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說明
周村歷史上未修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60年曾修志,但未成書。新編《周村區志》 始修於1982年4月,至1991年12月付印,其間蒐集資料約2600萬字。區志記述上限1840年,下限1985年,大事記延至1990年。全書共23編,前設概述、大事記,後置人物和附錄。編目依次是:建置、自然環境、人口、農業、工業、絲綢、交通·郵電、城建·環保、商業、經濟管理、財稅·金融、黨派·民眾團體、政權·政協、公安·司法、民政、軍事、人事·勞動、文化、教育、科技、醫藥·衛生、體育、風俗·宗教·方言。
淄博市周村區位於山東省中部, 總面積263平方千米。1945年以前,周村區北部屬長山縣,南部屬淄川縣。1945年9月,中共山東分局置周村市建制,隸屬渤海行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於1950年3月,撤銷建制,周村、長山合併為長山縣,屬淄博專區。 1950年11月,周村從長山縣析出,與張店合建為張周市。1955年4月,撤銷張周市建制, 設周村區,隸屬淄博市至今。1985年,全區轄9鄉、2鎮、3個街道辦事處,212個自然村、25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66181人,其中男132692人、女1334 89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12人,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2倍。有漢族、回族、滿族、苗族、壯族、侗族、瑤族、蒙古族、朝鮮族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5%。
周村區屬泰魯山系丘陵至平原的過渡地帶。南部為丘陵,北部為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周村是糧、林、牧綜合農業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開展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對“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推廣良種,改進農機具,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以後,實行科學種田,調整產業結構,使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轉化。 1985年, 糧食每公頃產量6420千克,總產量80810噸,分別是1949年的4.5倍和3.07倍; 林地面積、果品產量、畜牧業產量分別比1949年增長252倍、9倍、1倍;農業機械總動力9.34萬千瓦。
周村是魯中重要商埠。明末清初,已輻射方圓百里之外。嘉慶年間,周村已形成“百貨叢積,商旅四達”的“巨鎮”。光緒年間,膠濟鐵路通車,周村工貿俱興,被闢為商埠,店鋪近2000家,有“金周村”“旱碼頭”等美譽。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於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和戰亂的影響,商業日趨凋敝,商戶大部分歇業。1949年,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僅有248萬元。新中國成立後,在發展國營、集體商業的同時,扶持私營商業。1956年完成了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1949年增長3.11倍。 1978年以後, 國營、 集體、個體商業同步發展。1985年,全區共有商業網點3183處,從業者萬餘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3756萬元。 周村工業歷史悠久。唐代的紡織、明代的冶鐵、清代的銅器曾盛極一時。1934年,有棉織、造紙、銅錫具、釀造、榨油、捲菸、漿染、麵粉、香末、水膠、書筆、鞋等工廠近700家,年總產值386.3萬元。境內銅錫業、漿染業分別占全省的56.8%和26%。之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和“洋貨”充斥市場,嚴重地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至1949年,傳統手工業僅存25家,職工2746人,工業總產值787.89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周村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1966年,工業總產值9587.49萬元,比1949年增長11.17倍。1978年,工業總產值28748萬元,比1966年增長2倍。20世紀80年代,周村工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形成絲綢、紡織、機械、化工、電子為主的五大工業體系,輔以金屬製品、建材、採掘、食品、電力、造紙、印刷、木器、製革、塑膠、縫紉、 工藝製品等十餘個門類。1985年,全區共有工業企業1038家,職工69674人,固定資產原值42899萬元,工業總產值69174萬元,利潤總額8249萬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10.5倍、1倍、2.1倍、1.4倍、1.9倍。
新中國成立後,周村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很大發展。周村區是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全國先進體育縣(區)。
唐代,周村的絹、絲已較有名氣。明代“步步聞機聲,家家織綢緞”。清末,繅絲、絲織已用機器生產,年產絲綢、麻葛百餘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絲綢業迅速發展, 1985年, 絲織品總產量1906.3萬米, 絲綢工業總產值11081.48萬元, 利潤685.71萬元,全區形成蠶繭、繅絲、絲織、印染、絲綢機械、科研、教學、專業化管理等完整的行業體系。產值、桑蠶絲產量、絲織品產量、出口創匯等方面均占全省絲綢業的三分之一。周村是山東省重要絲綢工業生產基地,亦是全國12個絲綢出口基地之一。周村在清乾隆年間被御賜為“天下第一村”,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是工商業發達;二是民間文化興盛。1904年,周村與濟南、濰縣同時被清政府闢為對外開放的“商埠”,當時有“日進斗金”“駕乎省垣之上”和“金周村、銀濰縣”等稱譽。周村的民間文化以正月十五鬧元宵最為壯觀。
新編《周村區志》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簡介
書籍信息《周村區志》編纂委員會編
主編:劉遠忠
副主編:呂承功 韓克勇
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
2005年 3000冊 1380千字 652頁
318.00元
ISBN 7―101―04582―0概要
《周村區志》始修於2001年9月,2005年6月印刷出版。該志上限起於1986年,下限斷至2002年,是對第一部《周村區志》的續修。全書由前志簡介、概述、大事記、專志各編及附錄組成,其中專志共設27編,依次為:建置、自然環境、人口、黨派群團、政權政協、民政、人事勞動、軍事、公安司法、經濟體制改革、工業、農業、國內貿易、對外經貿、交通郵電、城鄉建設、經濟管理、財政稅務、銀行保險證券、科技、教育、文化、體育、醫藥衛生、社會、人物榮譽、組織機構。
內容介紹周村區屬山東省淄博市轄區,位於山東省中部,東臨張店區,南接淄川區,西部與章丘市接壤,西北與鄒平縣毗鄰,東北與桓台縣連界。南北最大縱距27.3千米,東西最大橫距25.3千米,面積263平方千米,2002年總人口313029人。
1986—2002年周村區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63169萬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37969萬元、342735萬元、282465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343萬元;年末,各項存款餘額53.29億元;全部職工年平均工資1037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86元。
周村區土壤、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但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足,機械化程度不高。1989年起,依據自然條件,對農業進行區域和結構調整。經過三年努力,建成北部5個鄉鎮6萬畝噸糧田基地,大埠山、萌西、六山一台、彭南四大果品基地,孝婦河兩岸3000畝優質蔬菜基地,畜禽產品基地和花卉生產基地亦初具規模。至1995年,耕、種、收、脫、運等農業生產的主要環節實現了機械化。1995年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動農業持續發展。科學種養已經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至2002年全區農業總產值64005萬元。
周村區工業基礎較好。1987年確定大搞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的戰略。至1992年,全區完成技術改造項目279項,總投資70662.5萬元, 59%的企業得到改造;全區開發新產品總投資9000萬元,開發新產品150多項,其中有20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12項成為代替進口產品,60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58項填補省內空白。1996年起,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2002年,全區已經形成紡織服裝、絲綢、機械、化學、家具、電子電器、金屬製品、造紙印刷、礦產、食品飲料、電力熱能等門類齊全、成龍配套的工業格局。是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528656萬元。
2002年全區有校舍面積32.78萬平方米,有多媒體教室327個,微機室57個,語音室15個,教育衛星地面接收站23個,校園網26個,配備終端微機3500餘台,全區84處中國小全部實現寬頻聯網。同年,全區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230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108人;全區有農業科技人員3100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30人。1986—2002年,全區共完成國家和省級科技計畫14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