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蓖麻蠶所結之繭,兩端尖細,形如棗核,尾部封閉,頭部有一出蛾小孔。繭衣較厚,繭層鬆軟,一般不能繅絲,可作為絹紡原料。蓖麻蠶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天蠶蛾科。原是野外生長的野蠶,食蓖麻葉,也食木薯葉、鶴木葉、臭椿葉、馬桑和山烏桕葉,是適應性很強的多食性蠶。蠶和蠶繭分別按所食葉類命名。如蓖麻蠶、木薯蠶和蓖麻蠶繭、木薯蠶繭等。現在的蓖麻蠶,大都在野外生長,由人工放養,也有的在室內人工餵養。
蓖麻蠶原產印度東北部阿薩姆森林中,又有印度蠶之稱。當地氣候炎熱,夏季多雨潮濕,為蓖麻蠶適宜的生活條件。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台灣試養成功,30年代傳入廣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中國廣東、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種植蓖麻,飼養蓖麻蠶,日本投降時毀掉了所有蠶種。1950年中國引進一批蓖麻蠶種試養,1956年起在廣東、廣西、安徽和山東等省區相繼發展,以廣西產量最高,年產約200噸。蓖麻蠶絲生產的絹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甚為暢銷。
蓖麻蠶是一種多化性品種,在氣候適宜時,一年四季均可飼養。印度氣候炎熱,蓖麻能四季生長,蓖麻蠶能一代接一代繁殖。中國地處溫帶,每年從晚春到秋末能連養三、四代。蓖麻蠶卵比桑蠶卵重2.5~3倍,蟻蠶也比桑蠶蟻大而肥。和桑蠶一樣,經4眠後達5齡蠶,這時食葉量大,生長快。如飼料充足,經5天左右即能上簇。歷時約16天(夏季),溫度稍低時,時間也稍延長。成熟後,蠶引葉為牆,作繭在葉上,也可用一寸寬的紙條作為蠶簇,可得整齊而潔白的蠶繭。人們還常用高粱葉或玉米葉代替紙片作蠶簇。蓖麻蠶吐絲時,頭部不斷擺動,但不太有規律,有時成“8”擺動,有時接近“8”,也有時僅彎成波浪形,所作的繭有一出蛾小孔。人們還常利用蓖麻蠶的習性,把熟蠶閉在小籠子內(50×35×25厘米大小的籠子約放500條蠶),讓蠶在籠子四周吐出亂絲,度過活動期後再移放到特殊的平板上。蠶在平板上吐絲形成絲綿板,蛹體裸露其上。一塊120厘米長、60厘米寬的平板可容 500條蠶。這種絲綿板易保藏,便運輸,不必烘繭,鮮蛹又能直接利用,絹紡廠使用絲綿板作為原料也很方便。 蓖麻繭兩端稍尖,中部膨大,腰幅兩側闊狹也不相等。外觀像棗核形,也有的像不規則的三角形。繭白色,繭衣又厚又多,約占繭層量的三分之一,且與繭層無明顯的界限。繭層鬆軟,缺乏彈性。外層縮皺略模糊,中層明顯,內層平坦。繭層厚薄程度差異較大,尾部最厚,中腰次之,頭部最薄。鮮繭重量中繭衣約占3.6%,繭層約占10%,蛹體約占86.5%。
蓖麻蠶繭繭絲斷面形狀類似桑蠶繭絲,但比桑蠶繭絲更為扁平。繭絲纖度約為1.5~3.0旦。強度比桑蠶絲低,絹紡精梳條束纖維平均強度約為3.0克力/旦,斷裂伸長率與桑蠶絲接近,耐酸性也與桑蠶絲相近,而耐鹼性略強於桑蠶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