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拱村

宰拱村

生活習俗上,仍以酸味為佳(豬肉、魚類),以此迎賓接客。該村侗歌、侗戲種類繁多,有侗族大歌、情歌、琵琶歌、牛腿歌、攔路歌、敘事歌等,在節慶中多以唱侗戲、洋戲為多。

基本信息

村莊概況

宰拱村位於貴州省貴平縣岩銅鎮南部,距岩洞鎮有9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寨,223戶、979人,住有姓楊、吳、宋、唐等姓,侗、漢、苗族聚居。銅關河穿其境內,通馬路,通電,有電信網路。耕地面積460畝,
村一角村一角
其中稻田430畝,主產水稻。地產種紅苕豆類蔬菜農作物。麻櫟樹較多。“寨邊”往於寨拱引寨村駐地東南0.2萬里,有2個村民小組,260人,侗、漢族聚居,與小寨村隔河相望。1993年國家投資和民眾集資興建了磚木結構一棟兩層教學樓。教師4人,在校生78人。有村衛生室,醫生1人。有村委會辦公地、黨員活動室。1997年興修宰拱過宰邊混泥土度橋,長110米。修通宰邊、“擺吉”民眾生產便道。寨內有三條防火線,人民居住環境優雅。

經濟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調整了農村經濟政策,促進了糧食和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民吃糧有餘,
養殖業養殖業
人均年收入為1390元。該村以侗族姓吳最多。祖先原於長江下游岸邊的江西吉安府太河縣,當時為避災荒遷居於天柱縣遠口鄉地區,後遷到廣東滋案,由廣東沿都柳江河上溯,於清朝初期趕“彈”(侗語)到宰拱此地居住至今。這裡山青水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人們的相信風水,依山傍水,擇地而居。二十年來,人們把居住房屋仍以杉木蓋房為主。以三間兩層,配有廚房。1985——2004年興建民房73幢,現全村有176幢,基本上達到戶均一幢。由居住樓上搬到樓下,90%農戶建有3至5間節柴灶,這樣更衛生、安全。在上級扶持下,有50戶農戶建造了沼氣,大大的節約能源,人民安居樂業。現民眾80%農戶都自有打米機、影碟機、數碼接收機等,人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

風土人情

在生活習俗上,仍以酸味為佳(豬肉、魚類),以此迎賓接客。該村侗歌、侗戲種類繁多,有侗族大歌、情歌、琵琶歌、牛腿歌、攔路歌、敘事歌等,在節慶中多以唱侗戲、洋戲為多。2003—2004年在全鎮六月六日侗歌賽中,榮獲老年組侗歌獎二次。(主要唱吳萬麻歌師的歌)。該村在歷史有位出名歌師吳輕相(1788—1870),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又名老保,別號吳萬麻(侗語即成條舌頭),幼年讀私塾,聰慧靈敏,能言善辯。五歲時他父親攜帶他到鼓樓,有人唱謎歌問他父親,未兩句是:“哪裡的水水不動,哪裡的水水極牽?”他父親唱的是:缸里的水水不動,河彎的旋水水極牽”,輕相聽後,即刻糾正說:應該是“嚴冬結冰水極牽”,眾人無不驚呀。他輟學後,和農村孩子一樣,學習耕種技術,一身務農。在勞動和閒暇時,總是歌不離口,隨編隨唱,見景生情,留傳的有勸世歌、盤歌、謎歌和情歌,其語言特點詼諧,針對性強,通俗易懂。侗族人喜歡唱歌,有“飯養身、歌養心”的說法,吳萬麻善唱歌,活了92歲。於1983年黎平縣政府撥款為他立碑修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