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鎮

宜山鎮

宜山鎮地處蒼南縣東部,俗稱江南平原中心,距縣城15公里,宜山鎮鎮政府駐地球新路。轄27個村、8個居民區,人口40910人。宜山鎮東面與龍港鎮、仙居鄉接鄰,南與望里鎮、新安鄉毗連,西與雲岩鄉、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接壤,北與龍港鎮平等辦事處交界。

基本信息

(圖)宜山鎮宜山鎮全景
宜山鎮地處蒼南縣東部,俗稱江南平原中心,距縣城15公里,宜山鎮鎮政府駐地球新路。轄27個村、8個居民區,人口40910人。宜山鎮東面與龍港鎮仙居鄉接鄰,南與望里鎮、新安鄉毗連,西與雲岩鄉、龍港鎮江山辦事處接壤,北與龍港鎮平等辦事處交界。

簡介

宜山鎮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1.31平方公里,山地0.27平方公里,水域1.32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渠交錯,為平原水網區,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17.9°,年降雨量1639毫米,曰照1819小時,無霜期296天,宜水稻等作物生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行各業迅速發展,是一個交通便捷,工業、農業、商業綜合發展的溫州市工業衛星鎮。2005年,宜山鎮財政收入3795.1萬元,稅務徵收2515萬元。

建置區劃

宜山以山得名,遠在唐代宜山已成村落,山麓的廣福寺為唐鹹通年間(861~874)建。宋時稱泥山鎮,清乾隆時改稱儀山,屬25都。1909年宣統帝即位,因避溥儀諱,改名宜山。民國初年設宜山鎮。1949年解放後建政時沿用舊名。1958年公社化時,稱宜山公社管理區,1961年稱宜山公社,196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曾頒布為建制鎮,1969年“文化革命”期間又稱宜山公社,1981年12月恢復宜山鎮。1992年區域劃分中,將鐵龍鄉劃歸宜山鎮,1993年10月將原屬新安鄉的芙蓉村劃入宜山鎮。2005年,又將原屬江山鄉的後垟增、梁宅二村劃入宜山鎮。至2005年底轄甲第、上黃、下黃、朱處、林梁、嚴處、東店、宜一、芙蓉、塘西、前河蔣、珠東、珠西、珠後、八岱、甲宗堡、後垟增、梁宅27個村和東興、仁壽、前垟、戰前、興龍、龍頭、珠山、環球8個民居區。

經濟發展

(圖)宜山鎮宜山鎮製衣廠
紡織業
宜山素有“紡織之鄉”的美稱,所產土布古稱筒布,歷史悠久,相傳明時就有“田種禾,地種棉,男耕女織”之記載。清代家家戶戶置有手搖紡車和布機。抗戰時期,“洋布”來源中斷,於是筒布銷量曰增,不僅在蒼南縣內銷售,浙、閩、贛各地購買者紛至沓來,宜山逐漸成為浙南一帶最大的筒布市場,民國28~30(1939~1941)年,土布市場成交額在3萬米以上,年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解放後,1952年,經浙江省商業廳批准成立宜山土布交易市場,後又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來割,市場消失。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土布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尤其試驗成功腈綸邊角料再生利用後,腈綸紡織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宜山鎮辦起腈綸紗市場,經營紗、衣褲等再生紡織品,1981~1985年,年成交額1.8億元。1992年後又在張南村創辦再生棉花市場,年銷量3萬噸,營業額8600萬元。2000年後,紡織業迅猛發展,宜山鎮85%的勞動力從事紡織業生產,產品逐漸轉向花邊、手帕、毛巾毯、蚊帳等適銷品種。2000年紡織業產值達7.5億元,占全鎮工業產值90%以上,形成了再生紡織和內衣加工兩大系列產品,成為宜山鎮的支柱產業。
工業
20世紀70年代初,宜山鎮辦企業有紡織、豬鬃、花炮等40個企業。此外,國營企業米廠、酒廠和縣大集體企業鞋廠、花邊廠、水泵廠也設在境內。至90年代,企業解體,代而取之的是一批新興的獨資或股份制企業。1993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0398億元,較之1992年增長36%,年產值500萬元企業4家。進入二十一世紀,2001年,全鎮基本形成紡織業、針織業、搪瓷三大工業主導的經濟格局,加大工業投入,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做強“舒爾丹”、“追鹿”、“紳門”等產品品牌。至2005年,宜山鎮擁有工業企業74個,主要為服裝、紡織行業,創工業總產值1998億元。500萬元以上企業19家,出口創匯895萬元。
農業
宜山鎮傳統主業為農業,種植水稻番薯。1949年解放初期糧食畝產量為225公斤,1967年已超過500公斤,1980年達758公斤。宜山農村為單一農業結構,農村經濟落後。改革開放後,1981年,農業結構開始調整,2005年,貫徹中央1號檔案,加快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效益農業,落實各項扶農政策,全年播種面積達12890畝,水稻年產量40805噸,主要經濟作物蔬菜,年產量659噸,主要畜禽品種的和蛋鴨,肉類年產量131.5噸,蛋類年產量為290.7噸,實現農業總產值732.6萬元。
至2005年底有標準農田4900畝,三面水渠18公里,機耕路14公里,農機總動力26054千瓦。

教育事業

(圖)宜山鎮宜山鎮一中
宋時,宜山設有私塾。清時,宜山舊學有星岩書院和親仁社學。光緒三十二(1906)年春,當地廩生陳琛(字筱坨)於星岩書院創辦溫州府平陽縣公立儀山初等國小堂,時教6人,學生5班66人。次年鄉紳白際宸(字樂亭)將原親仁社學(楊公祠)改為溫州府平陽縣公立群演初等國小堂,時教師5人,3個班,學生51人。宣統二年(1910),陳錫琛設群演國小為平陽縣江南高等國小堂。民國元年(1912),更名為平陽縣立第二高等國小校,開拓新址,興建教學樓,聲譽大振,求學者有來自赤溪、藻溪、橋墩、礬山、山門乃至泰順等地。民國18年(1929)龜山(今珠山)創辦宜山鎮第六、七、八保聯立國民學校,教師4人,班級4個,學生134人;民國21年(1932)水門創辦宜山鎮第十、十一、十二保聯立國民學校,教師4人,班級3個,學生118人。
1949年5月宜山解放,學校向貧下中農開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至1952年,國小12個班,學生465人。1953年,國小附設國中班。1956~1965年間,教育大發展,除全日制學校,各村創辦了村小、耕讀國小,有的村還辦午、晚班。兒童入學率達95%以上。期間,宜山中學(時稱平陽縣第四初級中學)創辦於1956年,時3個班級,168位學生,教職工9人。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戰線進行撥亂反正,宜山鎮教育步入正常教學軌道。1984年,幼教、普教、成教一起抓,1988年普及初等教育,四率達標:兒童入學率99.2%,鞏固率99.6%,畢業率99.7%,普及率99.78%。1990年宜山鎮開始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91年,宜山鎮國小48個班,學生2954人,老師128人;中學33個班,學生1800人,教職工119人。2000年,教育設施最佳化,教育綜合實力經全面考核,位居溫州市第十名。2001年率先跨入省級教育強鎮行列。鎮一小、縣實驗二小成為省級示範鎮學校。
2005年宜山共有中學3所(含高中),國小4所,幼稚園10所,總計教職員工593人,在校生10853人。

商業發展

宜山自清朝以來就是江南水網地區的農村集市貿易中心之一。每日集市人數達3萬人左右。1950年以序數命名上市為一街,中市為二街,下市為三街。一街長約150米為主要商業區之一,市面繁榮。二街有旅館業,三街有百貨公司。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市場象雨後春筍般出現。1979年建立宜山鎮甲底布角市場,1987年建立宜山小商品市場,1989年建立宜山菜市場和張南再生棉花市場,1991年建立宜山農貿市場,1994年建立宜山水果市場和江南紡織品市場。其中宜山菜市場年交易額11600萬元。至2005年,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14894萬元,商業零售網點1756家,從業人員6447人。較大型的商場有樂福超市、東聯超市、大姆士超市,順得生活超市,美思樂服裝超市、巴巴豆兒童服裝超市。
此外服務行業發展也很快,至2005年有宜龍、大不同、興隆、東風、天和、同樂園6家酒家,照相館6家,旅社21家,理髮店54家,美容店25家。

通信設施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八月,宜山開辦郵政代辦所,民國33年(1944)5月設宜山鄉村電話分所,民國34年(1945)1月兼辦理電報業務。1955年5月成立宜山郵電營業處,時有職工4人,1956年改稱宜山郵電支局。1970年1月郵政、電信分設,各立支局。1974年1月重新合併為宜山郵電支局。1987年12月在球新路建局辦公大樓。是年,電信設備有磁石交換機3部、容量251門,十二路載波機1端,三路載機1端及BDC-80A型及漢字電傳機和備用55型電傳機各1部。1987年設有辦公室、報務、話務、郵政,投遞5個班組,協管白沙、江山、平等、雲岩、海城、鳳江6個郵電代辦所,擔負6個鄉鎮、86個行政村的通信任務,1988年業務收入39.18萬元人,均勞動生產率9556元。1993年郵電業務總量完成165.8萬元,比上年增加96.29%,業務收入213.4萬元,比上年增加147.1%;通信總量完成120.89萬元,比上年增長128.18%。
2005年,鎮內信箱、信筒15個,擁有電話13000戶,行動電話11120台,網際網路擁有率15%。2005年郵政業務收入367萬元。

文衛事業

2005年,宜山鎮有體育館2個,體育苑和休閒健身場所多處。文化站1個,廣播電視站1個,電視差轉台1個,農村每百戶彩電擁有率90%以上。
農村醫療網分布曰趨合理,包括鎮衛生院、個體診所在內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35個,有醫生資格117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