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葉下珠

小果葉下珠

別名:爛頭缽(廣東)、龍眼睛(廣州)、山丘豆、飛檫木、通城虎

基本信息

介紹

小果葉下珠小果葉下珠
學名:Phyllanthus reticulatus
別名:爛頭缽(廣東)、龍眼睛(廣州)、山丘豆飛檫木通城虎
大戟科 葉下珠屬

形態特徵

小果葉下珠小果葉下珠
灌木,高達4米;枝條淡褐色;幼枝、葉和花梗均被淡黃色短柔毛或微毛,無乳汁。單葉,互生,通常在側枝上排成2例,呈羽狀複葉狀,全緣;葉片膜質至紙質,橢圓形、卵形至圓形,長1-5厘米,寬0.7-3厘米,頂端急尖、鈍至圓,基部鈍至圓,下面有時灰白色;羽狀脈通常兩面明顯;葉柄短,2-5毫米;托葉鑽狀三角形,乾後變硬刺狀,褐色。花單性,雌雄同柱,通常2-10朵雄花和1朵雌花簇生於葉腋,稀組成聚傘花序;蒴果呈漿果狀,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紅色,乾後灰黑色,不分裂,4-12室,每室有2顆種子;種子三棱形,褐色。花期3-6月,果期6-10月。

主要產地

小果葉下珠小果葉下珠
產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200-800米山地林下或灌木叢中。廣布於熱帶西非至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藥用功效

根、葉供藥用:駁骨、鐵打。

相關連線

生物 自然

大戟科·葉下珠屬

葉下珠屬(Phyllanthus L.),大戟科,約600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約30餘種,大部產長江以南各省,北部極少,其中如余甘子P. emblica L. 南部盛產,其果味甘酸,可生食或漬制,根有收斂止瀉作用,葉可治皮炎、濕疹,樹皮含單寧達22%,可為鞣料和染魚網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