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絲綢志

《山東省志·絲綢志》由山東省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編撰,山東出版社1991年出版。主要介紹從1840年到1985年間山東省的絲綢發展情況。

《山東省志·絲綢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2年,1991年正式出版。志書以篇、章、節層次劃分, 全書共設8篇,內容依次為桑柞、養蠶、蠶繭收購與加工、絲絹工業、絲織與印染工業、 絲綢貿易、 教育與科技、 管理。志書上限始自1840年,下限到1985年。為彰明事物的發展,個別資料適當上溯或下延。 山東養蠶、抽絲、織綢歷史悠久,早在奴隸制社會,山東的蠶絲生產已具有相當水平。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侵略,使山東絲織業的發展帶有明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為適應生絲出口需要,李鴻章於1886年在煙臺開辦了山東第一家機器繅絲廠--華豐絲廠。不久,德、日等國商人也紛紛在青島、煙臺、張店等地設立絲廠和絲局。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在省城設立農桑總會,於青州設立蠶桑學堂,旨在考求新法,改變養蠶繅絲的舊習。 民國初年, 全省有家庭工業性質的人力機繅絲廠300家以上。到1920年,全省有柞嵐22.67萬公頃, 年產柞蠶繭32萬擔、柞綢150萬匹,占全國柞綢產量的80%。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人造絲傾銷各國,魯絲外銷又嚴重受阻,絲廠紛紛倒閉,到1933年,全省300餘家人力機絲廠僅剩160家。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霸占了蠶繭原料和絲織業,民營絲廠大都破產、改業,或淪為日商的加工廠。1941年,日本在周村成立“纖維組合”,逼迫已經為數不多的絲織業者加入,民族絲織業進一步衰萎。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遭到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山東繭絲生產更加凋敝。至1949年,全省僅生產桑蠶繭2.18萬擔,桑蠶絲1噸,柞蠶繭9600擔。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實行恢復繭絲綢生產的政策,採取推廣良種,提倡蠶種共催,加強技術指導和購銷工作等措施,促進了繭絲生產的發展。到1952年,全省年產桑蠶繭4.19萬擔,柞蠶繭5.67萬擔。1956年,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絲織生產與貿易納入國家統一計畫,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1957年,全省生產桑蠶絲249噸、柞蠶絲238噸、絲織品1028萬米,並開始出口桑絲綢,改變了建國以來省內只出口柞絲綢的狀況。 1958年的“大躍進”,山東蠶絲生產推行大計畫、高指標,加上生產技術上的瞎指揮, 植桑養蠶遭受了很大挫折。1962年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經過三年調整,1965年, 全省產桑蠶繭2.2萬擔,柞蠶繭9.3萬擔,同時絲織業向機械化生產的轉變也已基本完成,全省產絲量為526噸,年產各類絲織品1207萬米。 60年代後期,由於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大批柞嵐被修成“大寨田”,又有一些柞嵐被闢為果園或改種經濟林木,致使柞嵐大面積減少。隨著對外出口的回升形勢,1973年,山東省委確定將蠶繭作為專項出口商品,重點抓好蠶繭生產。1977年,蠶繭收烘工作歸屬省供銷社管理,當年新建桑園0.93萬公頃,散植桑2240萬株,使全省桑園面積達到2.59萬公頃; 省內國營繅絲廠有繅絲機1092台、21500緒,社隊繅絲廠到70年代末猛增到130多家。 1981年,山東省政府決定成立山東省絲綢總公司,對繭絲綢的產供銷實行一體化管理。山東省絲綢總公司成立後,對生產布局作了調整,基本上形成了蠶繭商品化生產體系,桑蠶繭產量逐步回升。1982年開始整頓繅絲行業,關停長期虧損的國營繅絲廠和產品質量差、繅折高的社隊繅絲廠,並開始從義大利引進印染設備與技術。三年改革的初步嘗試,穩定了全省絲織生產。1984年山東省絲綢公司開始實行貿工農、產供銷、人財物統一管理和經營的實體化管理,至1985年,全省絲綢行業共組建市、地絲綢公司11個,縣絲綢公司31個,擁有國營蠶種場23個,絲綢工業企業42家,蠶絲檢驗所、 絲綢研究所、絲綢工業學校各1處,絲綢工業生產基地4個;全省年產桑蠶繭21.47萬擔, 柞蠶繭2.1萬擔,蓖麻蠶繭505擔;桑蠶絲1026噸,柞蠶絲147噸,絹紡絲824噸;各類絲織品5379萬米,印染絲織品4206萬米。工業總產值4.8億元,商業銷售收入33514萬元,實現利稅4541萬元,出口創匯3757萬美元。 該志獲1994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