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季風區農業一般是指在季風氣候影響下的農業.。其主要特徵表現是農業生產,加工,收成等各個環節都與季風氣候的特徵相適應。典型的季風區農業主要分布在季風盛行的地區。例如位於亞洲與太平洋交接的地區,是季風比較典型的地區。這裡由於有非常典型的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夏季盛行海洋風,冬季盛行大陸風。由於季風區內夏季高溫多雨,水熱配合得當,極有利於農業作物生長,其生長界線在同緯度地區相比還要向北推進。
分類
季風區農業根據水熱配合的豐沛程度,可以把它分為季風區水田農業和季風區旱田農業兩大類型。
1。季風區水田農業
主要分布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高溫或夏季高溫熱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區,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特別適宜水稻種植。在熱帶地區,例如印度,新加坡,中國海南,台灣南部,為典型的熱帶季風農業區,水稻種植可以實現隨時播種,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收穫。但是如果遇到乾季或者水熱失調的時節,則會影響其生產。在亞熱帶地區,水稻生產基本上可以實現一年兩熟到三熟的收成。在溫帶季風地區,則水稻種植會受到嚴重影響。在水源方面,會導致水源不夠,大多需要人工灌溉。另外,在積溫方面,明顯很低,導致收成只能實現一年一熟。(作者原創)
2。季風區旱田農業
在季風影響下的農業區,一般把年降水量低於800mm,一月均溫低於0攝氏度的地區定義為適宜旱田種植的區域。旱田農業在水熱配合程度方面比水稻適應性要強,而且發展它,有利於進行節水農業的推廣,減少水的額外負擔,同樣能實現糧食的高產。例如,中國的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是典型的旱田農業區。人們主要種植髮展了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以長城為界,城北地區的積溫要比城南的積溫要低,因而作物熟制相對來說更少,只能實現一年一熟。而且冬季大部分時間是休田期,無法充分利用。總體而言,水熱較少,不僅在作物生長季節要進行大量灌溉工作,還要在低溫時節做好越冬防凍害工作。(作者原創)
特色
季風區農業的生產特色是在人們長期的生產實踐當中不斷摸索出來的.由於家作物對雨量和溫度要求較高.而季風區的氣候特徵正好集中在高溫多雨的夏季.這為人們比較有規律的在這個季節集中從事穀物的生產提供內在規律.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其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翻土,插秧,灌水,施肥等每一個環節,都是需要很多勞動力的.至少在機械化還不能推廣的地區,或者經濟水平欠好的地區,基本上是拼的人力.在長期的摸索中,人們不僅發現穀物產量高,而且更多地養活人.這樣,導致穀物種植普遍的地方,也是人口興望密集的地方.例如,中國東部平原區,南亞地區等.這也為農業生產走向精耕細作提供人力條件.這是平原廣闊地區的情形.在耕地面積小,但氣候適宜的地區,人們往往團結起來,集中人力輪渡合作,有時還藉助於畜力,完成高強度的勞作.這種方式,直到今天,還在一些季風區的山區內有現象存在.
另外,人們為了充分利用季風區的天然氣候優勢,提高產量,發明了施肥,輪作,雙季,間作,甚至三季作業的耕作文化.例如,中國潮汕地區的福佬人發明的"繡花式耕作模式",就是上述特色的合二為一.
從明代起,潮汕地區已有“地狹人稠”記載,故福佬人對空間利用甚為講究,不僅有“種田如繡花”集約式農業,而且在建築、飮食、服飾等方面也至為精巧,同時也造就了福佬人精明能幹、團結對外心理質素,這也是福佬人長期在外謀求發展、相互幫助、扶持形成文化潛質。
福佬區的水稻栽培,向以精耕細作和高產聞名。有關研究顯示,潮汕地區水稻單產,元代為377斤/畝,明清約為406斤/畝,清末達606斤/畝。而清代珠江三角洲水稻單產為420斤/畝。比它還高44%。建國後,大批潮汕老農到全國十三個省區傳播水稻高產經驗,實際上是稻作文化的輸出,至今仍被傳為美談。
季風區水稻種植文化
水稻是季風區水田農業生產當中最為典型的作物之一.主要在水熱充足地區種植最多.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等。季風區水稻的種植約有7000年的歷史,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所產稻米占世界稻米總產量的絕大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家
水稻種植的區位因素
⑴ 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東亞、東南亞、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⑵ 水稻單產高,水稻種植區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故在這裡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
⑶ 這裡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
⑷ 水稻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區;
⑸ 水稻集中在大河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
水稻種植的特點
⑴、小農經營。 水稻生產以家庭為單位,由於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中國南方每戶耕種的水稻面積一般少於1公頃;
⑵、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農民在田裡精耕細作,使稻穀的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是由於生產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將收上來的稻穀的相當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場上出售的稻穀有限;
⑶、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低。 農民一般從事手工勞動,雖然近一二十年來,利用電力進行灌溉、脫粒等發展較快,化肥、農藥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從總體上看,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還比較低 ;除日本在稻田機械化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外,亞洲其他國家水稻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⑷、水利工程大。 灌溉是水稻的生產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的生產威脅和大。小農經營無力建設水利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資並組織水利工程的建設;
4.除亞洲外,非洲的埃及,奈及利亞,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內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種植業的分布,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也分布著大片的稻田,但採用的是大規模的旱地直播技術進行生產。
季風區小麥農業生產文化
小麥生產是季風區內旱田種植區最為典型的作物.人們對它的掌握已經非常成功.
植物遺傳學和考古學研究表明,栽培小麥起源於西亞。中國黃河流域雖有小麥的親緣植物小麥草的分布,但迄今未發現野生的二粒小麥。中原數以千計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未發現麥作遺存。中國禾本科作物,唯“麥”字從“來”;禾麥並稱,禾類不包括麥。這些都表明麥是引進的外來作物。
中國迄今最早的麥作遺存發現於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溝墓地中,距今約3800年。墓主頭側的草編小簍中往往有小麥隨葬,頭戴氈帽,身裹毛布或毛毯,腳穿羊皮靴,木質葬具上覆蓋牛皮,並且牛羊角隨葬。這表明當地居民是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已開始種植小麥。孔雀河谷發現了麥物遺址,並同時出土了大型磨麥器。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巡時,沿途部落大都以麥為獻,帶回中原種植。
羌人自古活躍在中國西部,在商代即與中原有密切的聯繫,周代這種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漢書趙充國傳》中談到麥是羌人的主要糧食作物,其他“有麥無谷”。悠久的麥作文化是西部民族文化的特色之一。
麥類的加工和麵食的發展亦與西部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吐魯番高昌故城出土了自晉迄唐的小麥及麥面加工成的饢、水餃、餛飩和各種麵食點心。西域兄弟民族將磨*4制餅技術傳入了中原,豐富了我國的飲食生活。時至今日,麥類還是新疆境內許多民族的主要食糧,制餅乃是他們的的拿手好戲。