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本

小說家的話本﹐據《醉翁談錄‧小說開闢》記載﹐從題材上分為靈怪﹑煙粉﹑傳奇﹑公案﹑朴刀﹑桿棒﹑神仙﹑妖術等八類﹐並舉出了《紅蜘蛛》﹑《卓文君》﹑《三現身》﹑《十條龍》﹑《攔路虎》﹑《趙正激惱京師》等100多種話本篇目。有的話本流傳至今﹐如《紅蜘蛛》有元刻本殘頁﹔《警世通言》里的《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當即《十條龍》﹔《攔路虎》見於《清平山堂話本》。還有《也是園書目》和《述古堂書目》(抄本)所著錄的宋人詞話﹐有《種瓜張老》﹑《錯斬崔寧》﹑《西湖三塔》﹑《簡帖和尚》﹑《契約文字記》﹑《風月瑞仙亭》等﹐見於明人編印的《清平山堂話本》和《古今小說》等書。現在多數研究者確定為宋元話本的約有三﹑四十篇﹐還有一部分作品存在疑問。因為現存小說話本集都是明代人編印的(如《京本通俗小說》的來源還有疑問)﹐只能據以斷定年代的下限﹐有些文字經過修改增訂﹐很難判斷確切的年代。小說一般都穿插不少詩詞﹐開頭有“入話”或頭回小故事﹐結尾有詩句作為收場。
講史家的話本不多﹐有一本《梁公九諫》﹐收在《士禮居叢書》里﹐講的是唐代狄仁傑九次勸阻武后傳位於武三思的歷史故事﹐文字簡略﹐可能曾經刪削。
宋元話本特點
就總體來說,宋元話本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注重趣味性和虛構。
“說話”是“ 說話人”賴以 養家活口的職業,所以必須盡一切可能來吸引聽眾。而聽眾聽“說話”是為了娛樂,要講得有趣味才拉得住他們。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說話”的第一原則。
“說話”主要是敘述故事,而事實不一定有趣味,更不可能有充分的趣味性。“ 講史”所說,有許多都出於虛構,其故即在於此。所以,“說話”的追求趣味性是以虛構為基礎的。
第二, 思想感情與市井民眾相通。
由於要使聽眾——市井民眾感到興趣,“ 說話人”不但不能採取說教的態度,並且不能使話本中人物的言行、感情“高雅”得讓市井民眾無法理解和接受,而必須使聽眾對話本里的人物產生深刻共鳴,感同身受地關注其命運,從而 興味盎然地傾聽“說話人”的演述。因此,話本中人物(除了大奸大惡者以外)的言行、感情也正是市井民眾在類似情況下所可能產生或嚮往的言行、感情。
第三,描寫趨於細膩。
現在所見元代刊印或編定的話本,有的敘事粗疏,只能勉強達意甚或 詞不達意;有的則能顯示出大致的輪廓,偶爾也注意到細部;有的描寫相當細膩,但可能已經過明代人的加工。
中國古代十大手抄本
中國古代之手抄本,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一批未刊刻印行於世,僅以抄本形式流傳於民間的話本小說。它們開啟了宋元話本之源頭,熾盛於明清兩代。中國古代十大手抄本,是明清兩代名氣最大,最具代表意義,最受文學家推崇與藏書家寵愛的十種經典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