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馬

寧馬

寧馬,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統治當時寧夏(包括現在的寧夏,以及甘肅、內蒙古的一部分)的回族武裝軍閥。

簡介

寧馬,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統治當時寧夏(包括現在的寧夏,以及甘肅、內蒙古的一部分)的回族武裝軍閥。1949年9月19日,寧夏兵團第81軍在寧夏中寧宣布起義。寧馬對寧夏長達40餘年的統治結束。

淵源簡述

回民起義期間

寧夏馬家軍源於清末爆發的河湟回民起義。1863年(同治三年),受陝西、寧夏回民起義影響,甘肅河州莫尼溝大阿訇馬占鰲青馬先人馬海宴此時投身軍中,為馬占鰲得力戰將。1872年,馬占鰲等太子寺一戰“黑虎掏心”大敗湘軍,之後力排眾議,在馬海宴、馬千齡的支持下,挾勝而求撫,率眾歸降朝廷。隨後起義軍被朝廷收編,重要頭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諸馬崛起的基礎。

效力清朝期間

陝甘回變後,馬福祿跟隨董福祥拱衛京師,先駐紮山海關,後調薊州。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馬福祿在京師與敵血戰,有人稱馬福祿戰死於正陽門,但清史稿中稱他死於進攻東交民巷的戰鬥中。慈禧太后西逃途中,為表彰馬福祿之忠勇,命馬福祿之弟馬福祥繼之統領部下並護衛西去陝西。1902年,馬福祥所部駐扎寧夏,謂之寧馬巡防軍,這就是寧馬軍之來源。

辛亥革命後,馬福祥遣散了滿營官兵,並在甘肅編練甘肅新軍。此時他手下武裝分為兩支,其一為寧馬軍之漢營,時名說昭武軍。該部與馬福祥之子馬鴻逵自行編練之民團合併後,袁世凱給其一番號為混成第五旅,這個、混成旅實際只有5個營大約4000人,馬鴻逵為旅長;另一個是甘肅新軍,初始馬福祥為甘肅新軍司令,1920年馬福祿之子馬鴻賓繼之。

民國期間

1924年,馮玉祥調任馬福祥為西北邊防會辦,實際上是剝奪了馬福祥在綏遠的權利。馬福祥無奈請示馮玉祥允許馬鴻賓

解放軍進入銀川城

在寧夏擴軍,在馮玉祥同意下,馬鴻賓又在寧夏招募了3個團共7個營的補充團。1926年,馮玉祥五原誓師,將馬鴻賓之昭武軍、甘肅新軍、衛隊馬隊、補充團全部取消,改編為國民軍聯軍第22師,馬鴻賓任師長兼寧夏鎮守使,1927年又任甘邊剿匪司令,無形中取消了寧夏鎮守使這個職位。

1925年,馮玉祥就任西北邊防督辦兼甘肅軍務督辦,馬鴻逵第五混成旅歸其節制,不久該屢擴編為陸軍第七師,下轄兩個旅和兩個直屬團及三個直屬營,駐防磴口。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入陝,馬鴻逵被任命為國民軍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兼第七師師長馳援西安,此時馬鴻逵的第七師有兩旅及三個騎兵支隊。1927年馮玉祥參加北伐,馬鴻逵部進抵鄭州,同年馮玉祥之國民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馬鴻逵部也隨之改為第二集團軍第一方面軍第四軍,下轄步、騎各一個師。1928年12月南京編遣會議後馬鴻逵部被縮編為陸軍暫編第17師,下轄步騎各一個旅共6個團。1929年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聯合倒馮馬鴻逵所部從洛陽逃至鄭州,並被蔣部改編為第64師,不久擴編為第11軍,馬鴻逵任11軍軍長兼第64師師長。

在民國以前,河州諸馬軍事力量為 “西軍”時期,仍延續馬占鰲降清時的格局,即以馬占鰲子系(子馬安良)為首,轄制馬海宴子系(子馬麒,馬麟)和馬千齡子系(子馬福祿,馬福祥)。馬占鰲降清時,馬千齡無軍職,後為朝廷鎮壓回民起義才自組民團成軍。諸馬先隸屬於董福祥的甘軍系統,後獨立一系,為清廷東征西討,特別是抗擊八國聯軍時,諸馬為當時清軍最英勇之部隊。

民國後,馬占鰲子系在政爭中淡出歷史,馬海宴子系和馬千齡子系分據青海(青馬)和寧夏(寧馬),先後投靠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馮玉祥、蔣介石),逐漸養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軍閥。

士兵素質

馬鴻逵很重視士兵文化教育,他規定:所有部隊,於入伍三年以內,每人至少須認識三千字,能寫普通書信,士兵中無一目不識丁者。雖可能有誇大。但可以表明,在提高士兵的文化素質方面,寧馬比青馬強許多。

參與戰爭

中原大戰

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回響南方北伐,馬鴻逵部擴編為國民聯軍第4路軍,任總司令。1927年初,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1方面軍第4軍,馬鴻逵任軍長,1929年投靠蔣介石。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蔣介石將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並封他為總司令,1931年1月,馬鴻逵部被調往河南,參與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1933年初,馬鴻逵正式就任寧夏省主席,1936年9月加授陸軍上將銜

民國十八年(1929)5月,馬鴻逵隨韓復榘、石友三在洛陽聯合通電反馮擁蔣,蔣介石迅即復電嘉獎,將馬鴻逵部十七師擴編為討逆軍第十一軍,馬鴻逵任軍長兼六十四師師長、鄭州警備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員。撥給軍餉30萬銀元,千餘支新槍。民國十九年(1930)蔣、馮、閻中原大戰,馬鴻逵攻占山東泰安市,升任討逆軍第十五路軍總指揮兼徐州警備司令。後唐生智、石友三、韓復榘密謀反蔣,韓復榘以徐州為交通樞紐、軍事重鎮,且與馬鴻逵為倒馮投蔣時的契友,聯絡馬鴻逵共同倒蔣,並委派孫桐萱協商,馬鴻逵同意反蔣。韓復榘派一個旅進駐徐州,以監視馬鴻逵。馬鴻逵思慮再三,深感蔣介石勢大,倒蔣難以成功,遂向蔣告密。蔣介石得知密報,即採取措施,反蔣遂告失敗。馬鴻逵得蔣信任,奉令參加圍剿紅軍。所部十一軍被蔣介石縮編為第三十一師,師部駐信陽。民國二十一年(1932)蔣介石因馬鴻逵“剿匪”不力,大為不滿,令劉峙以優勢兵力包圍馬部駐地信陽,雙方嚴陣以待,大戰一觸即發。馬福祥聞訊抱病奔走漢口(時蔣介石在漢口)、信陽之間,為馬鴻逵說情,在漢口身染時疾,舊病復發。馬鴻逵得知老父為救自己勞累染病的訊息,急奔漢口,遵醫囑轉北平途中馬福祥病逝。蔣介石得報,派員慰問致祭,令劉峙撤軍。為“顧念西北宿將”,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路軍總指揮,但只準帶兩個團入寧。

中原大戰後,馬部調至豫南圍剿紅軍,開赴豫南途中,15路軍下屬的第64師和72師被縮編為第35師。1932年劉峙認為馬鴻逵所部搶掠太過,遂以重兵包圍該部欲強行繳械,後經馬福祥出面斡鏇而平息。國府任命馬鴻逵為寧夏主席,並將其所部整編為一個師6個旅,只允許馬鴻逵帶2個團返回寧夏。馬鴻逵以4000官兵組成第35師和騎兵旅留在豫南,其餘部隊編為3個獨立旅和一個特務團返回寧夏。留在豫南的部隊不久在光山和潑皮河被紅十五軍殲滅。

馬鴻逵抵達寧夏後,以15路軍總指揮和寧夏省主席名義統治寧夏。當時他的部隊只有一個新編第七師的番號(這個番號以前是馬鴻賓部隊的番號,國府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主席後,馬鴻賓鬱郁不歡,致電國府願率部拱衛南京,國府趁機答覆將其第七師番號給於返回寧夏的馬鴻逵,而以馬鴻逵留在河南的第35師番號給於馬鴻賓,馬鴻賓大驚,又命部下聯名致電國府挽留馬鴻賓,最後番號固然換過,但馬鴻賓也沒有離開西北)。1937年2月以陸軍第168師更換了新七師番號,國府另給於寧夏一個獨立第10旅番號。

西路軍之戰

寧馬馬鴻賓部曾數度與紅軍25軍交手,均敗,戰績遠不及青馬軍隊。

四馬拒孫

1933年冬,孫殿英以奉命入青屯墾為名,率大軍進攻寧夏,志在吞併西北。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和馬鴻賓系寧馬)等恐被各個擊破,地盤難保,乃聯合拒孫,史稱:“四馬拒孫”戰爭。同時,蔣介石也希望孫殿英軍閥與馬家軍相互攻伐,兩敗俱傷。四馬聯軍約4萬餘人(包括青馬部隊),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經過4個月激戰,以孫殿英慘遭毀滅性打擊而告終。

寧馬抗日

1937年抗日軍興。軍委會命令將馬鴻逵第11軍之168師和獨立第十旅(改番號為騎兵第十旅)與青馬之100師、騎5軍合編為第17集團軍,這一舉措遭到青馬和寧馬的一致反對,經過妥協,軍委會轉以馬鴻賓之81軍與馬鴻逵的11軍合編為第17集團軍。

解放戰爭

1947年春,馬鴻逵曾率部參與圍攻陝甘寧邊區。

1449年蘭州戰役期間,應馬步芳要求,馬鴻逵派128軍、賀蘭軍配以騎兵炮兵組成的援蘭兵團,準備接蘭州之圍,但部隊奉馬鴻逵指令躊躇不前,8月26日蘭州解放,128軍和賀蘭軍隨即迅速撤回。

蘭州解放後,馬鴻逵倉皇飛往重慶,留下馬敦靜負責寧夏防衛,馬敦靜又對寧夏兵團進行了調整,將賀蘭軍保一師劃歸128軍指揮,11軍保四師劃歸賀蘭軍指揮,騎兵師第一旅也劃歸賀蘭軍,而其第二旅則劃撥給128軍指揮。馬鴻逵抵達重慶後,給寧夏下達了最後的作戰命令:128軍附保一師和蒙軍李守信支隊、三邊張廷芝保全團和騎兵第10師第二旅防守河東,11軍作為總預備隊防守銀川,賀蘭軍配屬騎兵第十師第一旅防守河西、寧朔。9月16日,解放軍開始向寧夏進軍,9月19日,馬敦靜乘坐飛機逃離寧夏,與此同時,128軍軍長盧忠良並代表11軍軍長馬光宗與賀蘭軍軍長馬全良商談通電起義,寧馬幾員剩下的軍事將領在仁春渡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隨後達成一致意見——通電起義。21日夜,賀蘭軍軍長馬全良來到吳忠與解放軍61軍接洽,22日解放軍開入銀川。寧馬馬鴻逵系的部隊隨即土崩瓦解,到和平解放時,幾乎已經沒有完整的成建制部隊。9月23日,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同國民黨寧夏軍政代表在中寧簽訂《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