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奧昆科夫主要研究表示論及其在代數幾何、機率論和數學物理等領域的套用,他的工作涉及數學的眾多領域,並且其工作和物理學有著很深的聯繫。
獲獎記錄
2006年,在馬德里舉辦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奧昆科夫因為在“機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傑出成果而獲得菲爾茲獎。 安德烈·奧昆科夫(左二)。
社會活動
費爾茲獎得主安德烈·奧昆科夫在我校現代數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田剛教授的陪同下訪問南京大學,受到黨委書記洪銀興和校長陳駿的熱情接待。奧昆科夫是俄羅斯數學家,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6年因為“將機率論、表示論和代數幾何聯繫起來所作出的貢獻”而獲得費爾茲獎。奧昆科夫博士在大禮堂做了題為《所有世界中最大的不確定性》的學術講座,吸引了近700名南大師生參加。奧昆科夫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了隨機數學在生活中的套用。他認為,數學是一門最美的藝術,我們周圍的許多事物,都是由大數定律決定的。他舉了一些生動的例子,比如房間裡空氣分子的均勻分布就是個十分有趣的數學現象,美麗的現代幾何學正由此產生。
在會後採訪中,奧昆科夫對時下中國學生流行的“奧數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適度學習奧數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但不應過度,做太難的題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他還說,在高中時期他對社會科學更加感興趣,還參加過德語奧林匹克和經濟學奧林匹克競賽,並且得過獎,但從沒參加過奧數競賽。奧昆科夫表示,他更願意別人稱呼他“科學家”。因為科學就是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數學也是如此。競賽、第一證明固然很重要,但是通過不斷地深入了解,揭示問題核心的證明會更加持久。
據悉,費爾茲獎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這一獎項的獲獎難度甚至超越了諾貝爾獎,從1936年到2006年僅有50人獲得。由於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因此也有人將它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人物軼事
中國國小生的奧數題,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得主安德烈·奧昆科夫說他從來沒上過奧數,也不理解中國國小生拚命學奧數的做法,他認為那些太難、太刁鑽的題目,很可能傷害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按道理來說,堂堂菲爾茨獎的獲得者卻解不開一道國小生的奧數題,這的確夠丟人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折射了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悲哀。國小是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教育,它應該帶給孩子們的是通識性的教育和獨立的思維方式。而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注重的應該是對邏輯思維的培養,而不是解題技巧。現實中的數學卻完全與之相反,做題、做題、再做題,最後,收穫的只不過是解題技巧,而不是思維方式。
奧數更是這種矛盾的集中爆發點。雖然各地的教育部門多次禁止國小升國中的考試,卻始終沒有什麼效果,而奧數就是這個考試最核心的課程。於是,孩子們在一周的學習之後還要在周末上與奧數有關的課程,這時的奧數隻不過是一張可能進入重點中學的門票。
而幾年前,中國的高中生屢屢在世界奧林匹克數學大賽上獲獎,這些獲獎者也大多進入了中國最知名的幾所大學,而後來有媒體報導,這些冠軍大多選擇的計算機或者是經濟學專業,並非數學,這時的奧數仍然不過是一張門票。
在美國,奧數只是作為一個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興趣的組織;而在中國,奧數卻變味了,變成了通往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門票。
兩相比較,在中國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把奧數當作了一個工具,而且是運用的十分嫻熟的工具。所以,學生們在各方的壓力下選擇了奧數,儘管絕大多數的學生並不情願,吸引他們的並不是奧數本身,他們只不過在為了學習而學習,甚至於在為了奧數背後所帶來的利益而學習,於是,奧數冠軍們最終很少有選擇數學專業的,更多人選擇了可以產生更多回報以及周期相對較短的計算機或者經濟專業。
奧數存在的本意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這種相對枯燥的基礎性學科,興趣更是顯得尤為重要。畸形的奧數教育只培養出了功利的奧數冠軍,卻沒有培養出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而從事類似於數學這種基礎學科研究的人卻越來越少。是的,我們該讓奧數做回它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