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較高大。假鱗莖稍密集,通常為圓柱形,較少近長圓形,基部常多少平臥,自下向上漸狹,上部直立,長(3-)7-18厘米,直徑3-8(-12)毫米,頂端具2葉。葉線狀倒披針形或線狀匙形,紙質,長8-25厘米,寬1.2-3厘米,先端漸尖並有細尖,基部收狹成柄,有關節;葉柄長1-4厘米。花葶長14-30厘米,外彎;花序柄略壓扁,兩側有很狹的翅,上部靠近花序下方有1-2枚不育苞片;總狀花序長9-20厘米,具數十朵小花;花苞片狹披針形,薄膜質,長3-7毫米;花梗和子房長4-7毫米;花綠白色或淡綠黃色,較密集;中萼片近橢圓狀長圓形,長2-3毫米,寬0.8-1毫米,先端鈍,邊緣外卷;側萼片卵狀橢圓形,略寬於中萼片;花瓣狹線形,長2-3毫米,寬約0.3毫米,先端渾圓;唇瓣近卵狀長圓形,長2-3毫米,寬約1.7毫米,先端近急尖或具短尖頭,邊緣略呈波狀,從中部向外彎,無胼胝體;蕊柱長1.5-2毫米,稍向前彎曲,頂端有翅,基部略擴大。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4-6毫米,寬3-4毫米;果梗長3-6毫米。花期9-12月,果期次年1-4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2300米林中或山谷陰處的樹上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產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雲南和西藏東南部(墨脫)。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孟加拉國、越南、寮國、高棉、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太平洋島嶼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 名】:長莖羊耳蒜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蘭科植物長莖羊耳蒜的假鱗莖。
【功 效】:清熱解毒、清肺止咳、活血接骨。
【主 治】:用於燙火傷,外感發熱,咳嗽,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涼。肺、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別 名】:長腳羊耳蘭(台灣)、長柄羊耳蘭(《廣西植物錄》)
【考 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