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屈底波(庫泰拔)早年是哈查只的部將,在擔任阿拉伯帝國的呼羅珊總督(埃米爾)後,705年率軍攻占巴里里,706-709年征服布哈拉地區,710-712年又率軍征服撒馬爾罕和花拉子模,隨後進軍中亞的錫爾河流域,完全征服了中亞地區。後為部將所殺。庫泰拔是阿拉伯帝國在東線的主要將領,他對中亞地區的深入征服使得伊斯蘭教代替佛教,使伊斯蘭教傳遍中亞。
人物經歷
展露頭角
公元696年,伊拉克發生暴亂活動(起義),總督哈賈吉被圍,屈底波應募參加鎮壓有功,從此在哈賈吉麾下任軍職,大受寵信。704年,被哈里發韋立德擢升為呼羅珊總督,以木鹿(馬魯)為首府。屈底波以哈賈只部屬的身份,在呼羅珊統率的阿拉伯軍隊,總計有54000人(其中有巴斯拉調集4萬人,7000人是在庫發調集的,沿途徵募7000人,共有兵力5萬人)。
701~710年間,他連年出兵,先後征服了位於中亞南部的吐火羅(巴里赫)、安國(布哈拉)和花拉子模等地。711年,屈底波又圍攻河外的中心康國(撒馬爾罕),康國被迫投降。屈底波進入撒馬爾罕城,撒馬爾罕居民被迫悉數從城內遷出,而後城內供阿拉伯人居住和駐紮。為方便穆斯林士兵禮拜,在城內修建清真寺。主張宗教自由,並且允許穆斯林商人自由傳教。
屈底波軍隊繼續遠征錫爾河流域,征服石國(塔什乾)、俱戰提(列寧納巴德)和渴塞(卡散)諸城。公元712年歲杪,粟特居民在屈底波回師木鹿後起而反抗阿拉伯人,東突厥默啜可汗諸侄應當地地方貴族殘餘勢力邀請,率軍入侵粟特地區。默啜可汗趁阿拉伯帝國的省區發生叛亂,遣闕特勤率兵20萬突厥鐵騎西進中亞。闕特勤所率之突厥騎兵盡占有阿姆河外諸地,只有撒馬爾罕仍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但在713年春,屈底波利用突厥騎兵的困難,突厥騎兵從東亞草原遠征至中亞地區,一路長途跋涉,因而已經是疲憊不堪。突厥騎兵雖然人多勢眾,但是阿拉伯鐵騎兵也是兇猛剽悍,再加上一代名將屈底波的指揮。最終迫使突厥大兵撤離粟特,20萬突厥大軍甚至無力阻止阿拉伯軍隊向赭時和費爾乾納前進。716年,默啜可汗被殺,在他死後,西突厥再次脫離東突厥汗國羈絆。中亞的突騎施首領蘇祿趁機自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突騎施汗國。蘇祿可汗常常率軍侵擾中國和伍麥葉王朝的邊境。這個王朝一直存在到738年。738年蘇祿被部下庫爾蘇勒殺死,庫爾蘇勒自立為汗。與此同時,呼羅珊總督納斯爾率大軍收復錫爾河流域。739年,庫爾蘇勒在錫爾河岸被總督納斯爾的軍隊俘虜,不久被處死。西突厥汗國自此徹底滅亡。中亞所有突厥部落相納入阿拉伯帝國的行政區域。
暴君殺害
公元713年秋,屈底波的軍隊北至赭時,擊敗了闕特勤率領的20萬突厥大軍,勝利的收復了河中地區。還在當年歲杪趁勝向東南進軍到唐朝版圖以內的喀什噶爾(古稱疏勒,即今喀什),接著在714年初春征服了錫爾河流域。在被征服的許多省區,包括費爾乾納省也在其內,都設定了阿拉伯總督。中亞至此納入了伊斯蘭帝國的統治體系,中亞已經隸屬於阿拉伯帝國的行政區域,阿拉伯人對中亞開始行使了有效的統治。715年,得知哈里發韋立德去世,由其弟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蘇萊曼繼承哈里發位。哈里發蘇萊曼繼位後,開始運用國家機器實行“候鳥盡,良弓藏”、“狡兔死,功狗烹”的卸磨殺驢的政治政策。屈底波不恥蘇萊曼為人,在蘇萊曼繼位前即與之素有嫌隙,屈底波素知蘇萊曼的毒辣手段,於是決定先發制人,遂謀兵變。未果,為部下所殺。
人物特點
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善於對敵軍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甚至借用一個敵國的軍隊進攻另一個敵國,使其自相殘殺。另一方面,當時的中亞也沒有強國可以抵擋阿拉伯的入侵。因此庫泰拔能迅速取得成功。
人物影響
在民間的穆斯林平民的意識中,聖徒是作為一個起著非常重要的精神作用和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組成部分。尤其在伊斯蘭神秘派的蘇菲主義中聖徒占重要地位。蘇菲主義中,有不同的專門給追隨聖徒的學者的教訓。與基督教的聖徒崇拜不同,蘇菲主義中沒有對崇拜聖徒的物件和奉獻給聖徒的儀式。屈底波作為一位傑出的穆斯林戰士,伊斯蘭偉大的傳教者,其生曾前大力傳播伊斯蘭教,故死後成為穆斯林心中的英雄,被中亞穆斯林奉為聖徒。儘管伊斯蘭教法學家不承認聖徒,但對他們的墓和神祠的崇拜在穆斯林民眾中是非常普遍的。此崇拜存在於伊斯蘭世界所有地區都,包括非常教條的阿拉伯半島。伊斯蘭教相信聖徒有直接與真神安拉溝通的能力,因此聖徒可以施行奇蹟和祝福信徒。在大多數穆斯林國家中,都存在與聖徒有關的節日。在節日中,信徒會崇拜當地的聖徒以獲得聖徒的祝福。不過,聖徒的祝福與先知的祝福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