭、誨人不倦;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儘可能避免由於職業倦怠帶來的身心危害和工作成就感淡化。同時,“恆心”也是教育工作特別需要的,這是因為教育對象的未成年化,思想行為養成需要反覆抓、抓反覆所決定的。
持之以恆,領先一步;時時領先,步步領先。持久的努力,會把教育工作推向一個個台階,逐步走向成功。“先”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積極爭先的工作態度,這都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具備了這種“爭先創優”精神的人,學習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強,責任心、使命感驅使他們積極進取,不敢懈怠。更重要的是,這可以起到改變環境,轉變作風,建立高效積極組織氛圍的作用,有利於實現個人和組織的雙贏。
5、管理目標——“拓”與“和”
![2011級高一新生軍訓剪影](/img/2/587/nBnauM3X1UzM0kTNzYjNzYDOxMTM2QjM2UzMxADMwAzMxAzL2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課程的實施,“開拓創新”將會成為對教育管理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發展是硬道理,學校的前途在於求實、在於創新、在於發展。“拓”具有多重意義,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班級管理,拓展育人渠道,最佳化工作策略,引領工作發展,都離不開“改革開拓、創新創優”這一主旨。
開拓創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有開拓者的勇氣和志氣;其次要講方法,看準路子,找對法子,有的教師或是習慣於駕輕就熟的老方法不願花大氣力去改革,或是怕搞不好改革反不如以前而不敢改革的現狀,這裡就有一個方法問題;再次要講策略,開拓創新意味著會遇到更多的新問題,牽扯因素方方面面,教育管理就需要審時度勢,權衡利弊,趨利避害,使工作效果實現最最佳化和最大化。
在教育管理中,產生於工作實踐中的“困難問題”往往最具研究價值,有時會遇到一些所謂“死結”,這也常常是制約工作發展的瓶頸,遇到困難繞著走就永遠不會有所突破,開拓思維,創新實踐,換個角度就可能發現更好的解決方案,使工作漸入佳境。創新的意義就在於尋求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案,提高效率、最佳化結果。只有開拓創新,才能尋找到新的突破口,藉以提高工作水平。所以,我們倡導不斷反思、開拓創新,勇於否定過去、正確把握現在、成功開拓未來,領先一步,步步領先,不辱使命。
從教育管理髮展看,“和”是管理的目標。天地“和”則風調雨順,人的五臟六腑“和”則身體健康,學生德智體“和”則標誌素質教育的成功,人際關係“和”則同心同志同力,團隊“和”則團結就是力量,社會“和諧”則國泰民安,科學發展。教育管理就是達到“和”的境界,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創造學生成才的理想樂園。
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師和學生,領導和民眾,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關係到整個學校工作的成敗得失。雖然層面和對象各有特點,但管理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就需要在“愛、嚴、精、細、實、快、恆、先、拓、和”十字上下功夫。青州一中全體師生員工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不懈追求在實踐中創新、在探索中前行,爭取教學質量結碩果、教育活動出精品、制度建設重實效、校園文化助和諧,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學校活動
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山東省青州市第一高級中學開展了“松林書院大講堂”活動。旨在更新先進理念,借鑑成功做法;聚焦課堂教學,傳播教學經驗;剖析典型課例,打造優質課堂,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促進教師成長,全面推進濰坊市教科院的“345優質高效課堂”模式,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探究性學習,發展學生個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體做法如下:
(一)名師示範,引領課堂
學校統一安排,選取市級以上名師、教學能手,利用每星期三上午第二、三節時間,在逸夫樓多媒體教室舉行示範課,其餘教師參與聽課,並通過授課教師現場說課、專家評課等活動,共同研究課堂教學。
1、示範課。示範課充分體現濰坊市教科院“345優質高效課堂”模式。授課教師把課題提前交教導處。課後提交教學案及示範課總結。現已有濰坊市教學能手王岩、劉美萍、王桂雲、竇克萍等12位教師在松林書院大講堂舉行了公開課,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2、聽課。凡是在大講堂舉行的示範課,新教師必須聽課,本學科組所有教師、相關學科教師必須參加,其他無課教師儘量參加。凡聽課教師在課後寫出自己的聽課體會。實踐證明,教師聽課積極,熱情高漲,每節示範課聽課者達200人以上。
3、說課。講課結束後,有主講教師說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說課。
4、評課。由教導處安排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學校領導進行現場評課。評課客觀公正,講課、聽課者均受益無窮。
(二)舉辦專家講座,傳授教育教學經驗
學校將聘請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教育教學成就顯著的專家、學者,到松林書院大講堂作專題報告,把現代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帶進學校,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並進一步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三)各學科舉辦專題講座,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結合現行教材,結合學生特點,各學科舉辦有特色的專題講座,以引發學生探究科學的奧秘;結合校本教材,以松林書院為陣地,進行校史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愛校教育;結合青州的人文、地理、歷史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青州、熱愛青州。
(四)舉辦講座,學生主講,展示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激活學生思維,鍛鍊學生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山東省濰坊市中學名錄
濰坊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濰坊直線距離西至省會濟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瀕渤海,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