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白泡子鄉中學

密山市白泡子鄉中學,創建於1970年,現有教職工66人,教學班18個,在校生1012人。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校園布置合理,幽雅美觀,設備齊全的育人環境。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白泡子鄉中學,座落在興凱湖畔峰密山下的湖光山色之中。創建於1970年,迄今已有三十年的史,1990年在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中改為綜合中學,現有教職工66人,專任教師58人,本科4人,專科48人,占任課教師90%,教學班18個,在校生1012人。

學校占地面積三萬平方米,校舍面積4804平方米,校園布置合理,幽雅美觀,可謂楊柳成行,榆樹成牆,風雨操場,滿園花香,磚房明亮,牆棚潔白,桌椅完好,設備齊全的育人環境。

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中,我們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堅持既為上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又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新型人材,全面提高人材素質的辦學特色,堅持把農村學校辦成“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的新型學校,為上級學校輸送了大批人材,為白泡子鄉培養了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國中升學率一直居全市的前排。推進了“兩基”工作提高進程。

近十幾年來,白泡子鄉綜合中學獲得了省、地、市多種榮譽稱號,湧現出一大批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獎勵。目前,全校師生以更加堅定的信心、豪邁的熱情邁向新世紀,開拓、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科教興市做出新貢獻。

教師隊伍

家振興教育為本,教育振興師為本,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力量,白泡子中學始終堅持建設一支品德高尚、開拓進取、業務精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高技能,用自己的心血塑造下一代的心靈,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國家為民族陪養人才,甘願清貧、默默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年華。

一、教師隊伍思想建設

1、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抓教師思想革命化,樹立為革命而學、為革命而教的教育思想,忠誠黨的教師事業,乾一輩子教育工作。

2、八十年代中期,全面落實市教委頌發的雙十條,做一個合格中學教師。

3、九十年代全面貫徹執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跟上改革步伐,樹立為四化建設獻身的崇高信念。

由於加強市教委雙十條的落實,加強了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養成教育,強化教師思想素質提高,增強了事業心和責任感,調動了工作積極性,使整個教師隊伍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深深扎在教育這塊沃土裡辛勤耕耘著、一心一意從事教育工作。

二、教師繼續教育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根本任務,建校近三十年來,一直將教師全面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為學校一項長期性工作來抓,繼續教育擺上了重要位置。

七十年代學校教師專科學歷占教師十分之一,嚴重製約教學質量的提高。

八十年代學歷培訓拿到繼續教育軌道上來,學校制定了《學歷培訓規劃》,採取經濟上資助,時間上開闢,分批分期送往牡師院、牡教院、哈師大函授班學習,九九年學校教師學歷達標為90%,本科學歷4人,專科學歷48人。

七十年代由於師資緊缺,學歷淺,加上知識結構更新與變革,大批中青教師走上教學第一線,缺乏教學經驗、教學技能和教學理論。

八十年代,為了使教師能力得到較為全面的鍛鍊和更大幅度的提高1、組織教師學習和研討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2、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材、教法、技能和基本功培訓班。3、為了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觀摩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在教學實踐中培養教師。4、通過教學改革試驗培養和鍛鍊教師業務能力。

90年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展開了教育思想大討論。

96年全面展開了教學技能基本功雙達標活動。

三、把競爭機制引入教師管理工作中去,極大的調動了老師工作積極性。

83年實施了《教學獎勵方案》;

86年實施了教師工作考核細則;

87年實施了課堂教學考核量化標準;

98年實施了教師活工資制度

中學高級教師(九五—九九)

時間

姓名

九五年

李運龍

九八年

張繼先

中學一級教師(八八年—九九年)

時間

姓名

八八年

段鳳山、牟景全、魯國志、楊金泉、冷文喜、尹懷亮、張恆文

八九年

張繼先

九0年

丁世友

九二年

王永庭、杜玉娥

九三年

張洪仁

九四年

楊連理、呂順武

九六年

劉學君郭景福李運才、溫美才

九七年

李寶珠、李運慶

九八年

范士香、姜月賢、白麗萍、徐明玉、郭朝莽

教學新秀、能手、骨幹教師一覽表

時間:

項目:

姓名:

73年

牡市教學能手

張洪仁

80年

牡市教學能手

溫美才

87年

密山新秀

姜月賢

87年

密山新秀

宇傑

88年

牡市教學新秀

李運龍

90年

牡市新秀

劉學軍

95年

省級能手

李運龍

97年

密山新秀

范世香

99年

省骨幹教師

李運龍

99年

雞西骨幹教師

劉學軍、白麗萍、范士香

榮獲密山市級以上優秀教師一覽表

時間

姓名

79—80

郭清聯、張繼先、陶長安

80—81

郭清聯、張繼先、楊連理

82—83

李運龍、白麗萍、李運才(班)

83—84

張繼先、楊金權、楊連理、冷文喜

84—85

段鳳山、冷文喜、安太福、楊連理(班)

85—86

段鳳山、侯玉鳳、張恆文、楊金權、李運龍、楊連理(班)

86—87

李運龍、李寶珠、侯玉鳳、楊連理(班)

87—88

張繼先、張恆文、丁世友、李運龍、侯玉鳳、李運才(班)

88—89

王永亭、杜玉娥、丁世友、冷文喜、呂順武、侯玉鳳、李運才(班)張繼先

(牡市)、楊金權(政教)、張恆文(教學)、李運龍(體育)、楊連理(衛生)

89—90

丁世友、杜玉娥、侯玉鳳、李運龍、楊連理、丁世友(牡班)、郭景福(牡班)

李運龍(體育)

90—91

張希乙、李運才、劉學軍、楊金權

91—92

劉學軍、張希乙、呂順武、杜玉娥、李運慶(牡市)

92—93

郭景福、李俊生、張希乙、呂順武(德育)、李運慶(教學)、尹廣香(班)

93—94

李運慶、郭景福、李運才、李寶珠、楊金權

94—95

宋建軍、郭景福、張希乙、劉學軍(市勞)、張繼先

95—96

徐明玉、杜玉娥、宋建軍、李運慶、李寶珠、劉學山、王永亭、張希乙(雙勤)

楊連理(衛生)、呂順武(藝)、溫美財(勞)、楊金權(教學)

96—97

李寶珠、張希乙、劉學山、白麗萍、宇傑、周貴彬、劉曉磊、范士香、吳國臣

姜月賢

97—98

劉學山(勞模)、李運慶、宇傑、周貴彬、趙繼武、宋建軍、劉曉磊、楊金權

(先進工作者)、陳巨文(教學)、郝福龍(實驗)、李寶德(電教)、冷亞民(藝

教)、吳國臣(管理)、李運龍(體育)、王俊喜(德育)、楊曉慧(班)、代運

忠(勞)、張希彬(勞動

98—99

劉學山(雞西市)、王永亭(市勞)、陳桂華、任廣香、宇傑、劉曉磊、李運才

趙繼武、郭景福(先進工作者)、莊慶祥(班)、王俊喜(德育)、李運慶(教

學)、孫振友(管理)、陳玉奎(藝教)、王海民(體育)、李寶德(實驗)、張

希乙(雙勤)、劉學軍(雞西市先進工作者)

改善辦學條件

1970年文化大革命後期,中央再次提出複課革命,根據就近辦學的精神,在白泡子鄉公社農業五七中學基礎上,正式成立了白泡子公社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磚瓦結構校舍二百平方米,草房校舍兩棟,二十三間,八百四十平方米,缺桌少椅。校田地十三響,牛車一輛,黃牛兩頭。1972年與馬種站兌換九間草房,改做食堂宿舍。

1977年,經教育科批准,國家投資,公社出工,修建一千平方米磚瓦結構教室,七七年施工,七八年俊工。由於資金短缺,發動教師自己動手,自力更生,完成了守尾工程。

1985年7月,教育局投資50%,鄉政府投資50%,建築磚瓦結構食堂宿舍413平方米,基本上解決學生食宿難的問題。

1987年,實行分級辦學的教育領導體制,鄉政府投資修建磚瓦結構辦公室300平方米,更新桌椅100套,自購與調撥,增添了教學設備,建立物理、化學實驗室,幻燈機七台、收錄機八台,基本上實現實驗教學電化教學。重新規劃校園,全校總動員,自力更生,修土圍牆200米,木柵欄120米,修建校門永久性花壇、花池、假山,基本上實現一無兩有磚瓦化。楊柳成行、偷樹成牆,種花種草,滿園花香的育人環境,榮獲了省改善辦學條件先進集體。

1991年以來,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共籌措資金80多萬元,用於完善綜合中學建設,上鐵柵欄、磚圍牆壁1100延長米,擴建校舍830平方米,安裝暖氣,完善了實驗室,又上了標準化生物實驗、生物標本室、農民技術培訓室、微機室、購進了錄影機、電視機、放像機、發電機等電化教學設備,建起了標準化“三田一園一舍”學生實習試驗教學基地,購進小四輪和配套的農機具。

1999年春季,落實市委三化工程指示,市教委發出建設花園學校通知,學校領導班子制定規劃,全校師生群策群力協同作戰,購買樹苗花籽、扣棚育苗、適時栽種,現有花壇花池7個,草坪兩處,花帶頭540米,總面積1035平方米,栽種了串紅、石竹、地瓜花、荷蘭菊、白三葉、千日紅等十幾個品種,共栽種花苗7000多棵,栽柳樹70棵、火炬樹10棵、松樹50棵、果樹100棵,經過全體師生的辛勤的扶育,科學管理,營造了一個磚房成排、風雨操場、松柏常青、楊柳成行、榆樹成牆、滿園花香的教學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