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條紋葉枯病

小麥條紋葉枯病

小麥條紋葉枯病僅靠介體昆蟲傳染,其它途徑不傳病。介體昆蟲主要為灰飛虱,一旦獲毒可終身並經卵傳毒,至於白飛虱在自然界雖可傳毒,但作用不大。病毒侵染禾本科的水稻、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粟、黍、看麥娘、狗尾草。

症狀

病株葉片出現褪綠黃白斑,後擴展成與葉脈平行的黃色條紋,條紋間仍保持綠色。病株常出現心葉枯死,不能抽穗或穗小畸形不實。主莖與分櫱同時發病,病株矮化不明顯,分櫱減少;心葉伸長不展開,淡黃白色,有時捲曲乾枯,葉片沿葉脈處出現黃白色條紋。病株呈黃綠色似缺肥狀,重病株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發病早的一般在5月下旬提早枯死;輕病株能抽穗,但穗子畸形、扭曲,結實率、千粒重下降,後期提早成熟,單穗產量只有正常穗的30%。

病原

Rice stipe virus簡稱RSV,稱水稻條紋葉枯病毒,屬水稻條紋病毒組(或稱柔線病毒組)病毒。病毒粒子絲狀,大小400×

小麥條紋葉枯病小麥條紋葉枯病
8nm,分散於細胞質、液泡和核內,或成顆粒狀、砂狀等不定形集塊,即內含體,似有許多絲狀體糾纏而成團。病葉汁液稀釋限點1000-10000倍,鈍化溫度為55℃3分鐘,零下20℃。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本病毒僅靠介體昆蟲傳染,其它途徑不傳病。介體昆蟲主要為灰飛虱,一旦獲毒可終身並經卵傳毒,至於白飛虱在自然界雖可傳毒,但作用不大。最短吸毒時間10分鐘,循回期4-23天,一般10-15天。病毒在蟲體內增殖,還可經卵傳遞。病毒侵染禾本科的水稻、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粟、黍、看麥娘、狗尾草
發生原因 傳播病毒病的灰飛虱大暴發,加上稻套麥和麥套稻等栽培方式的推廣,造成水稻條紋葉枯病大發生。灰飛虱蟲量及其帶毒率提高,殃及了小麥,使原本不受水稻條紋病毒危害的小麥,也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條紋葉枯病。特別是重病區部分稻套麥田塊,條紋葉枯病對小麥造成了較大的產量損失小麥一般不易發生條紋葉枯病,冬春季氣溫高、灰飛虱越冬基數高,有利於小麥條紋葉枯病發生。

防治措施

壓低蟲口基數,切斷傳播媒介,多種措施,綜合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菸農19、淮麥16號、豫麥34、豫麥70等小麥品種感病,不宜選用,應選用淮麥18號、

小麥條紋葉枯病小麥條紋葉枯病
淮麥19號、淮麥20等抗病品種。
2、綜防滅蟲控病。冬前或早春2月底至3月初,每畝用吡蟲啉有效成分3克加水噴霧防治灰飛虱,以壓低蟲口基數,控制病害蔓延。藥液中加入病毒鈍化劑,對小麥條紋葉枯病的防效達80%。
3、耕翻播種壓低蟲量。 減少稻套麥的種植面積,在水稻收穫後耕翻播種,可減少蟲量60%~80%。
4、避免連作,實行輪作。與大麥、油菜、蔬菜等作物輪作,避免連作,以控制蟲源。
5、適期播種,控制灰飛虱過早發生。播種過早,小麥出苗早,受灰飛虱危害的時間延長,病害發生重;播種過遲,小麥生長瘦弱,抗病能力減弱。
6、精細管理,控制病害發生程度。小麥播種後,注意防治田中的看麥娘、芒草、硬草等禾本科雜草及豬殃殃、大巢菜等闊葉雜草,減少灰飛虱寄生場所。灰飛虱有趨濕性,田間低洼潮濕,雜草密度大,發生量比一般田塊增多3~6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