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山遺址

山前山遺址

山前山遺址位於浙江省瑞安市碧山鎮街路村附近的小山坪上,屬於新石器晚期。1982年列為瑞安縣(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臨碧山小平原,東南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0一100米。遺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東南山坡最為豐富,已受到自然和人為耕作的破壞,上世紀50年代以前,山坪和東南斜坡的地面上文物隨處可見。

出土文物

山前山遺址山前山遺址
1965年12月,浙江省文管會進行探溝發掘,出土有、鑿、刀、、箭鏈、紡輪等石器和泥質紅黃陶、泥質灰陶、彩繪陶、印紋硬陶等陶器。石錛呈長條形,橫剖呈梯形;箭鏈數量較多,磨製精緻,形制多樣,有柳葉形、菱形、三棱形。泥質紅黃陶、灰陶,質地鬆軟,外表多拍印籃紋、人字紋;彩繪陶以泥質黃陶為胎,其上繪以赭色或褐色的斜方格紋、人字紋、直條紋等,距今時間約三千多年,相當商代。

夏鼐先生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文物圖錄·序》中指出:“浙江南部的新石器文化為另一種文化,可用瑞安山前山遺址為代表。這裡石器以石箭頭為最多,陶器以籃紋為主。”此說可謂一語中的。

從山前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瑞安已有先民在飛雲江流域繁衍生息,過著漁獵和原始農業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