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遺址

崇德遺址,位於台灣省立霧溪北河口河階台地的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太魯閣族語的部落名稱為Tkijig,詞意為大岩石,即早期部落建於大岩石的上方。

地理概況

崇德遺址,位於台灣省立霧溪北河口河階台地的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太魯閣族語的部落名稱為Tkijig,詞意為大岩石,即早期部落建於大岩石的上方。
崇德村的村落範圍涵蓋南邊的立霧溪到北端的崇德隧道口,南北距離長達兩公里,西依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在海拔21至24公尺的沖積平原上,村落總面積為2.0851平方公里。所謂崇德遺址就座落於秀林鄉崇德村的Dgarung(即上崇德),以及其北側的草園中。

考證經過

早在公元1932年至1937年間,日本學者移川子 之藏、國分直一等人,先後做過採集調查,發現石器時代之石錘、扁平石器、玉管、陶紡輪、陶偶、素麵陶及印文陶等。因為靠近立霧溪出海口,所以當時稱此遺址為立霧溪溪口遺址。
公元1936年間,日本學者鹿野忠雄和時任花蓮縣考古館館員的王天送先生,繼續對本遺址作調查,發現陶片、小形石器等。
到了1988年7月間,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劉益昌所做的採集調查中,在崇德村落內的文化層斷面,發現印文土器、石器與生態遺物等史前遺物三大類,同時兼有少許近代陶器,後經訪談調查、文獻比對與遺物比較,確認此地即前述日治時期的立霧溪溪口遺址。劉益昌先生並將遺址方位做了清楚描述,即遺物分布於崇德村落台地西南側,海拔約40到55公尺之間,從北側約二百公尺左右鐵路西側田園起,最南到達台地邊緣,西側分布到台九公路以西山腳下,東側與台地邊緣為界,從南到北長約500公尺,東西寬約100-200公尺。劉益昌鑒於目前的立霧溪溪口並非地名,立霧溪沿岸並有多處遺址,為了符合現今行政區域名稱,改稱此地遺址為“崇德遺址”。
1995年5月,在遺址附近的花蓮縣秀林鄉崇德國小師生,曾經前往遺址座落的農地上進行鄉土教學活動,在農地地表上採集到陶片和煉鐵殘留等,該校並在其後持續帶領學生採集隊,採集的文化遺物也日益增加,為了鄉土教學活動的教材參考運用,遂在1995年6月成立鄉土教材館,館內遺物區分為石器、陶片及把手、鐵器與煉鐵殘渣,後來加上當地太魯閣族群的傳統生活文物也在館內展列。

研究成果

從地表採集和出土遺物來看,本區遺物類型和北部的十三行文化遺物有相似之處,推斷可能有同時代相互往來的關係,而在陶器類型上也與阿美族或噶瑪蘭族的陶器近似,這個部份可以提供為不同文化間的關連比較研究。
在崇德台地發現的墓葬遺蹟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距今一千多年前屬在當地生活的族群所遺留;若加上2007年在崇德發現的鐵渣、黃金分析,應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的目的就是“尋找砂金”。
從文獻得知,立霧溪在十六、七世紀就被稱為黃金之河,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等海權國家,都曾遠來尋找砂金;而曾聚居在Takilis溪(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曾經在當地採取沙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台地發現當時人群煉鐵、鍊金的遺蹟,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推估十三行文化人在1200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從崇德遺址的雙人葬和陪葬陶罐,已經說明這群人的活動範圍已延伸至台灣東部。
另在當地太魯族人祖先口述中,原居於此地的Makqoring人,因為族人初期向東海岸移動過程中所造成的威脅,導致其被迫逃向北方遷徙的傳說,Makqoring與太魯閣族人流傳的矮黑人之間的關連,以及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的猴猴社系統,也一直是崇德遺址調查上的探究之一。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在崇德遺址出土的遺物還有金器、墓葬等,加上崇德遺址範圍廣大,相同的遺址類型甚至深入到秀林鄉秀林村的古魯遺址、秀林鄉富世村的希達崗、布洛灣、西寶、山里、陶塞,以及景美村、銅門村一帶。因此,這一帶的考古調查和維護,持續進行深入探討分析,確有深厚的文化意義與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