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述
![小河鄉](/img/3/53a/nBnauM3X0QTO2ATN5YjMzMTOyITMwcDN1YTMwADMwAzMxAzL2I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境內現有耕地面積17432畝,其中水田16129畝,旱土1303畝,另有山林面積12.2萬畝,荒山1.51萬畝,道路、水面及宅基地1.9萬畝。小溪河從東北面迤西流貫全境,計18公里。小河素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有13044人,占總人口的97.71%,農民人均收入1400元。其中從事鄉、村企業、加工、花炮生產近2000人,另有近2000人長期外出務工;非農業人口306人,占總人口的2.29%。
近年來,堅持“交通先行,興工強鄉,科技興農,教育為本”的十六字方針,開創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突出優煙生產和農業招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十里烤菸長廊”,小河鄉共種植烤菸2500畝,畝平產值達1800元。發展“三黑”(黑山羊、黑兔、黑旱鴨)特色養殖,養殖數量達5萬多隻;充分開發利用水利、竹木資源,大力進行農業招商,引進企業5家,其中高峰竹地板廠年產值達500多萬元;加快工業企業發展步伐,拓寬財稅增收渠道,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全面進行企業的整合和管理,大力進行企改、擴改,促其上產值、上規模。其中小河煙花製造有限公司年產值已達1200多萬元。
自然條件
![小河鄉](/img/7/d43/nBnauM3X4AjNzEDOwcjMzMTOyITMwcDN1YTMwADMwAzMxAzL3I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光照:
受地理條件限制,地勢開闊,平坦日照更豐富,盆地和丘陵谷地次之,山區更少。同時日照時數與山峰高度、坡度、坡向澗谷深淺有密切關係,還受天空雲霧狀態的影響。瀏陽縣平均日照1496—1860小時。小河地處縣境東南山區,加上南北高山環繞影響日照,據此推算,境內日照約為1550小時。降水:降水的地理分布,山區較多,平原較少,瀏陽縣多雨中心的寶蓋以上的大圍山,連雲山地區,年降雨量為1700—1800毫米。少雨地帶在西部盆地和大瑤以南的平原地區,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下。小河境內屬多雨地帶,年降雨量不少於1700毫米。
蒸發:瀏陽縣誌載:“1957—1983年平均每年蒸發量1197.9毫米,西北區盆地較大,東部山區較小。”境內歷無記載。根據縣資料分析,全境年蒸發量約為1000—1200毫米,蒸發量的大小隨季節的轉換和溫度的升降而變化,以7—8月最大,1—2月最小。
風:瀏陽縣誌載:“縣境在冬季和夏季盛行著兩種相反方向的氣流,冬季風向偏北,夏季風向偏南,受季風量顯著影響。”小河全境東南面山高林密,西北多為低矮丘崗,固夏季多刮西南風,冬季刮西北風。境內每年都要出現1—2次,約為9級以上的暴風天氣,曾造成多次災害。
濕度:瀏陽縣誌載:“全縣各地平均相對濕度為80—81%,地理分布差別不大,唯有山區稍高為83%。就季節而言,盛夏差別明顯,其他季節差別較小。”境內濕度大小原無記載,但人們都有親身感受。每到3月前後,空氣濕度很大,衣物、家具、食品容易受潮霉變,小孩、老人如不注意,容易感冒發病。到6月份以後,開始好轉。7—8月份相對濕度很小,加上氣溫高,睛熱少雨,故容易出現乾旱。到冬季相對濕度很大,絕對濕度很小,故冬季氣候仍較乾燥。
霜期:瀏陽縣誌載:“以1956—1976年調查材料為例,霜期一般從11月開始,至次年3月終結,集中在元月份。其中1962—1963年度為最多,全年有霜日為45天;1968—1969年度最少,僅8天。始日最早的1958—1959年度為10月27日,最遲的是1971—1972年度為元月3日;終日最早的是1964—1965年度為元月18日,最遲的是1968—1969年度為4月5日。”
境內過去對霜期無確切記錄,近10餘年中有人利用日曆“記事欄”作過記錄,得出有霜期在60—75天,又有老農民說,每年下霜不過2月半,與前者一致。由此境內無霜期約為240—250天。
四川省天全縣小河鄉
小河鄉位於天全縣城西北部,距縣城6.5公里,地處大崗山與杉木山之間。四周群山環抱,東與老場、仁義、城廂交界,南與青石連線,西與紫石相連,北與寶興接壤。
小河鄉幅員面積342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1400多戶民眾,5100多人口。年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鄉境內生態環境優良,資源豐富,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退耕還林12380畝,森林覆蓋率達70%。礦產資源主要有:硫鐵礦、石灰礦、鉛鋅礦、石英礦,還盛產鮮筍、鹿耳韭、薇菜等森林蔬菜。水力資源,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巨大的開發價值。
陝西省靖邊縣小河鄉
![小河鄉](/img/b/44c/nBnauM3X1EDO5kzNycjMzMTOyITMwcDN1YTMwADMwAzMxAzL3I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小河鄉是靖邊縣位於白於山區的7個鄉鎮之一。過去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民眾衣、食、住、行非常困難。改革開放以來,小河鄉的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更加迅速。
鄉境內物產資源豐富,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目前,油氣鑽采是小河鄉工業主導產業,有生產油井340眼,氣井5眼,日產原油300噸。小河鄉農業年產值677萬元,年產玉米302噸,洋芋2500噸。幾年來小河鄉退耕還林草18660畝,種草10000畝,荒山造林20000畝。小河鄉羊子存欄5000隻。
基礎設施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投資100多萬元,新修、硬化鄉村公路200多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投資1000多萬元,架設10千伏高壓線路58公里,低壓線路150公里,並完成了35千伏輸變電站建設,實現了村村通電。投資120萬元新修了郵電大樓,安裝程控電話160多部,建成程控電話村1個,建成並開通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兩家通信基站。幾年來,打成深水井8眼,建成高抽站1處,水窯2000多個,水廠3個。建成政府駐地自來水工程,受益民眾達1300多人,徹底緩解了農民長期吃水難、用水難問題。修建醫院辦公房30間,投資7萬元購置了最新醫療設備,改善了醫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