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在雲端

宛在雲端

宛在雲端是迄今為止第一部對韋莊的詞作進行細膩賞析的文化散文。

基本信息

宛在雲端(迄今為止第一部對韋莊的詞作進行細膩賞析的文化散文

圖書信息

宛在雲端
作者:孟斜陽
出品:言錦樂行
江蘇文藝出版社
定價:26.00
開本:16 精裝
ISBN:978-7-5399-4131-8
上市時間:2011年1月
相關閱讀:《宛如花間》(孟斜陽著 品花間詞與溫飛卿)

編輯推薦

他是被王國維熱切讚譽的詞人
他的詞風直接影響了李煜、蘇軾、辛棄疾
韋莊讓詞可以與詩分庭抗禮
★迄今為止第一部對韋莊的詞作進行細膩賞析的文化散文
★回歸古典文化品讀本質
他是青衫落拓的晚唐壓卷詩人。其詩作《秦婦吟》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
他是才敏過人的蜀國宰相。唐亡時,力勸王建稱帝,凡開國制度、號令、刑政、禮樂,皆由他所定。
他擁有一場生死纏綿、刻骨銘心的愛戀傳奇,年年四月十七,在月下佇立成沉默的雕像。
韋莊。他身逢亂世,浣花而居。他是蒼穹不羈的蝶,他是雲端藍色的風。

內容介紹

《宛在雲端》是“言錦樂行”推出的“氧氣閱讀”書系之一。
《宛在雲端》對晚唐詩詞大家韋莊的作品進行了細緻品讀。
王國維曾用“弦上黃鶯語”來形容和評價韋莊的詞風及其審美特色,並讚譽其作品“骨秀”。
夏承燾先生在《唐宋詞欣賞》中認為韋莊“在五代文人詞的內容走向空虛墮落途徑的時候,重新領它回到民間抒情詞的道路上來”,並說,我們若認為李煜、蘇、辛一派的抒情詞是唐宋詞的主流,那么,在這個主流的源頭上,韋莊是應該值得重視的一位作家。
他的詞風清淡疏朗、抒情熱烈而真摯,如“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
胡適盛稱韋詞“長於寫情,技術樸素,多用白話,一掃溫庭筠一派的縝麗浮文的習氣。在詞史上,他要算一個開山大師。”
孟斜陽繼《宛如花間》品讀溫庭筠後,再次細膩、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韋莊的詞與人生。
“端己詞,清艷絕倫,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薰香掬艷,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花間群賢,殆鮮其匹。”(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卷五)
清人陳廷焯評論韋詞的寫法、情感說,“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白雨齋詞話》卷一)。
“‘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韋端己之詞,骨秀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

關於作者

孟斜陽
書生一枚,居於三峽。青衫落拓,愛詞成癖。
讀韋莊詞,最宜在清風明月之夜,或朝陽初起之時,攜卷行走於遠山近水之際,拂風楊柳之間,或垂首低詠,或迎風輕唱,整個身心沉浸其間,會生髮出無限感慨。
那些穿越了千年的文字,流漾在長短句間的勁直之氣、清朗之風,依然流淌著生命與青春溫熱的氣息和冰雪般的靈性。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豎排線裝的詞集裡快兩千年了,只要被翻開,就會在如今的年輕眼睛和心靈中閃電般復活。它們就像一個能夠穿越時空的精靈,永遠不會衰老,永遠有著征服青春心靈的活力和靈性。
已出版作品
《宛如花間》

目錄

目錄
序· 漱石枕流
壹· 雲想衣裳
素問/藍垛/羨魚/纏春
貳· 一念三千
別夜/眠雨/青梅/無岸/往渡/歸謠/燕歌/布鎖/弄晴/
叄· 梅有故事
謝娘/花誘/香遇/秋瞳/錦衾/遠黛/綠蘿/叩寒/承露/冷熏/長門
肆· 月地雲階
大羅/化龍
伍· 草黛春秋
酒狂/刀行/霸陵/離觴
陸· 止水梵花
月繭/空庭/片白/生塵/參商/和衣/莫見/欲分/覺蟬/苔深/回紋/蝶傷/紅燼/虛影
柒· 煙視媚行
口脂/蘭房/金縷
捌· 隔池有影
瑤台/玉郎
玖· 善見之城
迷樓/錦城/曲檻/蠶市/橫塘
拾 · 傳說
弦上聽語 · 韋莊

漱石枕流
讀韋莊詞,最宜在清風明月之夜,或朝陽初起之時,攜卷行走於遠山近水之際,拂風楊柳之間,或垂首低詠,或迎風輕唱,整個身心沉浸其間,會生髮出無限感慨。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那些五陵年少的青春記憶,那些飄搖曲折的愛情故事,即使在那些當事人內心深處曾經掀起過狂飈巨瀾,即使那些或美好或悽惻的戀情記憶曾經刻骨銘心欲仙欲死,但在歲月的延宕中也會逐漸隨風消逝,像星月般沉入永恆黑暗的山谷海底,在時間之海的最深處消失。值得稱幸的是,如今它們卻都以一種美麗而浪漫的方式存在於詩詞的韻律之中。哪怕僅僅是一些碎片,一點星光,一縷夢中的影像。
韋莊的詞正是這樣的愛情碎片,正是這樣的青春影像。它們並不是那種虛幻和僵死的文字,不是那種沒有生命和靈魂的枯燥符號。那些穿越了千年的文字,那些流漾在長短句間的勁直之氣,清朗之風,依然流淌著生命與青春溫熱的氣息和冰雪般的靈性。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豎排線裝的《花間集》里快兩千年了。只要這《花間集》被翻開,就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年輕眼睛和心靈中閃電般復活。它們就象一個能夠穿越時空的精靈,永遠不會衰老,永遠有著征服青春心靈的活力和靈性。這其實是一種青春激情的力量,是愛情的力量,一種人性的力量。這種力量永遠不會過時,是穿越時空的。
即使在純粹的古典文學研究領域,韋莊詞也因為它們的清新質樸,它們所反映的健康人性和活潑心靈,它們對人類情感世界的準確把握和書寫,在詞史、在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看看那些學者們的評價吧:
“端己詞,清艷絕倫,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薰香掬艷,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花間群賢,殆鮮其匹。”(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卷五)
清人陳廷焯評論韋詞的寫法、情感說,“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白雨齋詞話》卷一)。
“‘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韋端己之詞,骨秀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
夏承燾先生在《唐宋詞欣賞》中認為韋莊“在五代文人詞的內容走向空虛墮落途徑的時候,重新領它回到民間抒情詞的道路上來”,並說,我們若認為李煜、蘇、辛一派的抒情詞是唐宋詞的主流,那么,在這個主流的源頭上,韋莊是應該值得重視的一位作家。
事實上,韋莊與被稱為“花間鼻祖”、“花間之冠”的溫庭筠都是花間派齊名的代表人物。但由於生活經歷不同,創作目的也不同,溫詞重在倚聲填詞,歌宴詠唱;而韋詞則重在抒情,以暢其懷。韋莊詞被稱為“花間別調”,以其清淡疏朗、抒情熱烈而真摯,與溫庭筠詞雙峰對峙,二水分流,各自影響了兩宋婉約詞的發展。
這裡,筆者並不想純以一位詞人,或僅僅是詞的角度來看待韋莊的這些佳作妙品。從他的筆下,我們其實讀到是一個時代的風景,一段特殊時代的人生軌跡,是晚唐五代的青春與愛情記憶,是那個風流歲月的夢影星塵。

傳說
夜深,起風了。
那個佇立在月光下的女子,似乎在哪裡見過。她的一襲荷葉般的裙角被風吹得呼呼作響,她像個迷路的孩子般四處張望著,沒有了蕭笙,沒有了樓閣,只有那逐漸熄滅的星光。她孤獨無依。
她是從晚唐五代走出來的,她在時間的流逝中迷失了家園,還有愛。
她是象形文字化成的精靈,穿著平仄韻角裁成的麗裳,她聽慣了管弦笙歌,她的金縷舞衣遺失在了舊時盛世。
夜很深了,沒有更漏,沒有鐘鼓,只有依稀相似的梧桐被風吹得嘩嘩響動。
記憶里的夢境是個奇怪的時空隧道。我又似乎看見雲鬢高挽、紅裳水袖的她穿過那林立的高樓,駐足在街頭紅綠燈前,好像不知所措。然後,她又在一家燈紅酒綠的夜總會前徘徊,漸漸幻成捲髮披肩、紅唇皓齒的現代女郎,端著一杯威士忌走下了樂池。電聲吉他和架子鼓瘋狂演奏著晚唐五代時的風流歌。
她在那一瞬間感到了一絲眩暈和迷惑,仿佛聽到了前世的回聲,分明又聽到了當年的那首詞。她好像看到了袍衣儒冠的他,微醺著踉蹌,嘴角沉吟著:“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這一刻,她還依稀聽到千年前深夜裡的濤聲,愛如潮水般湧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