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坻評劇

寶坻評劇起源於十八世紀 ,成型於清光緒年間 。早年曾稱其為“京東蹦蹦戲”。

基本信息

寶坻評劇起源於十八世紀,成型於清光緒年間。早年曾稱其為“京東蹦蹦戲”。它是在原縣養濟院所唱的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當時縣府對養濟院收容的老弱病殘人的糧米供應不足,他們只得手打竹板,口唱蓮花落,四處乞討度日。縣內的一些藝人將從東北流入來的蹦蹦舞與蓮花落融為一體,改為由一生一旦打地攤演出,演員自打竹板,且唱且舞,唱罷討些糧米。後又發展成旦拿絲絹,生操紙扇,以第三人稱對口演唱故事,稱“唱對口”。同時,寶坻評劇還借鑑了河北梆子、京劇等劇種,吸收了縣內流行的“地頭調”和“娃娃腔”等唱腔。這時民間戲班增多,湧現出了一批優秀藝人,養班唱戲盛
行,並開始向外縣和大城市流動演出。清光緒末年,寶坻縣第二、三代蹦蹦戲戲班,於1908年初入北京演出,據說曾得到過西太后的讚賞。它的發展對天津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著名藝人經常往返於津、寶之間的劇場。
寶坻評劇隨著唱腔的演變發展,在藝人中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風格,以林亭口為界,分為東路評劇、西路評劇。東路評劇樸實、委婉,西路評劇高亢、豪放。唱腔接近當地語言,帶有鄉土味,自然流暢,易於上口,人們都樂於演唱。
寶坻評劇藝人為了生存,從小曲到大戲,從演唱劇目到演唱水平和技能,不斷地更新、提高。寶坻評劇的各個發展階段,都反映出各時期當地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狀況,它的發展史,亦是寶坻人民的一部生活史。
寶坻評劇於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