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紡織生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的遠古時期。春秋時期,齊紈魯縞馳名遐邇。漢代,山東的臨淄、定陶、亢父(現濟寧市)已成為當時三大紡織中心。《漢書·貨殖傳》載稱:“齊冠帶衣履天下”,足見當時山東紡織業之盛。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東“黼黻、錦繡、羅綺之工大優於江東” (顏之推《顏氏家訓》) 。隋唐時期,所產綾、綢、施、絹很多是進貢的珍品。北宋,山東每年向官府繳納的綾、 絹、綢、布、絲綿賦稅,分別占全國的41%、17%、13%、10%和7%,青州設定的織錦院專門織造高級絲織品。宋神宗時,朝廷在山東“和買”的絹帛每年達30萬匹左右,山東絲綢遠銷中亞及歐洲,同時麻紡織品亦較盛行,端布(登萊產)、沂布(沂州產)、陶布(定陶產)頗為著名。 金朝時期,由於官方對手工業採取壟斷政策,民間紡織業一度陷於停滯狀態。元代山東開始種植棉花,有了棉織品。明朝建立後,大力推廣植棉,促使手工棉紡織業日益興盛。1578年(明神宗萬曆六年),山東計征棉布60萬匹、棉花38萬多斤。到了清朝,棉花成為官定必種作物。從此,山東手工棉紡織業更加普及。清朝中葉,山東的手工印染業已遍及城鄉。清乾隆五十年(1785),山東手工毛紡織業在臨清興起,產品有毹(音輸,即今地毯),至清末已有七八家世代相傳的織毹店家。 鴉片戰爭以後,英、德國等帝國主義相繼在山東開設繅絲廠、繅絲局、織布廠等,成為山東機器織布業的嚆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強占青島,利用廉價的資源,開始染指紡織業。在清末“新政”和國外先進技術的影響下,青島新華紗廠、濟南魯豐紗廠等相繼建立,標誌著山東民族紡織工業的崛起。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日本利用在青島的特權,大肆發展紡織業,壟斷了山東紡織業的生產、原料市場和銷售市場,山東的民族紡織工業受到遏制。日本投降後,南京政府接受日資紗廠使之變成官僚資本企業,但由於國民黨官員在接收時中飽私囊,疏於管理,山東的紡織生產仍很不景氣。 1949年山東全境解放後,紡織企業獲得新生。經過民主改革,取消封建把頭,廢除搜身制,逐步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1951年“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國推廣,極大地提高了紡織業勞動生產率。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紡織業從原料供應、生產到銷售全部執行國家指令性計畫,各紡織廠普遍推行“一長制”,企業管理走向正規化。 由於1958年“大躍進”的影響,山東紡織業元氣大傷,從1961年開始,被迫對部分紡織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大量裁減職工。經過1963年至1965年的調整,隨著農業的好轉,棉花產量逐年增加,紡織工業逐步復甦,停產企業相繼開工,部分被精減的職工回廠,產品質量回升,停緩建的工程恢復建設。到1965年,全省紡織工業總產值10億元,大體相當於1957年的水平。 第三個五年計畫時期,山東開始調整紡織業的布局,改變了山東紡織業長期集中在青島、濟南和膠濟鐵路沿線的“兩點一線”格局,使當時全省13個地市中的10個地市有了紡織業,為山東紡織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文化大革命”給紡織工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干擾和破壞,其中最嚴重的是1974年,全省紡織企業大部停產,處於癱瘓狀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兩年,紡織工業再一次從抓產品質量入手,重新整頓企業,對恢復紡織生產秩序起了一定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山東紡織工業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80年代山東紡織業由著重抓速度、抓產量、抓擴大生產能力,轉移到抓花色品種、抓技術改造、抓經濟效益的戰略調整上來。1983年紡織企業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紡織企業直接進入市場。這些重大舉措,使山東的紡織品迅速打開銷路,山東紡織工業迅速回升。 進入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山東紡織工業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1988年全省棉紡錠居全國第二位;毛紡錠居全國第三位;針復織、印染、麻紡織、紡織機械及器材等行業也迅速發展,均居全國前三位。特別是化學纖維行業,經國家批准,濟南(6萬噸滌綸)、淄博(3萬噸腈綸)兩個大項目已列入“七五”計畫,這對改善山東紡織業的原料結構起到重大作用。
相關詞條
-
青島市志·紡織工業志
1958年,成立了青島市紡織工業局,統管全市紡織工業。 1963年,山東省紡織工業廳遷至青島,成立了山東省紡織工業局。 1964年,擴大了青島的紡織技術...
-
山東省志
《山東省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東省官方編纂出版的山東省級地方志書,由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負責,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編修過兩輪。第一輪《山東省...
編纂歷程 志目列表 -
山東省志·序例目錄
《山東省志·序例目錄》是整部《山東省志》的綜括與目錄彙編。 凡例詳細說明了編纂《山東省志》的統一要求。 由於各分志成書時間不一,部分分志的下限適當下延。
-
青島市志·總目錄
《青島市志·民政志》 《青島市志·政權志》 《青島市志·方誌志》《青島市志·人物誌》《青島市志·總目錄》《青島世紀圖志》。
-
濟寧市志
始修於1981年底,2002年8月出版,分上、下兩冊。 1990年,濟寧市轄2區、1市、9縣,總面積10685平方千米。 1978年後,濟寧經濟全面振興...
-
淄博市志
淄博位於山東省中部,濟南、青島之間,歷史悠久。 淄博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始於1945年8月,中共魯中區委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 1954年12月經國務院批...
-
棗莊市志
《棗莊市志》始修於1985年初,1993年正式出版。 棗莊市位於山東南端,總面積4550平方千米。 1945年始設棗莊市,後撤銷。
-
天橋區志
是濟南市天橋區有史以來編修的第一部志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9月8日正式命名為天橋區。 1990年,天橋區轄1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
-
山東省淄博市
淄博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山東(淄博)境內最早的人類是沂原人,生活在四五十萬年前。 坐落在淄博的齊魯石油化學工業公司,是特...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擁有人口 氣候特徵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