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富世遺址,位於台灣花蓮縣境東北隅秀林鄉和新城鄉交界處的秀林鄉富世村,推測距今約二千年前左右,屬於台灣三級古蹟。富世村的太魯閣族語稱之Psngan,音譯為“玻士岸”,族語詞意是指此地為物品交換後,回到山上必經的隘口。富世遺址就在富世村落內,也就是立霧溪河口右岸,太魯閣大門牌坊前百餘公尺處的上方河階地上,長約300公尺,寬度約50公尺,階地南緣新城山南麓,是陡峭的岩壁,北邊是立霧溪河口,東北邊面向太平洋,西邊是太魯閣口,東西向狹長而略帶弧度,類似彎眉月的地形面。
發現發掘
陳仲玉與邱敏勇在西元1984年12年20日進行立霧溪河口調查時,發現此處普遍豎立在地表上的八十五個具有人工鑿痕的石塊,因為當時在考古調查上,並沒有記載此處遺址,乃稱之為“太魯閣遺址”,後來才改稱富世遺址,在富世村落芝宛教會入口處的台九線道旁邊,張掛綠底白字的告示牌,寫著三級古蹟富世遺址。本處遺址的文化遺物特色包括圓柱形凸出未帶肩的單石、墓葬石板棺,以及太魯閣族群文化與麒麟、卑南文化層的混合現象,這種文化相疊又相異的遺址內涵,對於台灣東海岸史前文化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文化淵源
據考古調查推測富世遺址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後不久的時期,也就是麒麟文化的結束,卑南文化在東部仍屬強勢文化的某個時段,屬於這個時期的古老民族僅在立霧溪河口地區,後來則被另外一批使用方格印文陶器的族群所占有。在台灣組織的“立霧溪流域地方的印文土器遺蹟”調查中,顯示這一批使用印文陶器的族群,其生活領域曾經擴展到立霧溪中游,以及陶塞溪上游一帶,包括布洛灣、希達崗、巴達乾、山里、陶塞、西寶等地,類似的文化遺蹟為陶片、石斧、石紡輪和鐵器等史前遺物。
富世遺址目前是太魯閣族人種植農作物的耕作地,屬於原住民保留地,族人除了平日來此耕作種植之外,並不在意農地上這些石頭的歷史過往,倒是在族老的口述中,提到太魯閣族群祖先到達此地之前,富世地區曾經是Mak-Quolin人住的地方。後來這一群人有一部份往北逃往宜蘭蘇澳等地,另一部份則是跑到花蓮市一帶,有些學者則認為這批古代住民很可能是屬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或噶瑪蘭族的祖先。
科學價值
無論如何,富世遺址的發現與調查,除了有助於台灣東海岸地區的文化研究之外,對於太魯閣族群而言,在他們的祖先東遷過程中,因為族群接觸所產生的文化變遷與調適,相對於當代族人在太魯閣族稱定義的多元與紛歧,我們也將可以從這些歷史過程中獲致一些佐證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