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寶堂寺漢名“寶藏寺”,明朝所賜;清賜“寶堂寺”,蒙古名“額爾德尼.寶利日圖蘇莫“。鄂爾多斯左翼前期
(今準格爾旗前身)的遠祖--班扎喇·衛征之長子多爾濟·達爾罕·宰桑曾立下信念要建一座廟,後來他的兒子明愛·岱青從西藏請來一位禪師,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烏力吉圖山上選定廟址,於1623年建成一座黃綠相間磁瓦蓋頂的正殿大廟。召廟群建於明天啟三年,歷經清代、民國歷次修擴建,淅集僧侶。鼎盛時,寺內住有喇嘛2000餘人,僧舍相連,廟地 2000餘畝,建有經堂、白塔、紅塔等宗教設施30餘處,均為漢藏式建築風格。寺內主要建築為經堂、佛殿、左右配殿。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琉璃瓦覆蓋,並堆砌各式圖案的花紋,極為絢麗奪目。佛殿和經堂合稱“大獨瓜”,為召廟主體建築,占地3000多平方米,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璃璃瓦覆蓋,召頂五脊四坡形,並堆砌各式圖案花紋。召內的彩色壁畫精細、逼真,形象的展現各個朝代的歷史人物、風俗、佛教故事,以及山水、花草。佛殿內,鍍銅的泥塑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小廟和庫房,散落建在大殿兩側及後面地上,布局並不規則,但自成系統,結構有西藏式和中原式之異,各具有特色建築設計精巧,木刻、磚雕、繪畫、壁毯,做工考究,細緻逼真,栩栩如生。柳綠叢中,花草地上,殿閣嵯峨,佛像肅穆,清幽雅典,遊人不絕。整個建築氣象宏偉,雕樑畫棟,飛檐斗拱,金硫碧瓦。建築布局嚴謹、風格迥異的堂殿鱗比,疏密有致,充分顯示了宗教的神秘氛圍,是伊克昭盟最早最大的寺廟之一,也是內蒙古地區具有珍貴文物價值的古建築之一。歷史沿革
寶堂寺,藏名甘丹達吉林寺,大型藏傳喇嘛廟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始建。廟內供釋迦牟尼佛雕像。鄂爾多斯佛教史家耶西巴勒登在書中說∶‘準格爾旗境內有前明愛·岱青建立的黃頂神殿。噶丹夏珠達爾傑林寺(準格爾召藏名)中,供有用金銀鑄造、如人身量一般大的至尊釋迦牟尼、至尊彌勒菩薩、軌範師蓮花生等三尊威光四射的身像。法相僧院及密僧院中,講、聽興盛。’據說明愛·岱青還鑄造了五百斤重的大鐘和許多祭具贈送到這座廟裡。上面的記載反映了寶堂寺的最初規模。到了清朝,準格爾旗第五代扎薩克王、伊克昭盟長那木扎勒多爾濟主持擴建了大經堂,增建了喇嘛住宅100間,並從西藏請來了一位大活佛主持廟務。民國期間(1920-1922年),準格爾旗扎薩克阿勒坦瓦其爾、代理扎薩克那森達賴等各界集資三萬多銀幣,動用大批勞力,重修準格爾廟。《伊克昭盟地名志》記載,從明、清以來300多年不斷擴建整修,規模日趨可觀,先後建立大經堂49間,正殿16間,配殿兩座各為3間。還有扎倉(學部)經堂35間,扎倉正殿10間,講經院40間,舍利經堂皇15間,吉祥天女寺三座各3間,轉經寺3間,堪布喇嘛寺兩座各3間,贊行乾15間,贊行正殿5間,北京喇嘛寺3間,藥王廟3間,觀音寺7間,東米德寺三座各3間,增德舍利殿3間,無名殿堂六座各3間,寺廟辦事機構大常署27間、二常署10間、諸彥倉12間,活佛倉19間。喇嘛住宅一般保持200間,常住喇嘛300人,參加誦經喇嘛600人。香火極盛時期,喇嘛住宅達300間,住廟喇嘛500人,唪經喇嘛上千人。 寶堂寺的主要建築為經堂、佛殿及左右配殿。這些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琉璃瓦復蓋,並堆繡各式圖案花紋,極為絢麗。其他小廟和倉房,不規則地散布在大殿兩側及後方,自成系統。其結構有漢式和藏式兩種。‘文化大革命’ 中,寶堂寺不斷遭到破壞。不少殿堂、佛像被搗毀和拆除。但是,經各級政府拔款整修,保持了原樣,殿宇嵯峨,清幽典雅。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近400年風雨、戰亂的滌盪、文革的浩劫,使寶堂寺破壞嚴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一步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寶堂寺修繕工作引起國家、自治區、各級政府,各族人民的極大關注。
1995年邀請西安古設計院專家勘察設計,做了大量的修繕前期準備工作。1999年經盟旗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多方努力,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終於落實了寶堂寺修繕經費。經過這次大型修繕,現已基本恢復了寶堂寺昔日恢宏壯觀的景象。
宗教活動
每年農曆四月,寶堂寺定期舉行嘛呢會,七月舉行雅尼會。屆時,佛事繁忙,遊人如織,商賈雲集,鋪面羅列,成為鄂爾多斯地區一大傳統盛會,為整個宗教界矚目。準格爾召較完整的保留了黃衣喇嘛教的教事活動儀式,對研究北方蒙古族部族的文化、醫學、歷史都有極高的價值,其召廟志記述完整。所藏經卷浩繁,近年多有散佚,是鄂爾多斯乃至整個宗教界不可多得的珍本。其宗教活動亦如化石一樣,完整地保留宗教活動的最初風貌其演變、流傳的方式也揭示了黃衣喇嘛教的興衰與傳承,對研究蒙古族政教史也有著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