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環境
寧都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貢江上游,東、西、北三面環山,自北向南傾斜,梅江琴江直通全境。寧都縣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18.3℃,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降水近1600毫米,冬無嚴寒,無霜期長,適宜於亞熱帶作物的正常生長,森林籠蓋率達71%,是中國首批100個生態示範縣之一。農業主產水稻,自古有“贛南糧倉”之譽。1824年(清道光四年)編的《寧都直隸州記》中轉記徐鉉(南北朝,宋會稽,即浙江紹興人,字鼎臣,官至吏部尚書)的話:雞能報曉,所以是家家必養的家禽之一。寧都(瑞金、石城為寧都州屬地)盛產,顏色有紅、白、黃、黑幾種,體重最大為四至五斤,母雞則更小,老百姓多以養雞賺錢以備日用開銷,尤以農村為盛。寧都三黃雞從五代十國的南唐開始,已有一千多年的飼養歷史。
飼養特性
寧都三黃雞抗病力、抗逆性、適應性、集群性強,食性廣雜,一般的玉米、稻穀、小麥、米糠、麩皮、青綠飼料均能飼喂,適應自由放牧飼養。
外貌特性
寧都三黃雞體型小,頭細、腳細,“三黃”(羽、脛、喙)、“五紅”(冠、髯、臉、眼圈、耳葉),無脛羽和爪羽,腳較矮。公雞單冠、直立或向一側歪傾,冠齒5至6個,冠髯碩大鮮紅,耳毛淡黃色,喙短寬,褐黃色。頸粗短,背短體寬,胸、腿肌肉較發達。頸羽、鞍羽、鐮羽金黃色,背羽、翼羽深黃或紅黃色,胸、腹羽淡黃色,主尾羽黑色閃光,有的雜以黃褐色邊,翼羽有的雜以少量黑色或褐色邊。脛和爪橘黃色,脛內、外側有點狀紅斑,成年公雞體重3斤多。母雞單冠直立,冠中等大小,冠齒4至5個,耳毛淡黃色,喙黃褐色,喙尖黃色,頸較短,中等粗細。背短體寬,胸、腹稍深,胸部較發達;頸、翼羽土黃色,胸、腹羽淡黃色,背、鞍羽黃色;主翼羽少數個體雜以少量黑色或褐色斑,整個尾翼呈駝背狀下垂而不上翹為本品種外形特徵之一,成年母雞體重2斤半。
生產性能
寧都三黃雞公雞半淨膛屠宰率78%,母雞80,公雞全淨膛屠宰率66%,母雞67%。
寧都三黃雞最早熟的土雞品種,公雞在15至20日齡已能從冠髯顏色和大小區分出來,最早45日齡開啼,一般80日齡開啼,母雞70日齡冠髯開始長大顯紅,85至90日齡即可見蛋,一般135至140日齡開產。500日齡產蛋量120個,平均蛋重43克,蛋殼以淡褐色為主,占79%,也有白色、褐色。寧都三黃雞就巢性較強,也是產蛋率較低的原因之一。種蛋合格率93%,種蛋受精率87%,受精蛋孵化率87%。
營養價值
肌肉蛋白質含量為26%;總胺基酸含量達22%,七種決定鮮味和甜鮮味的胺基酸總量達10%,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利的亞麻酸含量達1.11%,肌苷酸含量為4.3%,牛磺酸含量為0.65毫克/克,肌纖維直徑26微米,對人體有害的芥子酸含量僅為0.75毫克/100克。由於其肌肉中含有多種鮮味、甜味物質,肌纖維直徑又細,所以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具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