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中華白海豚身體修長呈紡錘型,喙突出狹長,剛出生的白海豚約1米長,性成熟個體體長2.0~2.5m,最長達2.7m,體重200~250kg;背鰭突出,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為靈活;尾鰭呈水平狀,健壯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眼睛烏黑髮亮,上、下頜的每側都有20~37枚圓錐形的同型齒(上頜齒數=30~36枚;下頜齒數=24~37),齒列稀疏。吻部狹、尖而長,長度不到體長的十分之一。喙與額部之間被一道“V”形溝明顯地隔開。脊椎骨相對較少,椎體較長。鰭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許多細小的灰黑色斑點,有的腹部略帶粉紅色,短小的背鰭、細而圓的胸鰭和勻稱的三角形尾鰭都是近似淡紅色的棕灰色。
白海豚身上的粉紅色並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這與調節體溫有關。一般會從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為成年的粉紅色。
標本識別:體粗壯,喙中等長,背鰭基部形成增厚的脊,上有近三角形的較大的背鰭,鰭肢和尾葉均寬,均具圓的梢端,標本最大體長約2.6米,下頜前端略超出上頜,喙與額隆間沒有深的凹痕為界,背鰭基部形成增厚的脊;尾柄具發達的背脊和腹脊;幼體時為暗灰色,隨年齡增長變淺,亞成體灰色和粉紅色相雜,成體純白色,常由於充血而透出粉紅色;有些成體的身體上有暗色斑點,少數個體在呼吸孔後的頸部有暗色斑點形成的環。
生境
中華白海豚很少進入深度超過25 m的海域,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中國沿岸的中華白海豚有時進入江河中。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曾進入珠江到達廣州的海珠橋,並曾進入西江約300 km之遠;廈門附近的曾進入福建省九龍江約60 km;閩江口的曾進入閩江45 km;東海北部的曾進入江蘇省長江段約220 km。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單獨或成群,多數為單獨或成對的,最大的群約20頭。10頭以上的群通常隨對拖網漁船活動。珠江口伶仃洋的群可達44頭。在夏末常作躍水、探頭等動作,乘浪不常見到。喜隨拖網漁船活動,常在拖網浮子前的100~200 m處看到它們。跟隨漁船的活動可超過2小時(Jefferson,2000)。
地理分布
中華白海豚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的河口鹹淡水交匯水域,在澳大利亞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東南亞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海域):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汶萊、高棉、中國、葛摩、吉布地、埃及、衣索比亞、香港、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以色列、肯亞、科威特、澳門、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莫三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中國台灣、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阿聯、越南、葉門。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據文獻記載,最北可達長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時也會進入江河。
近幾十年有關調查資料,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廈門的九龍江口,一個是在廣東的珠江口。
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群體,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萬山群島和香港西南部水域。據1997~2000年南海水產研究所的調查資料顯示,海豚分布的北界在深圳機場對開水域,南界在東澳—小蒲台島一帶;東側的大鏟島、深圳灣、龍鼓洲、香港新機場北部水域和大嶼山沿岸,西側的香洲灣外和澳門對開海面,均有中華白海豚分布,分布範圍面積不小於1200km 。白海豚活動的密集區主要在伶仃洋的東南部,其中內伶仃島周圍、馬友石至大嶼山之間和桂山島附近,海豚的目擊率較高;而從淇澳島至澳門之間的西部水域,海豚的目擊率較低。分布態勢呈東高西低,而且差異顯著。
生存習性
行為
中華白海豚不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它們的群居結構非常的有彈性,而組群的成員也時常更換。根據記錄,組群最多可有23條白海豚,而平均為4條。性情活潑,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常在水面跳躍嬉戲,有時甚至將全身躍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時可達每小時12海里以上。在各種漁船中,白海豚特別喜歡在雙拖船後覓食,而在雙拖船後的海豚組群也比其他的大很多。中華白海豚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肺部發達,用肺呼吸,呼吸的時間間隔很不規律,有時為3~5秒鐘,有時為10~20秒,也有時長達1~2分鐘以上。外呼吸孔呈半月形開放於頭額頂端,呼吸時頭部與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並發出“ Chi-Chi-”的噴氣聲。
攝食
中華白海豚的攝食消化系統與陸上哺乳動物完全一致,擁有牙齒、食道、胃、肝、脾、腸。成年海豚上下頜共有錐形齒125~135枚,排列稀疏,其功能不在於咀嚼,而是用於捕食。攝食對象主要是河口的鹹淡水魚類,不經咀嚼快速吞食。解剖分析海豚的胃含物,主要有棘頭梅童魚、鳳鱭、銀鯧、烏鯧、白姑魚、龍頭魚、大黃魚等珠江口常見品種,食性以中小型魚類為主。其中白海豚最喜歡吃的是獅頭魚(Collichthys lucida),其次是石首魚(Johnius spp)及黃姑魚(Thryssa spp)。它的食量很大,胃中的食物的重量可達7千克以上。
定位系統
中華白海豚眼睛較小,位於頭部兩側,眼球黑色,視力較差,其辨別物體的位置和方向主要靠回聲定位系統,在鼻孔下有一氣囊,靠鼻塞肉的開閉發聲,這種聲線在前額隆起處一個由脂肪組成的特有器官集中,按一定的頻率進行發射;聲音碰到不同的物體反射回來的不同頻率信號,通過海豚下齶一個由脂肪組成的凹槽接收,傳入內耳進行定位。這個回聲定位系統雖然複雜,但反應極其迅速準確,可以測出前面物體的大小、形狀、密度結構和屬性,並作出判斷和反應。海豚這種特殊功能已被生命科學部門和軍事部門進行仿生學研究。
繁育信息
中華白海豚的壽命一般為30~40年,3~5歲達到性成熟,常年都可交配,發情期多集中在4月至9月的溫暖季節,妊娠期10~11個月,每胎產一仔。剛出生的幼豚體長接近1米,幼體出生時尾部先從母體內露出(陸生哺乳動物頭先露出),防止出生過程中幼嬰嗆水而死。出生後即由母體帶領學游泳,母豚有乳汁分泌,哺乳期8~20個月。由於整個哺乳過程母子形影不離,保護周到,幼豚的成活率均比其它水生動物成活率要高得多。
雌性海豚會在10~11歲時到達成熟期。幼豚會在全年出生,但出生率在春季及夏季稍高。在其他地區,白海豚的壽命最長為40歲。在香港,最老的海豚為33歲。
中華白海豚每年主要在6~7月間在水中交配,雌獸的懷孕期為10個月左右,產仔於翌年3~4月份,幼仔的尾部先產出,頭部最後露出。剛出生的幼仔的體長大約為100厘米,是雌獸體長的1/3左右,背面為灰黑色,腹面為白色並帶有粉紅色,牙齒尚未露出,吻部生有10多根感覺毛。哺乳期約為1年,這時感覺毛全部脫落,牙齒完全長出,2~3年達到性成熟。壽命一般為25~35歲。
種群動態
野生種群
中國
廣西北部灣海域共發現中華白海豚64頭次,尤以儒艮保護區及周邊海域發現較多,合浦的其它海域,北海及欽州灣等近岸海域均有發現。
據楊光等觀察,廣西北海至大風江河口區的中華白海豚有200多頭左右。
1982年9月和1987年2月分別在長江口捕獲和發現1頭擱淺的中華白海豚。
1995年2月6 日,浙江樂清縣發現1頭擱淺的中華白海豚。
1978-1987年間,在福建海域發現或捕獲7頭。
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於1960年至1962年在廈門港附近水域先後捕獲38頭中華白海豚。
據1997-1999年調查,初步推斷廈門海域約有60頭中華白海豚。
台灣省1999年和2000年各有1頭擱淺。
估計台灣西部的種群數量在30-200頭之間。
香港近20年來沿岸擱淺事例甚多,主要在大嶼山附近。
香港大學調查發現,最高個體估計約42-52頭。
Jeferson(2000)統計認為,香港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從春季85頭到秋季的163頭之間。
Poter(1998)估計1995-1996年香港水域內中華白海豚的數量為128頭。
廣東省湛江水域數量約不足100頭。
廣東沿岸也有多次擱淺事件發生。
珠江流域也有多次記錄。
王丕烈(1999)調查估計,珠江口水域包括香港水域中華白海豚數量約有1,000頭。張荔鋒和唐森銘(2008)估計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總數量在556頭以上。
郝玉江等(2011)調查認為中華白海豚較大的種群分布於北部灣(約150頭)、雷州灣(約240頭)、珠江口(約2,500頭)、廈門沿岸(約80頭) 及台灣海峽東部(約100頭)。
據北京大學廣西欽州灣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監測數據, 2004-2010年間,三娘灣共新增了10至12頭新出生的中華白海豚,當前三娘灣海域共有120-130頭野生中華白海豚。
一些擱淺或捕獲的記錄:
2003年5月9日,遼寧省莊河市誤捕1頭,這是迄今為止該種發現的最北紀錄。
2006年4月,川山群島海區2頭中華白海豚擱淺。
2007年3月31日,汕頭海灘發現10多頭中華白海豚。
2007年11月23日,福州海域發現1頭擱淺。
2008年1月25日,珠江入海口擱淺1頭。
2008年3月4日,深圳在蛇口漁港附近發現3頭。
2009年2月1日,珠海市發現1頭擱淺死亡的個體。
珠江口2010年共有23頭中華白海豚死亡,其中廣東有16頭。
2011年6月16日,廣東饒平擱淺1頭。
2011年6月12日,珠江口附近發現1頭死亡個體。
2011年11月29日,福建石獅祥芝海域發現1頭死亡的中華白海豚。
2012年3月12日,廣東佛山發現1頭中華白海豚擱淺。
2012年4月16日,廣東江門市發現1頭擱淺。
2015年10月20日,1頭白海豚誤入廣州珠江流域,漁政部門通過聲納以及輔以竹竿敲打船身進行驅趕回大海。
根據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6年多長期監測及族群研究,比對19萬張白海豚背鰭照片判斷,白海豚數量僅存70至100隻,亟需保護復育。
全球
澳大利亞水域昆士蘭的克利夫蘭灣有34-54頭,摩頓灣有119-163頭。
南非東開普省海岸的阿爾哥亞灣有450頭;南非夸祖魯-納塔爾海岸理察灣有170-244頭;莫三比克馬普托灣有105頭;莫三比克巴扎魯托群島有60頭;桑給巴爾有58-65頭。
中國南部珠江口種群數量至少有1,000頭;廈門種群有80頭;台灣海峽東部種群有99頭;雷州半島種群有237頭。
種群呈下降趨勢。
人工繁育
中國: 南寧動物園飼養1頭中華白海豚,是全國唯一人工飼養的白海豚。
全球: 中華白海豚很少用作人工飼養,全球只有泰國和新加坡的水族館飼養中華白海豚。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瀕危(EN)。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級。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08年評估。
列入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條) 和《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第586 條)。
骨骼研究
中華白海豚V型骨最大高、最大寬和最大厚等尺度均呈現先逐漸變大,後逐漸變小的特點;胸椎質量與椎體長之間存在明顯的二次函式關係(R2=0.864 1);尾椎質量與椎體高之間、質量與椎體長之間均存在明顯的冪函式關係(R2=0.964 6,R2=0.912 8);尾椎質量與椎體寬度之間存在明顯的指數關係(R2=0.970 9)。二次函式能很好地擬合V型骨質量與最大高之間的數學關係(R2=0.754 6);左、右肋骨完全對稱;左、右胸肋完全對稱。
死亡事件
2015年3月25日,香港漁護署人員昨晨駕船巡邏至大小磨刀洲一帶水域,發現一條已腐爛海豚屍體載浮載沉,撈起後證實死亡。署方把屍體運往深井釣魚灣,由到場海洋公園人員即場解剖,以調查死因。
漁護署指出,初步調查後證實屍體為成年雌性中華白海豚,身長約2.37米,表面無明顯傷痕。海洋公園表示要作調查,現階段不估計死因。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看過相關圖片後表示,豚屍嚴重腐爛,估計至少死去4至5日,無法判斷死因,大小磨刀洲海域向來都是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自去年7月以來未曾在該區見到中華白海豚身影,建議港府成立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