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

宣誓儀式
無形地滲透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隨著歷史的發展,當宣誓這個在古代極具法律約束力的概念,被弱化為只需要道德和良心的約束時,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環境下,人們已經無法預期宣誓所能起到的真實作用,也就不再相信宣誓了。而宣誓,人們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的宣誓行為,有作秀嫌疑,應當少宣誓多做事;宣誓的過程既是一種教育,又是一種警戒,還是一種約束,值得提倡;目前的很多宣誓活動,因為缺乏制約,尤其法律上的制約,多流於形式,應當強化宣誓制度建設,加強法律上的約束感。
詞典中的解釋
釋為:當眾宣布誓言,表示嚴格遵行的決心。第一次運動員宣誓儀式

運動員宣誓
是比利時著名的水球運動員維克托·布安。
入黨宣誓

入黨宣誓
(1)宣布儀式開始,奏國際歌;
(2)黨組織負責人致詞;
(3)宣布參加宣誓的新黨員名單;
(4)宣誓;
(5)黨組織負責人或上級組織負責人講話;
(6)預備黨員代表向黨表決心;
(7)黨員代表或積極分子代表講話;
(8)奏《國歌》,宣布儀式結束
入黨宣誓的意義:黨章規定,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預備黨員面對黨旗進行入黨宣誓,是我們黨的傳統,是對預備黨員最實際、最生動的黨的觀念的教育,也是預備黨員進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入黨宣誓,是黨員政治生命開始的象徵。是非常莊重、嚴肅的事情。黨旗代表了黨,誓詞概括了黨對黨員的要求,也概括了黨員對黨組織和黨的事業應承擔的政治責任,而且有很強的針對性,有重大的教育意義。預備黨員通過舉行入黨宣誓教育,有利於使他終身牢記自己的莊嚴誓言,時刻用誓言來激勵自己,不斷提高對黨的事業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並以實際行動來履行自己的莊嚴誓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
入團宣誓
宣誓詞: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團的章程,執行團的決議,履行團員義務,嚴守團的紀律,勤奮學習,積極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宣誓程式:
(1)全體起立
(2)唱團歌
(3)宣布新團員名單;
(4)授予團員團徽
(5)宣誓
(6)新團員代表講話
(7)團委領導講話
(8)儀式結束
意義及作用
宣誓,古代也叫起誓,是用最鄭重的形式,在誓言接受者面前表明自己,並請接受誓言者監督,在起誓的那件事上把對自己的監督和處置全權交給誓言接受者。比如在締結婚姻時對神發誓,就是請神見證和監督自己的婚姻,如果背棄誓言,就是在婚姻問題上欺騙了神。在作證言之前對法庭發誓,就是對法庭宣布自己證言的誠實,如果說謊,甘願接受來自法律的相應懲罰。在加入共產黨及其附屬組織時宣誓,就是把自己交給了共產黨及其附屬組織監督和處理。因誓言的鄭重屬性,對人來說,只有針對人生中真正的大事、重大問題才會起誓。無關緊要的、或者不夠重大的事,不宜採用宣誓這種形式,否則有戲耍和不敬之嫌,容易受到相應的報應。

約公元前三千年,在巴比倫的法典中就有冒險借貸的規定。《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凡是沙漠商隊運輸貨物途中,如果馬匹死亡、貨物被劫或發生其他損失,經當事人宣誓並被證實無縱容或過失行為後,可免除其個人的責任,由商隊全體給予補償。
《薩利克法典》第五十八條規定:“如果某人殺了人,而交出其所有的財產,但還不夠償付依法應交納的罰金,那么,他必須提出十二個共同宣誓人,(他們將宣誓)說,在地上、在地下,除已經交出的東西外,再沒有其他任何財產了。”
猶太民族是契約民族,他們與上帝有“契約”關係,而且是永遠不能廢除的。據說上帝曾通過猶太教的創始人摩西與猶太民族立過盟約,摩西《十誡》(按神學家奧古斯丁的分法):一,欽崇萬有之上唯一天主;二,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三,守瞻禮之日;四,孝敬父母;五,毋殺人;六,毋行邪淫;七,毋偷盜;八,毋妄證;九,毋貪戀他人妻;十,毋貪戀他人財物。立約的一方——猶太(以色列)人要遵守“十誡”;立約的另一方——上帝則答應把猶太民族作為自己的“選民”,並將迦南地賜給猶太人永為基業。其後一千多年間,猶太人屢屢背約,不斷犯罪,遭到上帝嚴厲懲罰,甚至飽受亡國之痛。
在猶太教宗教節日中贖罪日是人與神交流的日子,每個猶太人必須通過這一天贖清他的罪而保持純潔。一個人在一年中會立很多的契約、禁例、誓言,甚至是許諾、應允、保證等等,只要他記得,他就必須履行;如不履行,他就有罪。但是,一年中總會有些“約”,確因遺忘而未踐,那么他怎樣才能得到赦免而變成純潔呢?這就是贖罪日的KOLNIDREI祈禱,一次性地解除所有已經遺忘的“約”。大凡見過猶太人做KOLNIDREI祈禱的人,都能感到祈禱者情緒深沉感人,震撼靈魂,催人淚下。
奧運運動員誓詞

“我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本隊的榮譽,我們將以真正的體育精神,參加本屆運動會比賽,尊重和遵守各項規則。”
現代奧運會運動員宣誓詞,由“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草擬。在顧拜旦的建議下,國際奧委會決定從1920年第7屆奧運會開始安排運動員宣誓。由東道國最著名的運動員左手持旗幟一角,舉右手宣讀上述誓詞。
結婚誓詞
結婚誓詞演變五階段

第二個階段:以歌代誓。自解放後到“文革”前,那時候結婚時都要唱一些大躍進的歌或者抗美援朝的歌。
第三個階段:語錄為誓。“文革”時期,結婚時夫妻雙方要背誦一段“文革”流行語或語錄。
第四個階段:借用西方傳統誓詞。改革開放後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西方穿婚紗進教堂的結婚形式傳進中國,許多中國人結婚都模仿這一形式,結婚誓詞也借用了他們的“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至死不渝”之類。
第五個階段:個性實惠誓詞當道。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這時候的婚禮基本都是中西合璧,結婚誓詞也是越來越個性幽默,“一輩子不變”這樣的話好說卻不好實現,於是與時俱進的誓詞就隨之誕生了。
目前婚禮上流行的結婚誓詞分為四類,一是堅定型:“結婚後,我會好好照顧你,愛護你。”二是務實型:不求華麗只表心意。比如:“我會每天堅持做家務一小時,如遇出差等特殊原因回來後限期補齊。”三是浪漫型:“戀愛時我是你的王子,結婚後我將成為白馬,忠實而任勞任怨,我雖不能馬上做得完美,但是會很努力。”四是風趣型:這也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誓詞。雖然內容有些搞笑,但表達的也是新人對愛人的真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