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ìng zhǐ
解釋
1.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2.停頓;止息。
3.猶定準。
語出:(1).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晉 葛洪 《抱朴子·清鑒》:“或外候同而用意異,或氣性殊而所務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 高適 《漁父歌》:“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 前蜀 李珣 《漁歌子》詞之四:“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一:“來無定止,去亦何為?” (2).停頓;止息。 唐 李白 《猛虎行》:“頗似 楚 漢 時,翻覆無定止。” 清 蔣士銓 《空谷香·飲刄》:“今後呵。隨著東風為定止,或者他秋來將我做齊紈視,我也甘心為他憔悴死。” (3).猶定準。 元 無名氏 《梧桐葉》第二折:“他飜手雲,覆手雨,沒定止性兒難據。”
dìng zhǐ
1.固定的處所;止息之處。
2.停頓;止息。
3.猶定準。
清肺熱,平喘咳。用於發熱口渴,咳嗽痰黃,喘促,胸悶。
藥品簡介 注意事項 貯藏條件 規格“定分止爭”,典出《管子·七臣七主》,現代常用做法律術語使用,表示確定物的權屬。
釋義 出處 示例 作用書名。 系節略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的《摩訶止觀》而成。 以有感於《止觀》文義深廣,初學者不易明了,因而刪定要文撰成本書。
止嗽定喘口服液是一種中醫藥劑,由麻黃、苦杏仁、 甘草、石膏組成。用於寒邪肺熱,咳嗽痰盛,喘促氣逆,胸膈滿悶,以及急、慢性支氣管炎病症患者。
【處方】 【製法】 【性狀】 【鑑別】 【功能與主治】定喘止嗽丸,潤肺,定喘,止嗽。用於陰虛肺熱,久嗽痰喘,胸滿嘔逆,咳痰稠粘,夜臥不安,煩躁口渴。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規格 用法用量止嗽化痰定喘丸,中成藥名。配方由麻黃、生石膏、 白前等組成。
止嗽定喘片是用於發熱口渴,咳嗽痰黃,喘促,胸悶,清肺熱,平喘咳的藥片。
用法用量 注意事項 功能主治【作用類別】本品為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6.長期服用,應向醫師諮詢。
藥品簡介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