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統稱為腸道病毒。自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廣泛套用後,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而其他兩種腸道病毒感染相對地增多而引起注意。對該兩種病毒感染流行情況和臨床表現,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臨床可引起腦膜腦炎、腦脊髓炎、心肌-心包炎、呼吸道感染、腹瀉等,全身各系統、各臟器的損害,臨床表現多樣。
病因
(一)發病原因腸道病毒均屬微小核糖核酸(RNA)型病毒,直徑20~30nm呈球形,居於人類腸道內,對一般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強。根據感染動物病理變化不同,柯薩奇病毒可分A、B兩組,A組有24個型,可引起乳鼠骨骼肌廣泛的炎變和壞死,出現弛緩性癱瘓而不侵犯中樞神經系統。B組有6個型,可使乳鼠發生局限性肌炎、脂肪組織壞死、腦脊髓炎,肝及胰臟局灶性病變。埃可病毒共34個型,其中8,10,28,34型已歸入其他病毒組。如10型列入呼吸道腸道病毒或呼腸孤兒病毒第Ⅰ型,埃可8型與Ⅰ型抗原相同,統稱為Ⅰ型。28型不耐酸,有別於其他腸道病毒,而劃入鼻病毒類。34型看作柯薩奇病毒A組24型的一個抗原變種。除9型病毒可使乳鼠致病外,其他各型不感染乳鼠,此點與柯薩奇病毒不同。但對人腎和猴腎細胞敏感,故用來分離病毒。近年來,世界各地不斷發現有與埃可和柯薩奇病毒抗原性不同的新腸道病毒68~71型。
(二)發病機制埃可和柯薩奇病毒經呼吸道或口腔進入消化道,侵入腸道黏膜,在該處的上皮細胞及腸壁淋巴組織中居留和增殖。在早期也可在咽部淋巴組織停留和增殖,時間較短。病毒可從上述部位經淋巴及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器官,引起內臟器官病變,較易侵犯者有神經系統、皮膚、黏膜、肌肉、肺、心和肝,出現不同的病理改變。如腦部局灶性細胞浸潤伴退行性變,心臟間質性心肌炎、局灶性壞死、心包炎,肝臟局灶性細胞浸潤。柯薩奇B組病毒感染新生兒時,可引起廣泛病變,出現灶性壞死,病情嚴重。
症狀
腸道病毒感染時,臨床表現極為多樣化,病情輕重差異懸殊,同型病毒有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型病毒可有相似症狀,故單從臨床表現難以判定型別。常為多種表現同時存在。
1.神經系統感染(1)腦膜腦炎:一般認為該兩種病毒可引起腦炎及無菌性腦膜炎綜合徵。其實,從臨床表現及病理改變而言,兩種病變無法區別,且多有並存,故可稱為腦膜腦炎。已知柯薩奇病毒中A組12個型、B組中6個型,埃可病毒中幾乎所有的型,均可引起腦膜腦炎。一般發病急,均有發熱,輕重不等,以輕型為多。輕者可無腦膜腦炎的臨床表現及體徵,腦脊液檢查異常才被發現。常見症狀和體徵有噁心、嘔吐、頭痛、腦膜刺激症狀等。同時伴有咽痛、腹痛、腹瀉等非特異性表現。腦脊液所見與其他病毒引起的腦膜腦炎相似,細胞數輕度增高,分類早期中性粒細胞為主,後期以淋巴細胞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蛋白輕度增高。
(2)癱瘓疾病:與脊髓灰質炎相比,該兩種病毒引起癱瘓發生率低,症狀輕,恢復快,預後好。柯薩奇A組中有6個型,B組中有4個型,埃可中10個型,均可引起癱瘓性疾病。
此兩種病毒可引起心肌-心包炎,侵犯心內膜者少。柯薩奇病毒A組中9個型、B組中6個型,埃可病毒中11個型,可累及心臟。有報導在柯薩奇病毒流行時,約33%患者有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可發生於各年齡組,包括新生兒和成人。新生兒患病可為胎內感染,病情重,預後差,可發生猝死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心包炎的輕重程度懸殊,輕者僅有心電圖改變,重者出現面色蒼白、發紺、咳嗽、呼吸困難,心率增快,各種心律異常,心臟擴大,心音低鈍,可聞雜音(心尖部收縮期),肺部囉音,肝臟增大。臨床根據心電摩擦音,臥位透視心腰部增寬,B超心包腔有積液而診斷心包炎。部分病例可發展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縮窄性心包炎和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心肌缺血和梗死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3.呼吸道感染埃可及柯薩奇病毒許多型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少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埃可病毒也可為病原。傳染性強,可發生流行。由於型別不同,同一患兒可多次發生。突然出現發熱、咽痛、頭痛、腹痛,咽部初起充血,繼而出現灰白色皰疹,皰疹破崩,形成黃色潰瘍。可見於扁桃體前弓,軟齶,懸雍垂及扁桃體上,但不出現於齒齦及頰黏膜處。4~6天自愈,少數至2周。
4.發疹性疾病皮疹出現於其他部位感染時,僅為一種表現。皮疹的形態、數量和分布變化多。可為斑疹、斑丘疹、水皰疹、蕁麻疹、偶見瘀點。部位不定。口腔黏膜也可見到,且可形成潰瘍。一般2~4天消退,不留痕跡。
有一種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A16 、A5、A10引起。多見於4歲以內年幼兒。其特點為口腔內見小皰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齶處,偶見於軟齶、牙齦、扁桃體。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見斑丘疹或皰疹,偶見腿、臂和軀幹,數量多少不定。病程短,可伴發熱,以低熱為多。
腹瀉可見於四季,尤以夏秋季為多。多見於嬰幼兒,為嬰幼兒腹瀉的常見病因。大便多為黃色或黃綠色稀便,可帶黏液,偶見少量血液。每天5~6次至10餘次,出現脫水者少。多在1~2天恢復。
6.其他疾病尚可見流行性胸痛或肌痛,以胸痛為主者以胸、腹及膈肌附著點處明顯,尚有四肢肌肉酸痛,全身肌痛。疼痛程度不等,輕者感緊壓樣及脹痛,重者似刀割、針刺。胸腹痛時咳嗽及深呼吸時加劇,腹部可有壓痛,甚至腹肌痙攣及強直。尚有發熱、咽痛、頭痛、咳嗽、嘔吐、腹瀉等表現。
流行性急性結膜炎,由新發現的腸道病毒70型引起。主要表現為眼結膜紅、腫、痛,流淚伴膿性分泌物,病程1~2周。
腸道病毒感染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幾乎涉及各個系統。因此,嬰幼兒感染性疾病時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同時結合流行病史,結合必要的實驗室檢查確診。但健康人可帶有該病毒,不能從咽拭子或糞便中分離出病毒就作為最後診斷的依據。抗原-抗體測定有診斷價值,但因分型過多,無法測定所有的類型。
檢查
1.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多在正常範圍,分類亦無明顯變化。
2.腦脊液檢查腦膜炎、腦炎患者的腦脊液可呈非化膿性炎症改變。壓力輕度增高,白細胞數輕度增多,多為(100~300)×106/L,很少超過500×106/L,初期多核為主,2天后淋巴細胞占90%左右。糖和氯化物無變化,蛋白輕度增加。
3.病毒分離用組織培養和動物接種分離病毒。如能從病人血液、腦脊液、心包液、皰疹液及組織中分離到病毒則可作為確診依據。如從糞便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病毒則需結合血清學檢查加以判斷,因咽部和腸道有健康帶毒者。
4.血清學檢查特異性高的抗體為中和抗體,病後2周開始升高,3周時達高峰,可維持3~6年,故不能用於早期診斷。近年來已建立了檢測特異性IgM抗體的方法,如用ELISA抗體捕捉法檢測B組病毒IgM抗體,陽性率為67%,同組病人病毒分離陽性率為22%。國內有人用親和素-生物素複合酶-間接免疫組化法(ABC-IPA)可檢測患者血清及腦脊液中的柯薩奇B組病毒IgM抗體,有早期診斷價值。
5.分子生物學檢查用病毒已知序列的cDNA做探針,用分子雜交的方法檢測標本如血液、腦脊液中的病毒RNA,或用RT-PCR方法擴增標本中的少量病毒核酸均可達到病原學早期診斷的目的。
6.分子生物學檢查已套用RT-PCR方法測定患者血液、腦脊液及尿液中埃可病毒的核糖核酸,敏感性高,可快速診斷。
根據臨床需要選擇X線、B超、心電圖等輔助檢查。
治療
(一)治療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採取對症處理。心包炎時如診斷明確,無需穿刺放液。有顱壓高時用20%甘露醇,心力衰竭用洋地黃類製劑,用快速或中速製劑為宜。
1.對症處理 本病迄今無特效療法,臨床治療以對症處理為主。如急性期宜加強護理,注意休息,保持適當進食和水分;吐瀉者要糾正脫水、酸中毒;驚厥和嚴重肌痛者給予鎮靜止痛藥;急性心肌炎伴心衰應快速洋地黃化,及時供氧,積極搶救;輕癱時注意肢體溫濕敷,保持功能位,予以相應理療、針灸;對體弱者,嬰幼兒危重者,支持療法不應忽視;尚應預防繼發感染。
2.抗病毒治療 重症者可考慮使用干擾素,利巴韋林等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免疫球蛋白中存在多種腸道病毒的中和抗體。高危兒(母親分娩前1周之內有疑似腸道病毒感染者,新生兒室內有腸道病毒感染者)出生後肌注入血丙種球蛋白250mg,可減少發病及減輕病情。也可用靜脈用人血丙種球蛋白(IVIG),每天400mg/kg,套用3~5天,早期可阻止腸道病毒在患兒體內複製。並可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用流行期恢復期患者血清製備的免疫球蛋白也有治療效果。未明確病原體前,抗生素可酌情使用。
與病變部位、病毒毒力、患兒年齡及有無合併症有關,暴發性全身感染患兒預後差,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