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摘炒米這是每戶必備年料,它的製作過程是: 將粘米或糯米煮熟曬成飯乾,然後用沙拌著飯乾在鐵鍋中加熱炒爆,有的用茶油炸爆,叫油炸米。接著將川糖煎成糖漿,將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進糖漿中攪拌撈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內壓實鋪平用刀切成長方形小塊。炒米吃起來香甜、清脆,是大人、小孩都喜愛吃的年料。打炒米十分講究技術,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糖漿時要講究“火候”。弄不好就不能成塊,而變成散米不中吃。一般來說,一斗炒米要配2.5司馬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別要注意“火候”,有經驗的人在灶頭上放一碗清水,川糖煎到一定時候就開始結漿,用竹筷滴一點糖漿清水中,如已成“松仁點”即可,馬上熄滅鍋底火苗,把炒米放進鍋中不斷攪拌,用手試一試炒米,如果十分粘手就可起鍋將炒米倒進木框架內鋪平壓實,直到凝結後再用刀切成小塊。
相關詞條
-
客家小吃
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正月元宵節 客家人吃湯丸和懸掛花燈籠。湯丸有鹹與甜兩種,取"團圓"的好兆頭。客家人的習慣是過了元宵...
起源 舉辦活動 代表 糕點類 粄類舉例 -
客家年
客家人是八大漢民系之一,客家人傳承了正統漢文化所有風俗。客家人過年不只一天,年終年首都計入其中,前後延續在20天以上。一般是以臘月二十五日入年界開始(也...
簡介 入年界 準備年貨 貼鬥神和春聯 迎財神 -
客家古邑民俗
春節 中元節 中秋節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擂茶
的。你看她,一把炒米,一捧茶葉,一掬芝麻,數片八角,幾片桔皮,一撮花生米...一番。 客家擂茶在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 擂茶算得上 客家飲食文化中...“芝麻、綠豆、生薑、茶葉、炒米,放入擂缽,用梓姜木搗成糊狀,開水沖泡”。服後...
分布範圍 於都擂茶 主要流派 製作工藝 功用 -
寧化縣
建置沿革寧化古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設鎮,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黃連縣,天寶元年(742年)取“寧靖歸化”之意更名...
建置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 自然地理 交通 -
舌尖上的龍巖
是糯米,主要用來釀酒。而用糯米做成的飯就是糯米飯。客家擅長做米酒,在做...人以客家最出名,而客家首府長汀的汀州酒釀更是讓人聽了就直流口水。其...
《舌尖上的龍巖》簡介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第三集:轉化的靈感 -
糍粑
。 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文火再蒸煮一段時間,然後就準備打糍粑了。打糍粑是個力氣活,一人一根木槌...
簡介 營養成分 -
米程
“功夫”,此類人往往屬於頭腦靈活、勤於鑽研且膽大心細者。米程,又名打炒米或摘炒米。這是客家地區每戶必備的年料,它的製作過程是:將粘米或糯米煮熟...、小孩都喜愛吃的年料。打炒米十分講究技術,不但配料要合比例,而且煎糖漿時...
來源 組成 -
花都[廣東省廣州市轄區]
歷史沿革花都區原為花縣、花都市,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建置,由番禺、南海析出部分土地建設新縣。因縣城所在地近花城,取新...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