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帶橋[蘇州市寶帶橋]

寶帶橋[蘇州市寶帶橋]
寶帶橋[蘇州市寶帶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寶帶橋又名長橋,是古代橋樑建築的傑作,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長橋鎮(今長橋街道),傍京杭運河西側,跨澹臺湖口,與趙州橋、盧溝橋等合稱為中國十大名橋。全橋用金山石築成,橋長316.8米,橋孔53孔,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樑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 寶帶橋創建於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唐代為發展漕運業,加快轉運三吳地區的貢物北上進京,蘇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寶帶助資始建古運河邊的纖道,因此橋以“寶帶”命名。寶帶橋是橫跨在澹臺湖口的纖道建築。古時每逢漕運,古運河內滿載貨物的船隻挽舟拉縴順利通過三百多米寬的澹臺湖口,加快了漕糧北上的速度。橋維持了400多年後坍圯。至南宋紹定五年(1232)重建。元代修築為長石拱橋。明正統十一年(1446)重建,形制與規模多基本沿襲至今。清康熙九年(1670)被大水沖圯,三年內修復。清道光十一年(1831)由林則徐主持修理,費“工料銀六千六百七十兩有奇”。清鹹豐十(1860)毀3孔。同治二年(1863)英軍戈登駕艦攻打蘇州,拆去橋中間大孔,釀成南面26孔連續倒塌之慘狀。抗戰時期,南端6孔被日軍炸毀。 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作為中國大運河重要遺產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寶帶橋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城東南7.5公里處,橫臥於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的玳玳河上。

地名典故

寶帶橋老照片 寶帶橋老照片

相傳由唐代蘇州刺史王仲舒獻出身上玉帶而建,故名。

歷史沿革

寶帶橋風景(一) 寶帶橋風景(一)

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年),為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為籌措建橋資金,王仲舒帶頭將自己身上的寶帶捐出來,寶帶橋之名由此而來。又有說因橋似寶帶浮於水上而得名。後經歷代多次重修,明代建成53孔石拱橋,現存橋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56年修葺恢復舊觀。

橋樑現狀

橋長317米,寬4.1米。橋下53孔連綴,橋北有石碑亭和石塔各一座。橋身之長,橋孔之多,結構之精巧,在中外建橋史上所罕見,為我國著名古橋之一。

寶帶橋風景(二) 寶帶橋風景(二)

寶帶橋不僅改善了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的交通條件,而且因其製造精巧,加上周圍有青山綠水相襯,恰似飄動在水鄉原野上的一條寶帶,更顯綺麗多姿。其中三孔聯拱特別高,以通大船,兩旁各拱路面逐漸下降,形成弓形弧線。全橋構造複雜而又結構輕盈,風格壯麗,奇巧多姿,成為江南名勝。

文物保護

姑蘇寶帶橋 姑蘇寶帶橋

2001年6月,寶帶橋作為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2年至2013年,吳中區歷時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寶帶橋本體加固和環境整治工程:對橋北側石亭、南側引橋、和部分橋面進行維修,做好寶帶橋周邊環境整治,拆除了西側水泥橋墩、北側太太廟等構築物,整治運河對岸與景觀環境不協調的工業廠房,使寶帶橋本體及周邊環境風貌得到極大改善。

201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對大運河蘇州段進行了現場考察評估,對寶帶橋文物價值給予了較高評價。

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帶橋是其中的重要遺產點之一。

背景資料

漕運

漕運 漕運

寶帶橋的建造,同中國歷史上的漕運關係十分密切,江、浙一帶,自古為魚米之鄉,歷代帝王無不以此作為征斂財賦重地。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隋煬帝開鑿江南大運河,將江沂的糧食和珍寶大量運往京都。到唐代,漕運已空前繁忙,但以蘇州到嘉興的一段運河,系南北方向,載滿皇糧的漕船,秋冬季節要頂著西北風行進,不背纖是很困難的。可是,纖道在澹臺湖與運河交接處,卻有個寬約三四百米的缺口,於是需填土作堤,“以為換舟之路”:可是,一“填土作堤”也就切斷了諸湖經吳淞江入海的通路,且路堤又會被涗涌湍急的湖水衝決,以橋代堤,勢在必然。

始建

寶帶橋風光 寶帶橋風光

唐代沿大運河所築纖道中斷於澹臺湖,而此處水急波高,不利舟楫,致使糧船滯集。元和年間,蘇州剌史王仲舒獻束身寶帶,募集資金,延工規劃構築長橋。橋為“挽道”,故一反江南常規,不取“垂虹架空”之石拱型,而設計為“寶帶臥波”之長堤型。為使湖水通暢,採用多孔、狹墩結構。自元和十一年(816)動工,歷四年而建成,船工縴夫皆受其利。

重修

宋、元以後曾失修坍塌。明正統間(1436—1446),廬陵周恂如以工部右侍郎巡撫此地,與蘇州知府及吳縣、長洲知縣商議重建此橋。正統十一年(1446)興工,當年冬十一月落成,“洞其下凡五十有三,而高其中之三,以能巨艦”,即現今所見形式。清同治二年(1863)英國洋槍隊頭目戈登為鎮壓太平軍,悍然下令拆去第9孔,致使北端26孔也全部崩塌。抗日戰爭初期,日軍又炸毀南端6孔,直至1956年才得以修復。198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又撥款維修,橋貌煥然一新。

建築特色

中國四大古橋

寶帶橋橋身之長,橋孔之多,結構之精巧,為中外建橋史上所罕見,與趙州安濟橋、北京盧溝橋、福建洛陽橋並列為中國四大古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數據

寶帶橋總計53孔。每孔跨徑除第14、15、16三孔(由北端計)外,平均為4.6米;第14、16兩孔分別為6.5米;第15孔為7.45米。這三孔的跨徑加大,橋面也逐漸升高,第13至第17孔間橋面隆起形成弓形弧線,第15孔處為全橋弓形弧線的頂點。全橋各孔均可通航,其中三個大孔淨空較高,可通過大型船舶。橋的兩堍接築石堤,北堍長23.2米,南堍長43.08米,橋堍為喇叭形,橋兩端各寬6.1米,並各有石獅一對,另有石塔、碑亭等。

特點

寶帶橋風光 寶帶橋風光

這座橋的設計具有經濟、實用和美觀的特點。橋為適應大型船舶通過,在橋中部設3個大孔,其餘均設小孔,這樣可降低橋面,節省工程。橋址地基軟弱,採用木樁基,每墩用直徑15~20厘米圓木樁60根,樁頭間用石塊嵌緊,上建較窄的條石墩基,堅實可靠,且不阻礙泄洪。從北端計第27號墩是由兩個橋墩並立而構成的剛性墩,能抵抗單向推力,這種套用聯拱的方法,對其他若干個墩能起保護作用。

寶帶橋風格秀麗,狹長如帶,與湖光山色的環境相協調。解放後修復的寶帶橋,橋拱照原式樣用花崗石砌成,橋面和兩端橋堍也照原式樣進行了修繕,並把墜入河中的4隻石獅打撈出來,安裝就位。

歷史典故

傳說

寶帶橋風光 寶帶橋風光

關於寶帶橋的傳說:老早老早辰光,天庭里住著一位仙女。雖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時卻很寂寞。平日裡常聽其他仙女說,人間有一個地方叫姑蘇,那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天堂般的生活。有一日,她終於動了凡心,悄悄地離開了天庭,駕著祥雲,來到了太湖的上空。此時五百里太湖,風平浪靜,七十二島象散落的珍珠一樣鑲嵌在湖面。天色已近黃昏,湖面上白帆點點,正是漁民滿載魚蝦歸航。向東飛過天平、靈岩二山,仙女來到姑蘇城上空。低頭觀看,只見行人車馬熙攘,絲竹管樂隱約可聞。此時仙女撥轉雲頭,霎時來到澹臺湖上。澹臺湖雖小,卻白浪滾滾,煞是險惡。忽見一葉小渡船,在巨浪中艱難的博擊。湖的兩岸,聚集著南來北往的過客。仙女看著他們焦急的神情,動了慈悲惻隱之心。便解下腰間的玉帶,隨手拋向湖面。玉帶在風中飄飄蕩蕩,落到湖上,便化為一座五十三孔的石橋。湖水頃刻風平浪靜,原來是玉帶鎮住了湖中作浪的湖怪。兩岸人們歡呼雀躍,首次步行走過了澹臺湖!

湖怪

被鎮住的湖怪,卻附在橋頭的石獅上。後來也常幻成女身,作孽於周圍的村莊,迷惑青壯年。終於有一位不被女色所惑的美少年,趁女妖吐舌害人的時候,揮劍將她的舌頭斬下。從此村民就恢復了往日平靜的生活。橋孔數目也變化無常。有個漁民想了個辦法,他帶上了一百根竹籤,依次在每個橋孔下放上一根,最後剩下四十六根。

景色

從東望去,玉帶化成的石橋,背襯青山,下托綠水,恰似一條寶帶飄臥在澹澹湖口,寶帶橋由此而生。春天來的時候,綠芽初綻湖邊楊柳,枝條低垂,和風吹過,如少女曼舞。綠油油的麥苗,伴以片片金黃,正是油菜盛開時。白帆點綴湖面,配以遠處青山,好一幅江南春色圖!如果你有幸在中秋之夜,攜友蕩舟澹臺湖面、寶帶橋旁,當皓月高掛夜空,你會看到橋孔倒映,恰似圓月,會讓你忘了是在人間,而仿佛進了仙境!此景堪與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齊名。

貢獻

寶帶橋風光 寶帶橋風光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寶帶橋一直靜臥在湖口,注視著世間萬物的更新變換。她為蘇州城的不斷繁榮而高興,也為澹臺湖面的變小而痛心,更為運河對岸十里荷塘的消失而疾首。她默默地為南來北往的旅客提供著方便,與聞名於世的京杭大運河一起,為蘇州的繁榮作出了貢獻。然而,她也惡運難逃。不知何時,她的身旁多了座醜陋的公路水泥橋,寶帶橋仿佛成了個落魄的老人,任憑風吹雨打,堅硬的橋板也被砌入了附近村民的新房。日據時代,運河東岸修建了一條通往嘉興的鐵路。日本投降前,鐵路橋被炸,整條鐵路隨遭廢棄。路基也在學大寨的運動中被平整成田。只剩下幾個橋墩,終因妨害水上交通,在八十年代,而被徹底地炸毀。寶帶橋西的蘇嘉公路,因不能適應日益增多的車輛,被寬敞的新蘇嘉公路取代。那座醜陋的公路水泥橋也落了個與對岸鐵路橋同樣的命運。至於寶帶橋,雖蒙塵多年,已現蒼老,卻依然飄臥在澹澹湖上。比起兩旁的公路鐵路橋,以及橋北曾經有過的一座香火甚濃的廟宇,寶帶橋顯然要幸運的多。由於旅遊業的發展,這條蒙塵的玉帶又重見光明。修繕後的寶帶橋,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遊客,繼續為蘇州創造著財富。

文學作品

借得它山石

“借得它山石,還摒石作梁。直從堤上去,橫跨水中央。白鷺下秋色,蒼龍浮夕陽。濤聲當夜起,併入榜歌長。”這是元代僧人善住對寶帶橋的描繪。從中可以看出:遠在元代,它不僅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石拱橋,而且肩負著繁忙的運輸任務。

過寶帶橋有詠

作者:乾隆

金閶清曉放舟行,寶帶春風波漾輕。

孔五十三易疏泄,漲痕猶見與橋平。

中國古橋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涓涓細流到浩浩巨浸,川流縱橫,世世代代生活於此的華夏民族創建了風姿萬千的橋樑。現在就讓我們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橋樑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