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羊耳蒜

小花羊耳蒜

小花羊耳蒜,蘭科羊耳蒜屬。產雲南西南部(騰衝)。生境與海拔不詳。錫金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小花羊耳蒜
種拉丁名:Liparis platyrachis Hook. f.
中國植物志:18:100
組中文名:附生羊耳蒜組
組拉丁名:Sect.Cestichis Thou ex Lindl,Gen.Sp.Orch.Pl.29.1830.——Liparis grex Coriifoliae Ridl.
屬中文名:羊耳蒜屬
小花羊耳蒜小花羊耳蒜

屬拉丁名:Liparis
亞族中文名:羊耳蒜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Liparidinae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假鱗莖密集,近圓柱形,向頂端漸狹,稍壓扁,長約1厘米許,具3—5枚近互生的葉。葉線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收狹成短柄,有關節。花葶多少下彎,長達8厘米,多少具狹翅;總狀花序具10--20朵花;花苞片鑽形,明顯短於花梗子房;花白色;萼片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3毫米,先端急尖;側萼片略斜歪;花瓣線形,與萼片近等長;唇瓣近方形,明顯短於萼片,先端渾圓而有凹缺或具細尖,在下部1/4處明顯皺縮並扭曲,貌似有2個耳狀物,近基部有4個胼胝體,前方2個較大,後方2個較小;蕊柱直立,上部有一對三角形小翅,下部側面也有一對翅。花期9月。

產地分布

雲南西南部(騰衝)。生境與海拔不詳。錫金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本種提示

此種據G.Seidenfaden(1976)報告產於雲南騰衝(Forrest27192),但我們迄今未採到標本。我們曾報告也產西雙版納(C.W.Wang75389,77940),但經仔細研究實為小巧羊耳蒜LiparisdelicatulaHook.F.之誤,應予更正。本種與小巧羊耳蒜十分接近,主要的區別是:本種葉3—5枚,近似互生於近圓柱形的假鱗莖上,而小巧羊耳蒜葉通常2枚,頂生於長圓形或圓柱狀梭形的假鱗莖上(罕有3枚葉生於假鱗莖近頂端處)。此外,蕊柱上的翅和唇瓣上的胼胝體也有不同。由於我們未看到標本,上面描述主要摘自KingandPantling(1898)的著作。

參考文獻

LiparisplatyrachisHook.F.InHook.Icon.Pl.19:t.1890.1889,etFl.Brit.Ind.5:706.1890

KingetPantl.InAnn.Bot.Gard.Calcutta8:34.Pl.45.1898

BanerjietThapainJ.Bomb.Nat.Hist.Soc68:31.1971

Seidenf.InDanskBot.Ark.31(1):92.Fig.62.1976

本組概述

Sect.CestichisThouexLindl,Gen.Sp.Orch.Pl.29.1830.——LiparisgrexCoriifoliaeRidl.InJ.Linn.Soc.Bet.22:257,282.
1886.––––Liparissect.Coriifoliae(Ridl.)Hook.F,Fl.Brit.Ind.5:699.1890.附生草本;葉紙質、革質或稍肉質;葉柄與假鱗莖連線處具關節;萼片離生;花瓣不裂或分裂。本組模式種:Lipariscespitosa(Thou.)Lindl.(MalaxiscespitosaThou.)我國產29種。

本屬概述

L.C.RichOrch.Europ.Annot.21,30,38.1817,nom.Corlserv.;etinMem.Mus.Hist.Nat.(Paris)4:43,52,60.1818;RidlinJ.Linn.Soc.Bot.22:244.1887;Seidenf.InDanskBot.Ark.31(1):5.1976.——LeptorchisThou.InNour.Bull.Soc.Phil.Paris1:319.1809.地生或附生草本,通常具假鱗莖或有時具多節的肉質莖。假鱗莖密集或疏離,外面常被有膜質鞘。葉1至數枚,基生或莖生(地生種類),或生於假鱗莖頂端或近頂端的節上(附生種類),草質、紙質至厚紙質,多脈,基部多少具柄,具或不具關節。花葶頂生,直立、外彎或下垂,常稍呈扁圓柱形並在兩側具狹翅;總狀花序疏生或密生多花;花苞片小,宿存;花小或中等大,扭轉;萼片相似,離生或極少兩枚側萼片合生,平展,反折或外卷;花瓣通常比萼片狹,線形至絲狀;唇瓣不裂或偶見3裂,有時在中部或下部縊縮,上部或上端常反折,基部或中部常有胼胝體,無距;蕊柱一般較長,多少向前弓曲,罕有短而近直立的,上部兩側常多少具翅,極少具4翅或無翅,無蕊柱足;花葯俯傾,極少直立;花粉團4個,成2對,蠟質,無明顯的花粉團柄和粘盤。蒴果球形至其他球形,常多少具3鈍棱。本模式種:Liparisloeslii(L.)L.C.Rich.(OphrysloeseliiL.)全屬約有250種,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也見於北溫帶。我國有52種。

亞族概述

Lindl.ExMiq,Fl.Ind.Bat.3:618,621.1855,"Liparidae".地生或附生草本,具綠色的假鱗莖或由莖基部膨大而成的球莖狀或其他形狀假鱗莖,有時多少有根狀莖,較少不為上述情形。莖長或短。葉扁平或兩側壓扁,草質、紙質或肉質,基部具或不具關節。花序頂生,具數花至多花;花一般較小,扭轉或不扭轉;唇瓣常明顯大於萼片與花瓣,無距;蕊柱短或長;花葯生於蕊柱近頂端處或背側,通常俯傾;花粉團4個,蠟質,常略呈棒狀,無花粉團柄,亦無明顯的粘盤;蕊喙小;柱頭凹陷。本亞族模式屬:LiparisL.C.Rich.共含5屬,全球均有分布,主要見於熱帶地區。我國有4屬。

亞科概述

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狀莖、塊莖或假鱗莖。葉莖生或基生,摺扇狀、對摺或具網狀脈,草質至革質。花序(或花葶)頂生或側生;花通常兩側對稱,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轉,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2––8個,粒粉質或蠟質,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團柄並連線於粘盤,也有直接連線於粘盤或通過粘盤柄連線於粘盤的,較少既無花粉團柄又無粘盤柄與粘盤的;柱頭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種子通常兩端有延長的翅,較少無翅並有厚的外種皮。本亞科模式屬:OrchisL.共約690餘屬,全球均有分布。我國有4個族,42個亞族共167屬。

本科概述

地生、附生或較少為腐生草本,極罕為攀援藤本;地生與腐生種類常有塊莖或肥厚的根狀莖,附生種類常有由莖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質假鱗莖。葉基生或莖生,後者通常互生或生於假鱗莖頂端或近頂端處,扁平或有時圓柱形或兩側壓扁,基部具或不具關節。花葶或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常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少有為縮短的頭狀花序或減退為單花,兩性,通常兩側對稱;花被片6,2輪;萼片離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中央1枚花瓣的形態常有較大的特化,明顯不同於2枚側生花瓣,稱唇瓣,唇瓣由於花(花梗和子房)作180°扭轉或90°彎曲,常處於下方(遠軸的一方);子房下位,1室,側膜胎座,較少3室而具中軸胎座;除子房外整個雌雄蕊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狀體,稱蕊柱;蕊柱頂端一般具藥床和1個花葯,腹面有1個柱頭穴,柱頭與花葯之間有1個舌狀器官,稱蕊喙(源自柱頭上裂片),極罕具2—3枚花葯(雄蕊)、2個隆起的柱頭或不具蕊喙的;蕊柱基部有時向前下方延伸成足狀,稱蕊柱足,此時2枚側萼片基部常著生於蕊柱足上,形成囊狀結構,稱萼囊;花粉通常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的一端常變成柄狀物,稱花粉團柄;花粉團柄連線於由蕊喙的一部分變成固態粘塊即粘盤上,有時粘盤還有柄狀附屬物,稱粘盤柄;花粉團、花粉團柄、粘盤柄和粘盤連線在一起,稱花粉塊,但有的花粉塊不具花粉團柄或粘盤柄,有的不具粘盤而只有粘質團。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具極多種子。種子細小,無胚乳,種皮常在兩端延長成翅狀。科的模式屬:OrchisL.全科約有700屬20000種,產全球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也見於溫帶地區。我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蘭科是一個進化而複雜的科,至今對科內各類群間親緣關係的了解仍然是十分初步的。在目前已發表的許多蘭科系統中,以R.Dressier(1981,1993)系統較為全面,但該系統對鳥巢蘭族(ridb.Neottieae)的處理是有欠缺的。幸而C.Seidenfaden等人在“TheOrehidsofIndochina”(OperaBot.114:5––502.1992)和“TheOrehidsofPeninsularMalaysiaandSingapore”(1992)中有較合理的處理。本書基本上採用了後者的框架,但將等級作了調整,而對亞族的組成則更多地參考Dressler系統(PhylogenyandClassifica–tionoftheOn:hidFamily,1993)。本書將蘭科分為3個亞科,蘭亞科之下分4個族。其中蘭族(Orchideae)與萬代蘭族(Vandeae)是比較自然的類群,而鳥巢蘭族(Neottieae)與樹蘭族(Epidendreae)則尚存在不少問題。在許多近代蘭科系統中,上述的4個族均被作為亞科,在亞科之下又有大量的族,在族之下則是亞族。應當說,大多數亞族的建立是比較客觀的。但族的組合則含有相當多的主觀性,甚至是勉強的拼湊。因此,本書避繁就簡,在蘭亞科之下只承認4個族,族之下則包含較多的亞族。這樣不僅簡化了層次,而且更為客觀和實用。當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有些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如鳥巢蘭族與樹蘭族的特徵交叉過多,有些亞族較為龐雜等。這裡就不作詳細討論了。這裡要說明的是,本書所提供的“亞科與族的檢索表”和“蘭亞科分亞族檢索表”均系根據國產種類編寫而成的,未必完全符合族與亞族的全面特徵,在使用時務請加以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