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西山紙

福建省將樂縣是我國最早生產毛邊紙的地方,其中又以龍西山的“西山紙”最負盛名,其選料考究,紙面少疵,吸水性強且久不變形不腐不蛀,有“紙壽百年,玉潔冰清”之譽,唐宋以來飲譽海外。造西山紙的原料是嫩毛竹,採集的季節講究,必須是立夏小毛竹快長出葉子的那個特定時節。乾隆皇帝編《四庫全書》時,命欽差大臣到將樂調紙印刷。“西山紙”的輝煌期出現在民國時期,百餘家作坊年產紙5萬餘擔,為閩省之最。“西山紙”也曾作為《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線裝本的專門用紙,廣為人知。

歷史發展

西山紙的原料是嫩毛竹,採集的季節講究,必須是立夏小毛竹快長出葉子的那個特定時節。乾隆皇帝編《四庫全書》時,命欽差大臣到將樂調紙印刷。“西山紙”的輝煌期出現在民國時期,百餘家作坊年產紙5萬餘擔,為閩省之最。“西山紙”也曾作為《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線裝本的專門用紙,廣為人知。

御用紙

然時事變遷,曾經輝煌的“御用紙”也難避蕭條。20年前,遠近的造紙作坊尚餘60多家。而現在,龍西山造紙作坊是將樂僅存的一家。作坊位於龍西山自然保護區的竹海深處。一間大屋是工場,連通隔壁的烘焙房,外面則是浸塘和碾槽,看上去一切都那么原始,古樸。1998年,這個碩果僅存卻難以維繫生存的造紙作坊劃歸龍西山自然保護區管理,作為一個景點對外開放。2005年10月30日,西山紙製作工藝被省政府定為首批“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西山紙

現今,這個“中國現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紙作坊”,日產10刀總計2000張“西山紙”。
濕紙在焙箱上烘乾,要看好火候,恰到好處。還未烘焙的紙十分脆弱,需要小心侍弄。濕紙挑,不僅要用力均勻,更需要默契的配合。

發展沿革:

將樂三絕之‘西山紙’,曾印《四庫全書》《毛澤東詩詞》《中央日報》。
秀山靈水的龍棲山位於福建省將樂縣,據《中國書法工具手冊》記載,將樂是我國最早生產毛邊紙的地方之一,其中"西山紙"最負盛名。據《福建通志》記載,西山紙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紙質細膩,冰清玉潔,書寫清晰,具有"西山玉紙"之美譽。

歷史悠久的客家土紙

龍棲山造紙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宋代。南宋時,經過改良,紙質更優,以至於當時的眾多藏書行家都認定要收藏福建竹紙書寫成的書畫名作。清人郭柏蒼的《閩產錄異》說,將樂紙以龍棲山的西山紙最好,“紙柔韌細膩,色白如雪,久置不腐”。康熙皇帝寵愛西山紙。乾隆皇帝編《四庫全書》時,命欽差大臣到將樂調紙印刷。西山紙的輝煌期出現在民國時期,百餘家作坊年產紙5萬餘擔,為閩省之最。上個世紀70年代,中央政府對龍棲山的西山紙實施統購統銷政策。西山紙亦作為《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詩詞》線裝本的專門用紙,廣為人知,僅僅用於《毛澤東選集》的西山紙,就達640多噸。 對這些西山紙貴、世代御用的掌故,造紙師傅們都瞭然於胸。當年,一百多家西山紙作坊連夜加班的場景,也只是焙紙師傅口中的一段描述。
客家地區的紙材,有生料、熟料之分。生料紙(漚醃法)一般稱為“毛邊紙”,熟料紙(蒸煮法)通常稱“連史紙”。毛邊紙厚者稱“重紙”,上品稱“玉扣紙”,薄型者稱“長行紙”。抗戰前後還有一種“大廣紙”,即將“長行紙”扣計(長、寬)加大與“玉扣紙”相仿,仍為薄型紙,是為了刊印(報刊、書籍)市場需要而產。
清代,永安土紙主要產地十幾處,如西洋的桂溪、城郊的羅家山、大湖的嶺後、洪田的忠洛、安砂的培竹、槐南的梧桐洋、羅坊的溪源等。著名的土紙有桂溪文章紙、嶺後玉扣紙、忠洛夾紙、梧桐洋洋紙、溪源大連紙和羅家山毛邊紙等。
客家土紙生產,至抗戰前後,大體仍保持著唐宋時的風貌,如紙廠多選在竹林集中、水源充足的山麓 谷口,廠房分槽間和焙間,中間有隔牆分開,以防紙槽、紙榨、踏料斗受煙塵污染等。土紙手工生產工序複雜,永安與將樂、寧化等地基本相同。如原料採集時間都是從“穀雨”開始至“小滿”止,有“竹麻不吃小滿水”、“小滿過一天,竹麻爛一寸”等說法;備料需經劈山、砍嫩竹、斷筒、削皮、破竹麻、挖湖塘(浸醃池)、備撒石灰、浸漂、醃漬、剝料、壓榨等工序;造紙流水作業包括耘槽、檢料、榨料、踏料、攪料、扛簾、榨紙胚、濕壓、濕紙、切邊、牽紙、烘焙、乾紙裁邊等,最後計量整理包裝銷售。
永安的名土紙屬桂溪的文章紙,始於清雍正年間,當時又稱京莊紙。以紙色雪白、墨不渾化、久不褪色、韌性強而聞名;至民國初期,桂溪的文章紙年產量達5000多擔,遠銷上海、北平及東南亞、美國等海內外。民國期間,永安大湖嶺後玉扣紙的產量躍為榜首,年產土紙3300刀(每刀200張),約占全縣產量的一半。

西山紙手工造紙術的探究

西山手工造紙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拓展名錄。“西山紙”紙質細膩,冰清玉潔,書寫清晰,具有"西山玉紙"之美譽,至今以有千年歷史。
西山紙完整地傳承了蔡倫造紙工藝,它取材於龍棲山的上等原料--嫩毛竹,故西山紙也被稱作"竹紙"。 西山紙製作工序十分繁複,需經砍嫩竹、斷筒、削皮、撒石灰、浸漂、醃漬、剝竹麻、壓榨、匕槽、踏料、耘槽、抄紙、乾紙、分揀、裁切等2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須精工細作,馬虎不得。
每年穀雨至立夏期間,紙工們上山砍嫩竹。將嫩竹斬成近2米長2厘米寬的柵子,捆束成把。放入湖塘,在每一層柵子上撒一層石灰,灌水浸塘。

剝竹麻

兩三個月後,待柵子熟透變黃,糜爛,紙工們取出竹料洗淨,再放進湖塘,引來泉水漂洗。接著將竹料剝去竹節和內外兩層皮,放入竹料槽內。

踩料

踩料是造紙中最為辛勞的一道工序,紙工兩人一組,光著腳,手握吊索,反反覆覆,把竹料均勻地踩成細緻的紙漿。紙漿通過管道進入紙槽,兩位紙工配合協調,手持一塊抄紙簾放進紙槽,盪料入簾,提起,帘子濾去水,只留下一層薄薄的紙漿。把紙漿翻轉倒扣在木板上,揭起帘子,就分離出一張濕紙。

抄紙

經過抄紙,一張張濕紙厚厚地疊在粗重的紙榨上,被榨去了水分。隨後,紙工還得用鉗子從紙頭處將粘連在一起的濕紙一張張鉗開。

焙紙

最後,一張張濕紙被送到焙紙房,焙紙工用刷子把牆刷濕,按順序將濕紙貼在焙壁上,待焙乾,又一張張揭下。乾紙齊齊碼在一起,裁切勻稱。等這最後一道工序落幕,冰清玉潔的西山紙才算正式出爐了。
從繁瑣的工序中磨礪出來的西山紙,細膩柔韌,潔白如雪,呈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其吸水性強,色澤穩定,既可用於修復、印刷古舊書籍,又可用於書法、裝裱,極具古色古香的意韻。千百年來,紙質優良的西山紙聲名遠播,飲譽海內外,清代時一度出口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當年,乾隆皇帝編《四庫全書》時,曾命欽差大臣到將樂調紙印刷;抗日戰爭時期,西山紙調永安印刷《中央日報》;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國家出版局編印《毛澤東詩詞》線裝本及重要歷史資料,用的也是"西山紙"。
世事變遷,繁華褪盡。如今,盛極一時的手工造紙悄然沉寂了。然而,在龍棲山這片原始密林里,這一座古老的造紙作坊依然默默坐守在時光里,成為中國手工造紙技術的縮影。它仿佛一塊靈動的"文化化石",是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寶貴遺產。手工造紙是件體力活。每一道工序幾乎都是靠手工操作,所以,願意做這種工作的年輕人很少。在這裡堅強地守望著,守望著一種信念,守望著過去和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