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裝幀: 平裝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商品尺寸: 25.2 x 17 x 2 cm
商品重量: 181 g
ASIN:B00410MFFI
編輯推薦
《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學校和教師的責任並不在於“上好課”。學校和教師的責任乃在於:實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提供學生挑戰高水準學習的機會。
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於對話的“衝刺”與“挑戰”。挑戰學習的兒童是靈動的、高雅的,而且是美麗的。
唯有衝刺與挑戰的“合作學習”,才是潤澤兒童心田的課堂,才是寧靜的教室里教師循循善誘的課堂。這種潤澤性和縝密性正是培育孩童知性的關鍵要素。
任何一個兒童的思考與挫折都應當視為精彩的表現來加以接納。傾聽每一位兒童的困惑與沉默,正是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所以,富於創意的教師總是全身心地直面兒童的多樣性與教材的發展性的。
作者簡介
佐藤學,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作為“付諸行動的研究者”,走訪全日本各地的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和養護學校,同一線教師合作,直面學校改革的挑戰。著有《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課程論評: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師的難題:走向反思性實踐》(世織書房),《教育改革的設計》(岩波書店),《變革課堂,學校改變:從綜合學習到學校課程的創造》、《教師的挑戰》(國小館)等;中譯本有《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教育科學出版社),《靜悄悄的革命》(長春出版社)。
鍾啟泉,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教育學與心理學學部委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科評議組成員,《全球教育展望》雜誌主編。著有《現代教學論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的挑戰》、《課程的邏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等。
目錄
中文版序/1
緒論改革的願景/1
第一部 “合作學習”——課堂的風景/7
1.變化的課堂/9
2.亞洲擴展中的“學習共同體”/12
3.“合作學習”的奇妙/15
4.作為互惠學習的“合作學習”/18
5.從“同步教學”走向“合作學習”/20
6.“合作學習”的意義/23
7.教學模式的轉型/26
8.走向挑戰性學習/29
9.成功的秘訣/33
10.國小低年級的“合作學習”/36
11.克服低學力的“合作學習”/39
12.構築信賴與合作的關係/42
第二部 “學習共同體”的創造——學校改革的案例報告/45
13.學校改革的傳統與現實/47
福島縣郡山市立金透國小(之一)
14.創造“共同學習的教學”/53
福島縣郡山市奇:金透國小(之二)
15.國中創建“學校共同體”的挑戰/58
靜岡縣富士市立岳陽國中(之一)
16.從課堂改革走向學校改革/64
靜岡縣富十市市岳陽國中(之二)
17.改革在寧靜地萌動/70
大分縣別府市立青山國小(之一)
18.低年級的上課原則/76
大分縣別府市立青山國小(之二)
19.小島的“學習共同體”/82
廣島縣尾道市立百島幼稚園·中國小
20.從教學創造到學校改革/87
靜岡縣熱海市立多賀國中
21.“合作學習”的教學創造/93
大阪市東大阪市立小阪國小
22.教師“合作學習”學校的建設/98
兵庫縣高砂市立北濱國小
23.從“人人安心學習”的課堂創造到“衝刺與挑戰”的學習/103
東京都練馬區立豐玉南國小
24.全鎮“學習共同體”的創建/108
長野縣北佐久郡望月町
25.堅持螺旋式上升的改革/114
神奈川縣茅崎市濱之鄉國小(之一)
26.年輕教師成長的學校/119
神奈川縣茅崎市濱之鄉國小(之二)
27.“合作學習”的導入/125
大阪府高楓市立第八國中
28.跨越國境的“學習共同體”/131
中國、韓國
29.校際互動/136
大阪府茨木市豐川中學校區
30.以學習為中心的學校改革的開端/141
富山縣富山市立奧田國小
31.尊重教師個性與多樣性的合作研究/147
福岡縣直方市立直方東國小
32.持之以恆的改革/153
愛知縣安城市立安城西國中
33.第一等的學生/158
長野縣立望月高中
第三部 對校本研修的建言/163
34.構築“同僚性”的校本研修/165
內發的改革
35.作為學習專家的教師/170
基於“同僚性”的協作與成長
附錄
學校改革實踐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177
36.“學力神話”的破滅/179
叩問“學力”(之一)
37.如何克服“基礎學力”的復古主義/185
叩問“學力”(之二)
38.“分層教學”落後於時代/191
“分層教學”批判(之一)
39.“分層教學”有效嗎/196
“分層教學”批判(之二)
40.“綜合學習”的可能性與危險性/204
41.高中教學研究的課題/208
結語 走向“和而不同”的學習共同體/214
譯後記 一部“課堂革命”的教科書/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